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1练习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1练习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1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1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1练习含答案,共7页。
      单元排查强化 【主干知识理脉络】【易错易混早防范】易错点1 小样本问题——小样本不一定符合遗传定律点拨 遗传定律应符合统计学规律,只有样本足够大,才有规律性。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易错点2 错将Aa产生配子状况视作产生A与a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点拨 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易错点3 混淆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与“测交实验验证”点拨 “演绎推理”内容——如果假说正确,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则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理论推测)。“实验验证”——完成测交实验。易错点4 子代只要出现不同性状即属“性状分离”吗?点拨 性状分离是指“亲本性状”相同,子代出现“不同类型”的现象,如红花♀×红花♂→子代中有红花与白花(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白花”),而倘若亲本原有两种类型,子代也出现这两种类型,则不属性状分离,如红花♀×白花♂→子代有红花、白花,此不属“性状分离”。易错点5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新性状”?点拨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新的表现型,但并未出现新性状,新表现型的出现是原有性状重新组合的结果。易错点6 YyRr×yyrr与yyRr×Yyrr是否均属测交?点拨 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因此虽然YyRr×yyrr和yyRr×Yyrr这两对组合的后代的基因型相同,但只有YyRr×yyrr称为测交。易错点7 不能敏锐进行“实验结果数据”与“9:3:3:1及其变式”间的有效转化点拨 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许多题目给出的结果并非9:3:3:1或9:6:1或9:3:4或10:6或9:7等规律性比,而是列出许多实验结果的真实数据,如F2数据为90:27:40或25:87:26或333:259等,针对此类看似毫无规律的数据,应设法将其转化为“9:3:3:1或其变式”的规律性比,才能将问题化解。易错点8 不能灵活进行“信息转化”克服思维定势,误认为任何状况下唯有“纯合子”自交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点拨 由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或制约,或由于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可导致“不同基因型”的生物表现为“相同表现型”。故有些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也可能不发生性状分离。【基础排查过三关】第1关:基础知识——填一填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恰当;(2)研究方法由简到繁;(3)运用统计学原理;(4)科学设计实验程序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有:(1)F1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隐性类型只产生种配子;(2)当F1与隐性类型杂交时,其子代应产生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且比例相等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占F2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重组类型占3/8第2关:切入高考——判一判1.[2017·全国卷Ⅰ]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2)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3)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4)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2.[2017·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1)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2)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3)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4)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3.[经典高考]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影响实验结论的因素有:①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②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③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④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其中①影响较小。(√)4.[经典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占1/8。(×)5.[经典高考]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出现花色分离。(√)第3关:做高考——攀顶峰1.[2013·全国卷Ⅰ,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析: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③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并不影响实验结论。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答案:A2.[2018·天津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C.1/8  D.1/9解析:结合题干信息“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该生物基因表达形成的三种蛋白质N1N1:N1N2:N2N2=1:4:4,N1N1型蛋白所占的比例为1/9,D正确。答案:D3.[2015·海南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解析:孟德尔指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他不支持融合遗传,A错误;孟德尔指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B错误;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四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可以产生3×3×3×3=81种,C错误。答案:D4.[2016·全国卷Ⅱ,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确认两对性状显隐性的关键源于实验过程。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实验3: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据此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2)依据“实验1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例为1:1”可判断黄肉B为杂合的。进而推知: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FF:ddFf:ddff=1:2: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3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 :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5)实验2中的无毛黄肉B(ddFf)和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ddFf和ddFF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答案:(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5.[2018·全国卷Ⅲ,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解析:(1)依据甲组实验可知,不同性状的双亲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红二),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红果与黄果、子房二室与多室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同理可知乙组中,圆形果单一花序为显性性状,F2中圆:长=3:1、单:复=3:1,但未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乙组的两个F1“圆单”为双显性状,则“长复”为双隐性状,且F2未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F1“圆单”个体不能产生1:1:1:1的四种配子,因此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测交,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1:1:1:1的比例。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 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 一对 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2)1:1:1:16.[2013·全国卷,34]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解析:基因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两种,比例为1:1,F2的表现型有两种,比例为3: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F2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9:3:3:1。因此,可选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aaBB×AAbb(或者AABB×aabb),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F2中黄色:白色=3:1,则说明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若F2中非糯粒:糯粒=3:1,则说明该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若F2黄色非糯粒黄色糯粒白色非糯粒:白色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说明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F2子粒中: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 :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相关试卷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7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7练习含答案,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6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6练习含答案,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5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排查强化05练习含答案,共9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