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练习整套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19·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人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为某家系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其中Ⅲ1的色盲基因来源于( )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答案: C
2.一对正常夫妇生了“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色盲,女孩正常。则此夫妇的基因型为( )
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
解析: 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男孩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母亲不患色盲,可推出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父亲色觉正常,基因型为XBY。
答案: D
3.(2017·东城区检测)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基因传递途径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外祖父→母亲→女儿 B.外祖母→母亲→儿子
C.祖母→父亲→女儿 D.祖母→父亲→儿子
解析: 外祖父患病,其一定将致病基因传给母亲、母亲可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A项正确;外祖母患病,其可将致病基因传给母亲,母亲也可以将致病基因传给儿子,B项正确;祖母患病,其可将致病基因传给父亲,父亲一定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不可能传给儿子,因为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D
4.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的依次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 ①存在“无中生有”的现象,应是隐性遗传,又因为患病的女儿其父亲正常,因此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②代代有患者,存在“有中生无”的现象,患病男性的女儿都有病,且第二代中两患者的后代中出现正常男性,因此最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③存在“无中生有”的现象,是隐性遗传,且“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因此最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④存在明显的传男不传女现象,因此最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答案: C
5.一位只患白化病的女性(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患者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
A.aXB或aY B.aXB或aXb
C.aaXBXB或aaXbXb D.aaXBXB或aaYY
解析: 根据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XBXb可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X与X染色体分离,由于在间期DNA分子复制,基因已加倍,所以该白化病患者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BXB或aaXbXb。
答案: C
6.(2019·甘肃学业水平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控制性别的
②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③人类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④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也有可能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男人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
⑥一对非双胞胎姐妹的X染色体中,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染色体的概率为1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
答案: D
7.胱氨酸尿症是一种单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该病主要原因是肾小管对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患者尿中有上述4种氨基酸排出,但无任何症状。由于胱氨酸易生成六角形结晶,故可发生尿路结石(胱氨酸结石)。尿路结石可引起尿路感染和绞痛。某同学对一个胱氨酸尿症女性患者的其他家系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空格中“+”代表胱氨酸尿症患者,“-”代表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的发病率为60%
B.分析上表可知胱氨酸尿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这个家系中外祖父和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D.该患病女性的父母生出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4
解析: 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而不能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由表中的父亲和母亲是患者,而儿子为正常可知该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再由表中的祖父和姑姑的性状表现可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外祖父和母亲基因型相同,均为杂合子。 由于父亲和母亲均为杂合子,所以他们生出的男孩表现为正常的概率是1/4。
答案: A
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eer综合征(XXY型)患者,那么病因 ( )
A.与母亲有关 B.与父亲有关
C.与父亲和母亲均有关 D.无法判断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是红绿色盲,根据伴性遗传规律来判断,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同时这个孩子还患有klinefeleer综合征,由于这个孩子是红绿色盲,所以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因此可以断定,两条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与父亲无关。
答案: A
9.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解析: 从4号和5号所生儿子的表现型(6号正常,8号患病)可以判断,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这样Ⅱ4应是杂合子;Ⅲ7是正常的纯合子,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Ⅲ8患病,与正常女性结婚,只能把致病基因遗传给女儿,儿子不可能患病;该病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人群。
答案: D
10.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A.eq \f(11,18) B.eq \f(4,9)
C.eq \f(5,6) D.eq \f(3,5)
解析: 根据系谱图,5号为患病女孩,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a,6号个体为eq \f(1,3)AA或eq \f(2,3)Aa,7号个体为Aa。由于8号个体是正常个体,其为AA的概率是eq \f(1,3)×eq \f(1,2)+eq \f(2,3)×eq \f(1,4),为Aa的概率是eq \f(1,3)×eq \f(1,2)+eq \f(2,3)×eq \f(1,2),因此,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eq \f(Aa,AA+Aa)=eq \b\lc\(\rc\)(\a\vs4\al\c1(\f(1,6)+\f(1,3)))÷eq \b\lc\(\rc\)(\a\vs4\al\c1(\f(1,6)+\f(1,6)+\f(1,6)+\f(1,3)))=eq \f(3,5)。
答案: D
11.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存在代代遗传的特点
B.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Ⅲ7中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Ⅰ3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解析: I1和Ⅰ2均正常,其儿子Ⅱ2患甲病,据此可推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由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而其儿子Ⅲ7患甲病可进一步推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由Ⅱ1与Ⅱ2均不患乙病而其女儿Ⅲ1为乙病患者可推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项错误;Ⅲ7中的X染色体上的甲病致病基因遗传自其母亲Ⅱ3,Ⅱ3的父亲Ⅰ2表现正常,说明其X染色体上没有甲病致病基因,那么Ⅱ3的甲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1,C项错误;设与甲病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Ⅲ7的基因型为XaXaY,而其父母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因此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D项正确。
答案: D
12.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 )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解析: 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的基因型为XbY。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只含一对性染色体中的一条,即X或Y;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此时含有两条X染色体,同时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或两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大麻是雌雄异株植物,窄叶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含基因b的雄配子败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后代全为雄株,且宽叶∶窄叶=1∶1,则其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若后代全为窄叶雄株,则其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窄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后代为窄叶雄株的概率是________。
(4)写出(3)的遗传图解。
解析: (1)后代全为雄株,且宽叶∶窄叶=1∶1,说明亲本雄株基因型为XbY,含Xb的雄配子败育,亲本雌株基因型为XBXb,其杂交后代为XBY、XbY。(2)后代全为窄叶雄株XbY,说明亲本雄株基因型是XbY,雌株基因型是XbXb。(3)窄叶雌株(XbXb)与宽叶雄株(XBY)杂交,其后代为1/2XBXb和1/2XbY。(4)见答案。
答案: (1)XBXb (2)XbXb (3)1/2
(4)
14.人类中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1为白化病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2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请据图回答:
(1)要图2个体中与图1基因型一定相同的个体是________(填图2中序号)。
(2)若图1为卵原细胞,则该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判断,若Ⅲ11同时携带另外一种病的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终来自________(填图乙中序号)。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Ⅲ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1)图1中的基因型是AaXBXb,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Ⅰ1和Ⅱ2没有病,而其儿子既有患白化病的也有患色盲的,说明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且双亲都应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其母亲还是色盲的携带者,所以Ⅰ1号的基因型是AaXBXb。9号个体同时患有白化病和色盲,而其母亲无病,所以其母亲一定是两种病基因的携带者,即基因型一定是AaXBXb。所以图2个体中与图1基因型一定相同的个体是Ⅰ1和Ⅱ3。(2)若图1为卵原细胞,则该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有四种,即AXB或aXB或AXb或aXb。(3)根据图2判断,若Ⅲ11同时携带另外一种病的致病基因,因为其父亲不患色盲,所以其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Ⅲ11号个体的外祖父也不患色盲,所以其母亲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其外祖母,即Ⅰ1。Ⅱ8不患病,是AA的概率是1/3,是XbXb的概率是l/2,即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1/2=1/6,所以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1/6=5/6。(4)由图分析Ⅱ4号个体有白化病,Ⅲ10不患病但一定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而其母亲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所以其基因型可能是AaXBXB或AaXBXb,各占1/2。若Ⅲ10和Ⅲ12结婚,Ⅲ12不患白化病和色盲,但其姐妹有白化病,所以其有1/3是AA,2/3是Aa,而关于色盲的基因型是XBY,所以他们婚配后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3×1/4=1/6,不患白化病的概率是5/6;子女患色盲的概率是1/2×1/4=1/8,不患色盲的概率是7/8,所以所生子女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6×7/8+1/8×5/6=1/4。
答案: (1)Ⅰ1、Ⅱ3 (2)AXB或aXB或AXb或aXb
(3)Ⅰ1 5/6 (4)AaXBXB或AaXBXb 1/4
15.野生型果蝇(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下图1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下图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判断。
实验步骤: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_____________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1可知,双亲中一方是圆眼,一方是棒眼,而F1中全是圆眼,说明圆眼是显性性状,棒眼是隐性性状。(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眼形的遗传不符合伴性遗传规律,因此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Ⅱ区段或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上。(4)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让F2中棒眼雄果蝇(XbY或XbYb)与F1中雌果蝇(XBXb)交配,选取其后代中棒眼雌果蝇(XbXb)与野生型雄果蝇(XBY或XBYB)交配,若子代出现棒眼个体(XbY),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Ⅱ上;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上。
答案: (1)圆眼 (2)常 (3)X染色体的Ⅱ区段上 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上(顺序可颠倒)
(4)实验步骤:①棒眼雌果蝇 ②棒眼雌果蝇 野生型雄果蝇 棒眼
预期结果与结论:①若子代出现棒眼个体 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Ⅱ上 ②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上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弟弟
+
-
-
+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课时训练,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一课一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白化病家族系谱图,下图是A,斑马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 伴性遗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昆虫灰体和黑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