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语文一轮复习练习全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4天上千年艳翻作九月黄__文言文阅读主观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4天上千年艳翻作九月黄__文言文阅读主观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焚琴子传
顾 彩
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及观五策,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生遂弃诸生不为。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绝笔不为文矣!”
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哭之。又历韶、惠、广、雷诸郡。悲岭海之烟瘴,思寇莱公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则抗音而哭,以乱其鸣。久之,学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节之妙,遂归。变姓名,以琴游八闽。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久之,闽人目生为琴师。虽江浙间,颇多闻其名者。然当道不以礼遇,招亦不往,往亦不为久留。常酒后耳热,摔琴于地,引满大卮,放言高论,惊其座宾。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其最爱童子曰金兰,亦善琴,独得生传。常负奚囊从生游数千里外。生诗成,金兰辄缮录之盈帙。客访生不遇,金兰代为款接,以生惊人句示人。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忽一日谓其妇曰:“吾向闻红颜薄命。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岂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曲。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居数日,金兰死。生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曰:“吾死后,《广陵散》绝矣。”遂焚其琴,不复鼓也。因自号“焚琴子”。生至康熙丁巳,年四十九,竟卒。
(选自《虞初新志》,有删节)
焚琴子“伤心善哭”,请简要概括他为自己、为他人“哭”的原因。
解析:解答本题,先浏览题干,确定答案在文中的大概位置,然后筛选关键词句加以概括。“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这是为不被录用、人生失意而哭;“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哭之”,这是被韩愈《逐鳄文》感动而哭;“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这是有感于寇准被贬而哭;“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则抗音而哭”,这是为思乡而哭;“生抚尸一哭”,这是为知音逝去而哭。
答案:①自己人生失意;②被韩愈《逐鳄文》感动;③忠臣被贬,遭受陷害;④思念家乡;⑤知音逝去。
参考译文:
焚琴子传
顾 彩
焚琴子,姓章,是闽地的生员。为人光明磊落又豪放不羁,每遇伤心事容易放声痛哭,类似古代的唐衢、谢翱,但才情又超过了他们。写作诗文,下笔洋洋洒洒计千言,都能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庚子年参加乡试,(焚琴子的)文章已为主考官所赏识。(主考官)等到看了他的五篇策论,(发现他的策论)太过于指明陈述时事,极力斥责耿氏,认为他有包藏叛逆的心。主考官于是害怕(招祸)不敢录取(他),(他)就落了榜。焚琴子就放弃生员的身份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登临鼓山上所谓天风海涛亭,北望京城,放声痛哭说:“我将烧掉自己的诗书,停笔不再写作了!”
焚琴子仕途不得志以后,出游到了潮州。经过潮州刺史韩文公庙,读了他的《逐鳄文》,为他痛哭。后又游历了韶、惠、广、雷各州郡。为岭海多瘴气而悲,想到寇莱公(寇准)被贬雷州之时,枯竹长出新笋,蜡烛泪流成堆,遗风余韵如在眼前,于是又悲哀痛哭。听到鹧鸪鸟“行不得哥哥”的啼鸣声,就又高声大哭起来,扰乱了鹧鸪鸟的鸣叫声。过了很久,(焚琴子)向惠州一个叫上振的和尚学弹琴,学到了他的高超的琴技,就回去了。改名换姓,凭借着琴艺游历闽地八方。王公大人争相邀请他,听他弹琴。有愿意跟从他学习琴艺的人,虽然学得很好,可是始终不能赶上他的水平。
时间长了,闽地的人都把焚琴子当作琴师。即使是江浙一带,也有很多人听闻他的大名。然而有权势的人不以礼相待,请他也不前往,去了也不久留。常常在酒酣耳热之际,把琴摔到地上,举起满满的一大杯酒,高谈阔论,惊动满座宾客。谈论古今得失,即使是辈尊资深的学者、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以及精通经世济民之道的人,也不能难倒他。他最喜爱的童子叫金兰,也擅长弹琴,独得焚琴子的真传。(金兰)常背着诗囊跟着焚琴子游历到几千里之外。焚琴子的诗作好了,金兰便抄录下来,装满了诗囊。有客人来拜访没有遇见焚琴子,金兰代替焚琴子接待,拿出焚琴子所写的惊人诗句给客人看。因此人们感到他与众不同,认为他是抱负不同寻常的读书人,因为不得志将心志隐藏在琴中。
焚琴子忠诚于夫妻之情,夫人陈氏比他小十岁,也非常有文化,爱好音律。焚琴子曾归家为他的妻子弹琴,茶香飘进窗子,妻子那云鬓高挽的疏疏落落的身影,看了就十分快乐,认为这是闺房中清雅的功课,也是人生风雅之事。忽然有一天,焚琴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一向听说红颜薄命。你有这样出众的才情,算命的人大多说‘太岁在卯’你会死去。难道你也是天上的人,不久应当离开了吗?”于是感慨悲伤,为妻子弹了《别鹄离鸾》的曲子。(焚琴子)说:“琴音和谐,我和你没有灾祸,但第七弦无缘无故突然断了,年少聪明的人(会)遭受灾祸?”过了几天,金兰死去。焚琴子抚尸大哭,禁不住自己心中的悲伤,吐了几斗鲜血,说道:“我死以后,《广陵散》失传了。”于是焚烧了自己的琴,不再弹琴。因此自己起别号为“焚琴子”。焚琴子到康熙丁巳年时四十九岁,最终去世。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玉岩先生文集序
归有光
《玉岩先生文集》,故刑部右侍郎周公所著。公讳广,字充之,别自号玉岩。昆山太仓人。公举弘治乙丑进士。历莆田、吉水二县令,以治行为天下第一,征试浙江道监察御史。仅两月,上疏谏武宗皇帝。佞幸疾之,欲置之死,而上不之罪也,贬怀远驿丞。而佞幸者怒未已,使人遮道刺公,公伪为头陀,行乞四百余里,乃免。武定侯郭勋镇岭南,伪以白金试公,公拒不受。一日摄公,闭府门箠击之,几死。行省官惕息莫敢救。久之,迁建昌令,再贬竹寨驿丞。会武宗晏驾,今上即位,诏举遗逸,公复为御史。公自起废,不十年至九卿,不可谓不遇,而遂不幸以死,不能究其用也。然天下称武宗之世能以直谏显者,自公之外,不过数人耳。天子中兴,思建万世之业,则正色而立于朝廷如公者,岂可一日而无哉!
故尝以谓士之忠言谠论,足以匡皇极而扶世道,使之著于庙廊,泽被生民,世诵其词而传之,宜矣。若夫诋讦叫号,不见省采,徒为一时之空言,似不足以烦纪载,而学士犹传道之不绝,岂不以天下之欲生也久矣。有其言,足以转乱为治,利安元元,虽不见之施行,而实天启其人,使昭一世之公道,后之人犹扼腕拊掌,幸其时能用其言而不至于坏也。
国家累洽休明,百姓安生乐业,有富庶之效。武宗承绪,不改其旧,则生民何幸。是时元老大臣特从容劝上早朝而已,亦未敢端言之也。公奋不顾身,指切时事,而尤惓惓以欲法尧、舜当法孝宗为言。使公言获用,天下苍生岂不受其福哉?此予所以读公之疏,于本朝否泰升降之际,未尝不三复而叹息也。公好性理之学,与魏恭简公相善,故诸子皆及恭简之门,而居官政绩多可纪。
公殁十余年,太仓兵备副使南昌魏侯良贵为公江右所造士,登堂拜公像,求遗稿,捐俸刻之。公之子士淹、士洵,以序见属,因著公平生大节而论之如此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周公的形象的?请简要说明。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明确答题区间为第二段和第三段。然后对这两段的内容进行解读,找出具体的对比内容:第二段把学者士人只会诋毁叫嚣、空话连篇,还有盲目传播的行为,与周公忠言进谏、恩泽百姓的行为进行对比;第三段把元老大臣畏首畏尾不敢直言劝谏皇帝,和周公奋不顾身、大胆直言劝谏皇帝要效法尧舜和孝宗皇帝进行对比。最后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整合,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①周公忠言进谏,彰显公道,恩泽百姓;一些学者士人诋毁叫嚣,传播空言,败坏风纪。②元老大臣从旁劝谏不敢直言;周公奋不顾身指责时弊。
参考译文:
玉岩先生文集序
归有光
《玉岩先生文集》,是曾经担任刑部右侍郎的周公所著。周公名广,字充之,别自号玉岩。昆山太仓人。周公弘治乙丑年考取进士。先后担任莆田县和吉水县县令,凭借政绩被称为天下第一,被征召任用为浙江道监察御史。(上任)仅两个月,就上奏疏劝谏武宗皇帝。以巧言谄媚而得到宠幸的人憎恶他,想要置他于死地,但皇上没有怪罪他,(只是)贬周公为怀远驿丞。但那些以巧言谄媚而得到宠幸的人怒气未消,派人拦在路上刺杀周公,周公伪装成僧人,化缘乞讨走了四百多里路,才得以幸免。武定侯郭勋镇守岭南,假装用白金试探周公,周公拒绝不接受。有一天拘捕周公,关闭府门鞭打他,(周公)几乎被打死。行省官员提心吊胆,没有人敢救他。过了一段时间,(周公)被升迁为建昌县令,又被贬为竹寨驿丞。恰逢武宗驾崩,当今皇上即位,下诏举荐那些遗漏的隐逸人士,周公重新担任御史。周公自从被贬黜后重新被任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官至九卿,不能说没有受到知遇之恩,然而非常不幸地死去,没能才尽其用。然而天下人称赞在武宗时期能够因为刚直进谏而显扬的,除了周公之外,也不过几个人罢了。天子想由颓败而重新振兴,要建立万世不朽的基业,那么能够像周公一样神情严厉站在朝堂上的人,哪里能够一天没有呢?
曾经认为士人进谏忠言公正评论,足以匡正帝王的准则,治理社会风气,使其在朝廷显著,恩泽百姓,世人传诵他们的言辞并流传后世,应该是这样的。如果诋毁攻击大肆叫嚣,(言论)不被省察采纳,只是一时间的空话,好像不足以劳烦记载,但学者士人仍然不断地传播,难道不是因为天下人想要生存下去很久了吗?有了正直之士的言论(流传),足以让乱世转为治世,让百姓生活安定,虽然不一定能看见他们的言论被践行,实际上却是天道在启发世人,使一代代的公道得以彰显,后人也能扼腕振奋、拍掌称快,幸好那时能够听信他们的话而不至于世风败坏。
国家连续世道和谐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有使国家富庶的效果。武宗皇帝承继皇统,不改变那些已有的制度传统,那么百姓是何等幸运。这个时候元老大臣只是从容地劝谏皇上早朝罢了,也没有敢直言的。周公奋不顾身,指责时政,且尤其用要效法尧、舜应当效仿孝宗皇帝的话恳切劝谏。假使周公的建议得到采用,那么天下百姓难道不会享受他的福祉?这是我拜读周公的奏疏,在当朝盛衰交替的时候,没有一次不再三感叹的原因。周公平生喜好性理学,和魏恭简交好,所以很多学生都到魏恭简门下拜师学习,并且为官的政绩多值得记载。
周公去世十多年后,太仓兵备副使南昌侯魏良贵是周公在江右的学业有成就的士子,亲自登门跪拜周公的遗像,索求周公的遗稿,并拿出自己的俸禄镌刻成书。周公的儿子士淹、士洵,把写序文的事嘱托给我,因此撰写了这篇体现周公生平大节的事迹并且予以评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