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生物一轮复习PPT课件整套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与工程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调节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孟德尔定律与伴性遗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5-,-6-,-7-,-8-,-9-,-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数量特征和种群空间特征,后者可分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三种类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的大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2.几种调查方法: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为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土壤中小动物的调查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调查方法为抽样检测法。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与食物、生存空间、天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关。
4.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5.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使物种丰富度变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越来越高。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7.①能量的源头——太阳光能;②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③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④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⑤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⑥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⑦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8.物质循环的特点:基本元素的循环往复,具有全球性。碳循环:①碳在无机环境中以碳酸盐和CO2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②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9.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①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②化学信息(如狗的尿液、昆虫的性外激素等);③行为信息(如孔雀开屏等)。信息来源为生物或无机环境。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离不开信息传递。10.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11.生态农业的原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1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1.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理解不透(1)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数量增长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和下降等,“J”型曲线和“S”型曲线研究的只是种群数量的增长。(2)对“λ”的理解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课人与环境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与自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微专题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103,29×105,2×1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生产资源,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和环境,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