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图片课件ppt
展开深圳市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简称梧桐山)位于深圳市中南部,为“鹏城第一峰”。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杜鹃花科植物种类少,主要为毛棉杜鹃 ,毛棉杜鹃每年3、4月开花,主要分布于深圳其他地区较为少见。毛棉杜鹃多与浙江润楠、红楠、亮叶冬青等形成常绿阔叶林,毛棉杜鹃常作为这类过渡群落中的优势种。
除此之外,梧桐山上还有种类繁多、乃至濒危的动植物。
1998 年调查,梧桐山小梧桐西北坡亚热带阔叶林主要群落为毛棉杜鹃+浙江润楠+华鼠刺-腺叶野樱+九节群落,林冠连续,郁闭度 1.0,层次不分明,主林层平均高 4.5 m。建群种为毛棉杜鹃,其重要值达 83.55,平均高度 3.3 m,毛棉杜鹃占绝对优势,并且在各层均有多数分布,该群落相对比较稳定。 2007 年再次对梧桐山西北坡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调查时却有不同结果:群落林冠层高度 10~13 m,乔木层出现明显分层,上层乔木以浙江润楠、红楠和亮叶冬青为主,平均树高 10 m 以上,广伞状树冠衔接紧密,郁闭度高达 0.93;下木层以毛棉杜鹃和华鼠刺为主,平均树高不足 8 m,毛棉杜鹃逐渐从林冠层变为下层乔木。
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影响林下植物的光照强度。
表1 不同遮荫、土壤排水处理对毛棉杜鹃幼苗枝条和基茎生长的影响
影响毛棉杜鹃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毛棉杜鹃幼苗在 50% 光照处理、土壤排水畅通的条件下枝条生长量最大。
通过表1能得出什么结论?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非生物因素可以影响毛棉杜鹃的生长?
每年3、4月开花,主要分布于深圳。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
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 ( )自然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 )寒温带多数植物种子在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在冬季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以及东亚飞蝗的爆发等,都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食物匮乏影响动物的发育状况、生殖能力,进而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
红火蚁是我国华南地区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入侵生物,能在入侵地通过竞争掠夺大部分资源,严重影响本地蚂蚁类群的生存与发展。在红火蚁入侵严重的蚂蚁群落中,本地蚂蚁数量急剧减少,采集到的红火蚁几乎占蚂蚁总量的 90%。 该蚁入侵已造成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例如深圳)出现作物受损、农田弃耕、咬伤家禽、攻击蜇伤群众、危及敏感人群生命安全等多方面危害。人体被红火蚁叮咬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过敏者可能会出现红肿、痛痒、高烧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通过图1可以分析出什么结果?
红火蚁的入侵县区数量呈现“J”型曲线
图1 中国大陆被红火蚁侵入的县级区域数量增长动态
红火蚁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
图2 红火蚁入侵区红火蚁与本地蚂蚁觅食数量
如何解释图2中的数据?
红火蚁的觅食数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本地蚂蚁的觅食数量则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研究人员就入侵深圳的红火蚁与本地蚂蚁的觅食数量做相关统计,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体现出什么种间关系?
补充资料:红火蚁入侵荒草地显著影响蚂蚁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本地蚂蚁种类减少28.57%,数量减少 27.81%。入侵区的多样性显著下降,优势度显著增加。本地优势种的数量显著降低,红火蚁成为最大的优势种,数量占主导地位。
对糖类物质的掠夺能力也可能是促进红火蚁成功入侵的重要因子之一。蜜露作为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食物,对红火蚁具有强大吸引力。其中,蜜露所含的糖类物质是红火蚁重要的能量来源,可直接激发与提升工蚁的活力、争夺蛋白资源的能力以及保卫领地的能力。红火蚁往往通过霸占入侵地的蜜露及其他资源以提高建立种群的能力。 棉蚜,是一种可以排泄蜜露的半翅目昆虫。研究人员发现有无红火蚁对棉蚜在棉苗茎上的数量有非常大的不同。
棉蚜向红火蚁提供高糖分的蜜露,红火蚁保护棉蚜免受天敌捕食和寄生。
通过图3可以分析出什么结果?
有红火蚁,棉蚜的数量会大大增加,并且蚜虫的数量有一个峰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属于种间关系吗?
图3 有无红火蚁对棉蚜在棉苗茎上的数量
红火蚁 资料4
红火蚁入侵后,深圳荔枝园各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荔枝园红火蚁轻度发生区,地表及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值为87.8%,而在红火蚁重度发生区,地表及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值高达98.6%。被红火蚁取食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众多,且捕食处于各个生命阶段的生物,包括 卵、幼虫、蛹和成虫。
由此数值我们可以推测出红火蚁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捕食对象,每种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的现象。
思考:① 无脊椎动物是红火蚁美味的食物来源,人为在荔枝园大量喷洒农药后,红火蚁的数量在短时间与长时间内如何变化? ② 若深圳某荔枝园荒废,长期无人打理,红火蚁的种群数量又会怎样变化?
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性的,也就是说,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
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中也有涉及到循环因果关系的例子,能否联想到是哪个事例呢?
在这个过程中,TRH和TSH含量增加是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是果;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又成为新的“因”,经过反馈调节产生抑制TRH和TSH分泌的新的“果”,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种群研究的应用
思考:作为一种入侵物种,红火蚁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该如何防治红火蚁?
作为宿主的动物被寄生虫寄生,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深圳梧桐山上存在大量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点,珍稀濒危植物多生长在沟谷、低地和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动物包含哺乳类、两栖爬行类和鸟类等动物类型。该如何保护这些濒危动植物呢?
调查种群数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①概念: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是相关的。②举例: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
①概念: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②举例: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其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
线虫是线形动物的总称,常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充当分离分解的角色,能矿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转化微生物养分、维持地下土壤生态平衡,促进植物生长。研究人员调查了梧桐山上四块生长情况不同的毛棉杜鹃土壤中线虫种类组成,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线虫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食细菌线虫与植食性线虫、捕食性线虫互为种间竞争关系。
植食性线虫、捕食性线虫↓
植食性线虫、捕食性线虫↑
除线虫间的竞争关系外,线虫和毛棉杜鹃存在种间关系吗?
指向高考 查缺补漏
1.(2021·海南·高考真题)农业生产中常利用瓢虫来防治叶螨。某小组研究瓢虫的饥饿程度和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瓢虫密度越高,捕食作用率越低B.饥饿程度和叶螨密度共同决定了瓢虫的捕食作用率C.对瓢虫进行适当饥饿处理可提高防治效果D.田间防治叶螨时应适当控制瓢虫密度
2.(2021·福建·高考真题)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2019年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15000m2,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5000m2应是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 B.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C.生境破碎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D.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3.(2021·湖北·高考真题)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B.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C.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D.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
4.下是关于生物学中某些变化趋势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a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大于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B.若图乙表示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则胰高血糖素在bc段起了重要作用C.图丙b点若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是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D.图丁中a点与c点相比较,a点时家兔体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示范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温度水等,问题探讨,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种内竞争,郁闭度大,郁闭度小,阳光光照强度,同种生物之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课件ppt,共6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猞猁↑,捕食压力增大,猞猁↓,捕食压力减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