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21 杨氏之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49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 21 杨氏之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49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 21 杨氏之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49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 21 杨氏之子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495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 21 杨氏之子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495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 21 杨氏之子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495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 21 杨氏之子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495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 21 杨氏之子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495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杨家的儿子,生字学习,梁诣禽,读课文读出节奏,课文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已经在课本中认识了哪些神童?
司马光(三年级上《司马光》)王戎(四年级上《王戎不取道旁李》)
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全书共分36篇,主要记录了汉末魏晋期间那些名人的言行轶事。里面故事很多,篇幅短小,读来生动有趣。
yì qín诣 禽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为设果,果有杨梅。应声答曰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非“聪慧”)为设果,果有杨梅。应声答曰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非“聪慧”)为设果,果有杨梅。(意思是“给,替”,读wèi)应声答曰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非“聪慧”)为设果,果有杨梅。(意思是“给,替”,读wèi)应声答曰(读yìng)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出了哪些信息?国别姓氏年龄特点
其父?杨氏子的父亲乃?于是
谁给谁设果?杨氏子给孔君平摆设水果。两个“果”?水果
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恭敬有礼热情好客
孔君平指什么给杨氏子看?杨梅“此是君家果”是什么意思?调侃,打趣
应声?回答很快未闻?没听说过
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思维敏捷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的打趣方式和杨氏子的回应方式?杨氏子-杨梅-君家果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方式一致,以牙还牙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儿应声答曰:“孔雀岂非夫子家禽?”两种回答方式有何不同?杨氏子聪慧而又谦恭有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1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评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拔河比赛,热爱学习,思维敏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备课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难点字书写指导,根据原文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