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1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2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3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4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5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6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7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教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课堂导入,相关链接,折中主义,课堂小结,课后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什么是度?2.什么是适度原则?3.为什么要遵循适度原则?4.如何遵循适度原则?
    医生解释:“刘畊宏在直播时也会尽可能把动作讲清楚,强调注意事项,让网友量力而行,但是有的人运动基础差,就难免容易出现运动过度,甚至受伤。”
    成为刘畊宏女孩的第X天
    (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2)关节点(或临界点): 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3)度与关节点的关系: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这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1)内涵:就是适当的程度。 (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3)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或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发射人造卫星时,发射的速度应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介于两者之间。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会掉下来;若大于或等于第二宇宙速度,卫星会变成绕太阳转的行星。
    《论语·先进》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请举例说明理由。
    提示: 过犹不及强调的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坚持适度原则,事情做过了头,就和没有做一样,都是不可取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1.必要性: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2.含义: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
    结合上图谈谈我们高中生应该如何做好压力管理?
    当人们面临的压力过小时,会觉得工作乏味,集中注意力到工作上的动机很小,工作绩效很低; 随着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受到激发,绩效会得到提高; 在压力达到最佳点之前,工作 压力越大,绩效越高; 而当工作压力超过最佳点后,随着压力增加,人们会面临过压、急躁、焦虑、崩溃的状态,压力越大,绩效越低。
    (1)防止过犹不及: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错误
    【例】: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适当、适度,切忌走极端。比如,服药治病,剂量必须适当,用量太少治不了病,用量过多会造成药物中毒。又如,适当给作物施肥有助于其生长,肥量过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
    【例】: 《墨子》一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例如,遇到盗贼不得已时,可以采取灵活的应变策略,断指保命,舍财保命,取小害而免大祸。
    (2)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
    这里的“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
    (1)折中主义的含义: 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2)特征和表现: ①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例如政治与军事、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教育、政治与业务等关系,在折中主义看来,都是并行的、等同的,因而取消政治的统帅地位。这种观点,表面看来似乎“公正”和“全面”,实际上却是本末倒置,是非不分,把人们引到邪道上去。
    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 ③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它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工会究竟是“学校”还是“机关”?季诺维:工会是共产主义的学校; 托洛茨基:工会是管理生产的行政技术机关。布哈林企图在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之间来一个调和,布哈林认为,“……一方面,它们〈工会〉是共产主义的学校…… 另一 方面,它们又是———并且愈来愈是———经济机关和整个国家政权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宁的评价仍然是布哈林同志用折中主义来偷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3)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 ①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 ②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
    1.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防止“过“或“不及”。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适可而止 B.对症下药 C.量体裁衣 D.因地制宜
    解析:A项强调适量,人选;B、C、D三项体现的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2:关于“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 ②度是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质的界限 ③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④质和量的统一为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D。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②表述有误,③中度不是关节点,度的极限是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等名言和成语给我们共同的哲学启示是(  )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C.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D.脚踏实地,注重积累
    【解析】“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故选D。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保持液态不变的温度范围为0-100ºC。可见,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①0~ 100ºC是保持水为液态的度②0~ 100ºC是保持水为液态的关节点③突破0ºC或100ºC ,水就会变质④超出0~ 100ºC的范围,水的状态会发生根本改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①说法符合度的定义;关节点是引起质变的节点,0ºC或100ºC是保持水为液态的关节点,②说法错误;突破0ºC或100ºC,水的状态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即水会变为冰或水蒸气,物理上的相变也属于质变,但质变不等于变质,变质是化学性质的改变,故③说法错误;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态会发生根本改变,故④说法正确。
    5.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具有巨大创造力的民族,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诸多原创杰作甚至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原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创造者的生命沉潜,是“十年磨一剑”。这表明( )①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变②量变对事物的发展比质变更为重要③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循环往复的④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则。“两端”就是“过"和“不及“两个极端,“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表明( )A.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B.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C.做好量的积累才能为质变创造条件D.适度量变有利于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7.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说法。这一说法蕴含的辩证思想是( )①若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必然向着其对立面转化②若超出事物临界点,质与量的矛盾统一体就会瓦解③要注意把握分寸,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④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促成事物的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说法强调适度原则,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都存在一个度,一旦超过度的范围,则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一事物则变为他事物,①②符合题意;③后半句错误,折中主义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8.数学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B.质变就是发展 C.渐进性与连续性包含着飞跃性与间断性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相关课件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图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适度的含义,掌握适度原则,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探究与分享P82,水蒸气,﹥100ºC,﹤0ºC,关节点临界点,探究与分享P8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说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适度的含义,掌握适度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度与关节点,适度的含义,水蒸气,﹥100ºC,﹤0ºC,关节点临界点,探究与分享,掌握适度原则,相关链接,折中主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