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自主阅读,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认识“唤、获”等11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3.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现代科技”的图片。
说一说:你认识他们吗?知道他们有什么用途吗?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里,能够呼风唤雨的是不是《西游记》中天上的神仙呢?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人类也能做到呼风唤雨了!人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
(1)引导:当你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语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意思?猜猜它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意思?
(2)汇报问题:指名说提出的问题。
当我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语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神话故事里使用法力控制风雨的神仙。
呼风唤雨:原指神话小说中神仙道士能呼唤风雨的法术。后来也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社会的非凡的本领。有时也比喻煽动性极强的活动。
我猜“呼风唤雨”在文中指能够支配自然或社会的非凡的本领。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呢?
(3)过渡:是啊,“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呢?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图片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后面的学习充满期待。读“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想象人物,既帮助理解词语又自然引出课题,并引发思考,质疑课题。)
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一)自主识记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腾云驾雾
幻想 原子核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任何 创造 改善
(1)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注意“腾、奥、幻、善”的读音。
(2)识记字形。
①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②指导:形声字归类,“唤、亿、哲”;同音字辨析,“纪、记、继、技、既”;形近字比较,“唤、换、焕、涣”。
听读字音,听写词语
讲解重点字词
1.易读错的字。
赖 潜 索 纪 亿 核 奥 哲 善
(1)观察“已”(乙)在汉字中不同位置时字形的变化。
(2)指导写易错字“核”“任” “善”“纪”“改”“亿”。提醒注意易错笔画并范写。
2.易混淆词点拨。
“呼风唤雨”“兴风作浪”
(设计意图:汉字书写归类指导,重点指导易错难写的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提问方法进一步总结,并揭示下节课学习重点。)
课文赏析
一、回顾所学,总结提问角度
1.回顾前面学过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和《 夜间飞行的秘密》两篇课文,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
预设:可以针对课文的局部提问,也可以针对课文的整体提问。
预设: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以及给人的启示等角度提出问题。
二、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对所提问题进行分类
交流讨论
关注课后题,学习筛选问题
仔细阅读课后第2题中的几个问题,思考哪个问题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哪个问题没有。
问题一:什么是“程控电话”?
预设:我发现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问题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预设:有的问题可以帮助我理解课文的内容。
问题三: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预设:有的问题可以引发我深入思考。
2.仔细阅读课后第2题中的几个问题,思考哪个问题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哪个问题没有。
第一个问题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对理解课文有帮助。
想一想什么样的问题是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
根据《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创作目的可知,与技术迅猛发展相关的问题都有助于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
为什么问题一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问题一中“程控电话”只是作者列举的众多科技发明中的一项,即使暂时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继续阅读课文,不影响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探究问题二。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
意思: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了。
点拨:从字面上看,冬天挂满树枝的雪在诗人眼中像是一夜间绽放的梨花,仿佛美丽的春天突然来临。后来它常被用来形容蓬勃向上的形势。
(2)读一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读完第4自然段之后,我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变化。
(3)为什么20世纪的科学成就要用这句诗来形容?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成就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快速而迅猛的,好像是一夜间发展起来的,正如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般美好。所以作者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1)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对“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这个问题的理解。
现代科学技术确实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好处,但是并不全是好处。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等。
小组交流:读了这三个问题后,你有什么启发?
我们在阅读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些问题可以引发我们对课文内容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要注意筛选问题,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上。
二、整理交流,筛选问题
引导:全班交流,共同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并记录在文中。
预设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预设2:作者为什么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
预设3: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些奇迹是怎样改善我们生活的?未来科学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
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巩固了前两课学过的提问方法,同时掌握了新的提问方法。下节课,我们将借助问题清单,深入理解课文。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问题,确定任务
1.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小组中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跟随着问号老师学会了筛选问题,谁来说说?(出示某一小组问题清单)
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能够解答问题的相关语句,并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筛选的方法。
3.揭示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1.默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发现”与“发明”的区别。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发明”是指原本没有的,后来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未被人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默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的句子。
预设1:“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这些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
预设2:“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这些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明”。
3.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动词,并说一说从这些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一说:为什么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科技的发展,让交通和通讯都变得更加便捷。比如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使相隔千里的人能够快速相见;互联网的发明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事。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地球就像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村庄,所以说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5.尝试填空: 20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巨大,而且这些科技成就( ),使人类的生活变得( )。而这改变只在( )就实现了,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所以说20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是人类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
1.默读第3自然段,注意红色字体,想象一下“黑暗无光的世界”是怎样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默读第3自然段,注意红色字体,想象一下“黑暗无光的世界”是怎样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在“黑暗无光的世界”,人们没有电灯,只能依靠煤油灯、蜡烛等获取微弱的光亮;没有电视和收音机,人们无法及时获取远方的信息,只能知道自己身边的事;没有汽车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到达想去的遥远的地方。我感受到了生活在“黑暗无光的世界”的不便。
3.为什么作者要写古今两种社会?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先写上百万年来人类一直依赖自然,然后列举具体事例揭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技,人类只能依赖自然,顺从自然,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科技,人们可以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腾云驾雾等美好愿望不再是神话。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问题三: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些奇迹是怎样改善我们生活的?未来科学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
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些奇迹是否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预设1:高铁的出现使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了。以前我去外婆家坐火车要坐十几个小时,而且火车行驶起来“哐哧哐哧”,不但声音大而且晃动感明显。有了高铁之后,只需要四个多小时我们就可以到外婆家,而且列车行驶起来既平稳又安静,不仅速度快了,舒适度也大大提高了。
预设2:现代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不完全是积极的,不恰当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反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比如,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游戏迅速发展起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以至于荒废学业,一事无成。
同桌交流,畅想未来科技带给我们的变化。
布置作业
把课文讲给家长听。
设计未来世界的变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文,识记字词,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