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第1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第2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第3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第4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第5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第6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第7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课件22张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礼记》,大学之道,再读全文细解文意,大学之道的传承,赏析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大儒韩愈特别关注学习的内容,而韩愈这一思想的源头是在《礼记·大学》中,即使历经数千年,“大学”精神依旧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今天,我们走进《大学之道》,学习“修身之道”。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2.积累文言知识;3.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内涵及其内部关系;4.鉴赏《大学之道》语言;5.积极吸收《大学之道》中有价值的成分进行“修身立德”,实现精神成长。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言"大学之道",必先从大学说起。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宋代朱熹指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朱熹在其《大学章句·序》中言∶“人生八岁,则自王宫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他又称∶“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因此,大学之道乃是在“学其事”的基础上“明其理”;在完成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基本礼德的掌握基础上研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凡所称先王之道,圣人之道,夫子之道者,皆为大人之道,即大学之道也。
    初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对句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字词】①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②明:彰明;③明德:美好的德行;④亲:亲近,一说是“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⑤止:达到;⑥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⑦于:表示动作的指向。【译文】大学之道,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民众,使人人恢复原本就有的光明的性德,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认为,天生万民时就已赋予他们仁、义、礼、智、信这美好的本性与光明的德行,这些与生俱来的本性使人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省,明善恶,知荣辱。但“明德”为私欲所牵连和蒙蔽,难以显露、昏暗不明,犹如乌云遮住太阳;镜子布满灰尘,这就需要人们通过自明其明德,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复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统治者通过“自新”来“作新民”,通过自身日日除旧布新,提高道德修养来教化民众,鼓舞民众士气,振奋民众精神,使人人能够去污除染,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至善”的境界。这里的“至善”所指的对象既是对己,又可及人;既是平民百姓,又可以是王者圣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一家乃至一国;既有伦理道德含义,又有政治生活的规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是对己而言,不断彰明自己内在的德性;“亲民”是对人而言,以自己的至德教化民众,使之除旧布新。首先,二者存在递进关系,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得以教化民众,只有自我不断日新才能够新民;同时,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就要在实践中将“明明德”的内在修为和“亲民”的外在事功发挥到极致,二者缺一不可。“至善”乃“明明德”与“亲民”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二者发展的最终目标,即"明明德",与“亲民”都是为达到至善的境界,而真正做到“明明德”与“亲民”也就自然达到“至善”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字词】①定:志向坚定不移;②静:心不妄动;③安:性情安和;④虑:思虑精详;⑤得:处事合宜;⑥近:接近;⑦道:大学之道。【译文】知道要止于至善,然后才能志有定向;志有定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然后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然后才能虑事精详;虑事精详,然后才能处事合宜。天下万事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有终结和开始。能够明了万事万物本末始终的道理,皆接近于明了大学之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字词】①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②致其知:获得知识;③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④齐、正、诚:使……整齐有序,使……匡正,使……诚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文】自古以来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好自己的国家,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好己身,要修好身,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念,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就要保持真诚恭敬之意,要想能保持真诚恭敬之意,则要获得知识,要获得知识,则要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字词】①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②自:从;③以至于:到④壹是:一概,一律;⑤以……为:把……作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译文】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对外物之理认识清楚,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八条目”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为最终的奋斗目标,是一个由内到外、推己及人,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序进程;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实现大学之道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对于我们的学习、人生都有积极意义。
    曾经的北大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对大学之道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做了精辟的阐述。他指出∶"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大学课程之设备,即属于教务范围之种种,下自基本学术之传授,上至专门科目之研究,固格物致知之功夫而明明德之一部分也”,“至若各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程之设置,学生课外之团体活动,以及师长以公民资格对一般社会所有之努力,或为一种知识之准备,或为一种实地工作之预习,或为一种风声之树立,青年一旦学成离校,而于社会有所贡献,要亦不能不资此数者为一部分之挹注。此又大学教育新民之效也”。
    1921年4月6日,在厦门大学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邓萃英指出∶“大学……尚有一种要务,就是‘自强不息’四字。”据此定“自强不息”为校训。1921年7月,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将"'止于至善'为本大学进行之目标,亦即本校之校训"。建校86年来,厦门大学坚持不懈地弘扬“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南方之强”的美誉,在校训的训育下,新世纪的厦大人将再接再厉,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将国立东南大学校训确定为“止于至善”,以求师生言行品性趋于完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辉的历史沉淀的百年东大,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和“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学风,正满怀豪情地走进下一个风云际会的百年。
    1936年,河南大学校门建成之际,校长许心武先生取“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为校训,用柳体金字书写悬挂在大门背面,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大门建成后不久即遭“七七”事变,虽历经八年抗战,幸未毁于战火,但1953年,学校大门背面的校训被去掉了。直至2002年90周年校庆之际,"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又重新悬挂于大门内侧。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8字校训字字珠玑、发人深省,赋予河大人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以及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的历史使命感。
    1.以短句为主,文气流畅;2.顶真手法的运用,将语言形式的衔接与内容的衔接融为一体,紧凑而畅达,也能加深印象。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壹·,温故知新,《礼记》戴圣,“大学”是什么,·贰·,文本特色,思维提升,·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学》节选,《大学》来源,《大学》介绍,三纲八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课堂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止于至善,香港大学明德格物,河南大学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六艺”,诵读指导,自主阅读,研读课文,“三纲”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