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探界者”钟扬》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 5 次下载
-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 6 次下载
- 6《插秧歌》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 3 次下载
- 《第二单元学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 7 次下载
- 7《短歌行》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 7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教学ppt课件
展开清代学者方玉润评价此诗:“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那我们就从《芣苢》中寻找答案吧。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关雎》中,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创作背景 《周南·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芣苢时所唱的歌谣,应是社会比较清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们尚能安居乐业的周公时代的作品。
注意轻重音:助词适当轻读,动词适当重读。读出劳动的欢欣,心中的热情以及轻松悠闲、自在随性之感。
1.朗诵这首诗歌要注意哪些要领?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重点字词及翻译采采:茂盛的样子。芣苢(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薄言:“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有:取得,获得。掇(duō):拾取,摘取。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采取。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明确:乐。清代学者王鸿绪在《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中所言的“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的味道。提问:读完后,眼前应当是怎样一副场景呢?
3.如果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歌描绘的内容,你会想到哪两个字?
在芣苢丛中,有的姑娘三三两两围拢在一起,一手提着衣襟,一手捋着芣苢;有的姑娘则弯下腰来,或者索性蹲在地上捡拾落下来的芣苢;她们不管是站在高处的,还是蹲在低处的,都一边劳作着,一边欢快地唱着芣苢之歌。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歌声轻快活泼、甜美动人,让人陶醉于欢乐愉悦的音乐旋律里“沉醉不知归路”。
1.《芣苢》诗中“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字是随意放置的吗?我们可以调整顺序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写的。这首诗首章泛写采摘芣苢,次章写如何采摘,末章写如何盛放。从“采”到“有”是总、是面,当然“掇”“捋”“祮”“襭”就是分和点了,这四个动作是配合起来完成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总到分、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2.《芣苢》是首描绘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的诗歌。请从表现手法和思想主旨两个方面分析。
表现手法上:《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同时在不断重叠中,又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谱唱起来充满了律动感。
欣赏:《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思想主旨上:《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暴政、苛捐杂税,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
中华民族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读了这首诗歌,谈谈你对劳动有怎样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呢?
无论是欢愉的劳动场面,还是劳动者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都表明,劳动从来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关注生活中的劳动者,才能真正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正是一位位普通而伟大的劳动者,创造了生活的物质条件,开拓了生活的智慧空间,让我们能够幸福生活。
在新的时代,劳动的领域愈发宽广。袁隆平辛勤育种,张秉贵热心服务群众,钟扬探求生命的边界,这些都是劳动者杰出的代表。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好的诗歌并不需要详尽描写就能自成天籁,让人回味。本诗的确是“自鸣天籁,一片好音。”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
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首改写为散文。
采有掇 由总到分、由少到多、由慢到快捋袺襭手法 重章叠唱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完整版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诗经六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精品ppt课件,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评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从西周到春秋,《诗》,《诗三百》,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现实主义,诗经六义,诗经知多少,走进《诗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