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阶段排查+模块检测卷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三)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三),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检测卷(三)(教师独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0国际乒联总决赛在郑州举行,中国运动员包揽男女单打冠亚军。下列对参赛运动员体内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比赛过程中热量来源主要是其肝脏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比赛中散热途径主要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C.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但血浆pH仍处于7.35~7.45之间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答案 A
解析 比赛过程中热量来源主要是其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A错误;比赛过程中散热途径主要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B正确;剧烈运动产生的大量乳酸能够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因此,血浆pH仍处于7.35~7.45之间,C正确;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D正确。
2.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进入血液中会参与体液调节
C.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 C
解析 草履虫为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A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C正确;尿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
3.人体处于休息状态时,往往心跳减缓、胃肠蠕动增强。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强
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强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均强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均弱
答案 B
解析 副交感神经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人体处于休息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强,出现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增强等现象。
4.脊髓前角内的传出(运动)神经元兴奋能引起其所支配的肌肉收缩,但是脊髓中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阴离子内流)能防止肌肉过度收缩,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图中b处并使之兴奋,可导致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d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会影响运动神经元的膜电位
C.肌肉收缩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
D.若机体的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受损,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持续性收缩)症状
答案 B
解析 刺激图中b处并使之兴奋,兴奋可以传至图中的c点,可导致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A正确;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d处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导致运动神经元膜外的阴离子内流,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增大,B错误;据图可知,肌肉收缩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C正确;若机体的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受损,由于没有对脊髓前角内的传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所以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症状,D正确。
5.下列对“望梅止渴”与“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望梅止渴”的反射活动
B.“望梅止渴”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
C.听到别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分泌唾液是人类特有的
D.两者均可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
答案 A
解析 “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错误、B正确;听到别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分泌唾液是对语言文字特有的反射,有语言中枢的参与,是人类特有的,C正确;两者均可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参与的中枢不同,故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D正确。
6.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可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在研究尼可刹米作用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大鼠延髓的呼吸中枢所在区域,施加1微升尼可刹米溶液,能引起呼吸频率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验证尼可刹米的作用效果,还需在该区域施加1微升配制该溶液的溶剂
B.要进一步确定该药物的作用区域,还需在其他脑区施加尼可刹米溶液
C.作用于化学感受器和作用于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的调节过程,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D.CO2作用于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的过程,既有体液调节也有神经调节
答案 C
解析 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大鼠延髓的呼吸中枢所在区域注射1微升配制该溶液的溶剂,可排除溶剂对实验的影响,A正确;要进一步确定该药物的作用区域,则实验自变量为作用区域的不同,故还需在其他脑区施加等量的尼可刹米溶液,B正确;作用于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没有经过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CO2属于体液运输的化学物质,作用于化学感受器,属于体液调节,化学感受器兴奋后反射性地使呼吸中枢兴奋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
7.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不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C.心跳等内脏器官的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受意识控制
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答案 D
解析 骨骼肌的运动不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A正确;神经系统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过程,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B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C正确;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和脑神经的一部分,D错误。
8.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某实验人员给健康的大鼠注射一定量的NE后,NE能作用于大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大鼠的体温下降。若在此之前先给大鼠注射α受体阻断剂,则大鼠不会出现体温下降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的NE可通过体液运输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NE作用于下丘脑后,大鼠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汗腺分泌会减少
C.NE可能通过与下丘脑细胞膜表面的α受体结合后从而发挥作用
D.无论作为激素还是作为神经递质,NE在小鼠体内的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解析 NE能使小鼠的体温下降,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和汗腺分泌增多等途径来降低体温,B错误。
9.下列关于人体内免疫活性物质和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免疫活性
物质或细胞
来源
作用
A
抗体
浆细胞分泌
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B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分泌
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
吞噬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复合物
D
细胞毒性T细胞
T细胞、记忆T细胞分化
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多种靶细胞,使靶细胞破裂
答案 D
解析 抗体由浆细胞分泌,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及对人体细胞的黏附,A正确;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而来,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确;吞噬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能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复合物,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由T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化而来,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识别一种靶细胞,使靶细胞破裂,D错误。
10.如图所示为人体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GHRH为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IH为生长激素抑制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H过少时促进下丘脑分泌GHRH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
B.GH弥散到血液中后定向运输至骨骼等细胞处发挥作用
C.G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其释放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
D.GHIH与GHRH共同维持内环境中GH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 B
解析 GH过少时会对下丘脑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下丘脑分泌GHRH,使腺垂体合成更多的GH,体现了反馈调节,A正确;GH等激素运输无定向性,作用时具有定向性,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或靶器官,B错误;GH是一种蛋白质类的分泌物,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正确;下丘脑分泌的GHRH能促进腺垂体分泌GH,而下丘脑分泌的GHIH能抑制腺垂体分泌GH,因此GHIH与GHRH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GH含量的相对稳定,D正确。
11.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如图为血液中单核细胞迁移到血管外组织后的3种去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
B.单核细胞可为第二、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
C.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分子都不同
D.单核细胞凋亡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的,A正确;单核细胞可增殖分化为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为第二、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B正确;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者细胞内的RNA分子不完全相同,C错误;单核细胞凋亡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12.图示为与甲状腺激素(TH)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结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B、C三种结构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下丘脑释放较多的GHRIH可抑制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TH的分泌除了受应激刺激、寒冷引发的分级调节控制外,还受到交感神经的直接支配
D.若人体产生的某种免疫球蛋白可与TSH竞争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 B
解析 图中C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TH),因此推断结构C代表甲状腺,结构B产生的TSH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结构B为垂体,结构A则为下丘脑,A正确;当机体受到某种应激刺激时,下丘脑可释放较多的GHRIH(生长抑素),抑制垂体释放TSH(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进而严重影响生长和发育,B错误;据图分析,TH的分泌除受应激刺激、寒冷引发的分级调节控制外,还受到交感神经的直接支配,C正确;若人体产生的某种免疫球蛋白与TSH竞争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增加TH分泌,则这类疾病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D正确。
13.为研究2,4-D对玫瑰茎段侧芽生长效应的影响,某同学用a、b和c三种浓度的2,4-D对玫瑰茎段侧芽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
B.选择侧芽数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茎段
C.a浓度对玫瑰茎段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
D.c浓度是玫瑰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答案 D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侧芽生长量,A正确;为保证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选择侧芽数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茎段,B正确;a浓度处理组侧芽的生长量小于空白组,说明该浓度对玫瑰茎段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C正确;该实验结果只能说明在上述4种处理中,浓度c的2,4-D溶液促进侧芽生长的效果最好,但不能说明浓度c的2,4-D溶液是促进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D错误。
14.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疫苗不具有细胞结构,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机体可产生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答案 C
解析 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不具有细胞结构,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A正确;初次接种该疫苗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发挥作用,可产生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体,B正确;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B细胞迅速分化形成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记忆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C错误;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D正确。
15.如图表示将玉米胚芽鞘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五),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四),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二),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