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70份)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自然灾害第一节常见的自然灾害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自然灾害第一节常见的自然灾害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能量大小,地震波,滞后性,泥石流,滑坡产生的机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1.从洪涝灾害形成条件角度,分析亚洲多发生洪涝及我国洪涝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平原地区的原因。提示:洪涝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降水强度大与降水变率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亚洲多地和我国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易发生洪涝灾害。2.列举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提示:淹没农田、聚落,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二)干旱灾害1.简述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提示:降水量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2.简述旱灾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规律。提示:世界上旱灾频繁出现的地区是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我国旱灾多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最频繁。3.干旱容易带来哪些危害?提示:主要影响农业生产,严重的还会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三)台风灾害1.概念:台风是在 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级以上。2.说出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及台风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点。提示:西北太平洋海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秋季节多台风。
(四)寒潮灾害1.说出我国寒潮发生的时空规律。提示:影响我国的寒潮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2.寒潮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哪些?提示:①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②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二、地质灾害(一)地震1.据地震构造示意图,填出有关内容。(1)图中C为 、B为 、BC为 、AB为 。(2)弧线DE为 ,它是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3)震级表示地震释放 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地震的发生过程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会使地层发生倾斜或弯曲。当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 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 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3.危害
(二)滑坡和泥石流1.根据滑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正误。①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 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松散向下滑动。 ( )②滑坡灾害一定发生在山区。 ( )③当滑坡体方向与岩层方向一致时,更容易发生滑坡灾害。 ( )④有断层是发生滑坡的必要条件。 ( )⑤人类活动对滑坡的发生没有什么影响。 ( )
(2)说出滑坡可能带来的危害。提示: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层。2.根据泥石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出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提示:地形陡峻的沟谷、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2)说出泥石流可能带来的危害。提示:损毁住房,破坏基础设施,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等。
命题视角(一) 辩证看待寒潮对我国的影响演绎法学习 1.寒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受寒潮影响,会出现剧烈降温,伴随大风、雨雪天气,但其影响地区及表现有一定差异,以我国为例,具体如下:
2.寒潮的益处(1)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寒潮挟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亚热带移动,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2)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例如,中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冬季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3)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微点拨]气象灾害往往具有两面性,给人类带来危害和灾难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因此分析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要采用辩证观点和综合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不同,其影响也不一样。如台风除了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外,还可以缓解夏季旱情和降温消暑;沙尘暴既会污染大气环境、加剧荒漠化,也会有效中和酸雨,为成云致雨提供凝结核。
命题点全训 2020年入冬后第一个寒潮从北到南席卷我国的中东部地区,这股寒潮一出场就要“速冻”我国大江南北,17个省区迎来“断崖式”降温。同一波寒潮影响下南方降雪量远多于北方。据此完成1~2题。1.此次寒潮影响下南方降雪量多于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温低于北方B.南方空气湿度大,水汽含量高于北方C.寒潮南移速度快D.北方城镇化水平低,热岛效应弱
2.此次寒潮可能给南方农业带来的影响是( )A.改变耕作制度 B.利于果树安全越冬C.缩短农作物生长期 D.减少农药使用量解析:第1题,寒潮来临时,南北方气温都急剧下降,但南方空气湿度大,水汽含量高于北方,所以南方降雪量多于北方,B正确。第2题,不利影响:寒潮可以带来10 ℃甚至20 ℃以上的降温,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霜冻或冻害,使农作物减产;大风、降温会损坏果树,影响来年水果产量;使畜牧业减产。有利影响:寒潮低温能够冻死一些病虫害,来年农作物病虫害减轻,牲畜传染病减少;带来大量降水,缓解春旱,并对越冬作物有一定保护作用。病虫害减轻会减少农药使用量,D正确。
答案:1.B 2.D
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3~4题。3.影响长治盆地寒潮发生总次数多于东西两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4.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目的是( )A.提高地表温度B.增强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C.减少地表蒸发量D.降低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长治盆地寒潮发生总次数多于东西两侧地区寒潮发生总次数,原因是该盆地东西两侧和南部地势较高,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容易在此集聚,使得气温迅速下降,A正确。第4题,水的比热容比土壤大,所以降温幅度慢,故可采用浇水的方法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目的是降低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D正确。
答案:3.A 4.D
命题视角(二) 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演绎法学习 1.我国旱灾的特点与成因
2.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方面分析);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可用下表内容来加深理解与记忆:
3.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典例]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五个水文气象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单位:年)。读图回答问题。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解题指导][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命题点全训 题点(一) 旱灾的成因分析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单位:次),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完成1~3题。
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2.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秋季晴朗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第2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该地春季旱灾最严重。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答案:1.C 2.A 3.B
题点(二)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防治2019年,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遭受了较严重的洪灾。威尼斯是建在威尼斯潟湖(被沙嘴、沙坝等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中沙岛上的城市(如图),因为地势很低,建成以来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据图完成4~5题。
4.为减少威尼斯的洪水威胁,意大利政府修建了运河,将原来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入海,其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注入湖的水量B.减少潟湖内泥沙淤积C.提高潟湖内海水盐度D.裁弯取直使流速增加
5.下列时间段中,威尼斯洪水发生可能性最大的是( )A.4—5月 B.6—7月 C.8—9月 D.11—12月解析:第4题,由题干可知,将原来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入海是为了减少洪水对威尼斯的威胁;河流挟带泥沙入湖,泥沙淤积使湖床抬高,湖泊容量变小,加剧洪水的发生,B正确。第5题,威尼斯属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选项中属于北半球冬季的只有11~12月。故选D。答案:4.B 5.D
命题视角(三)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产生机制和发生过程演绎法学习 1.泥石流发生条件的分析思路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陡峻的便于集水、集沙的地形地貌;二是丰富的松散物质;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3.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命题点全训 泥石流发生时,沟床物质冲出沟口后,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堆积形成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的泥石流扇。松散物质在不同坡度和流量情况下,会发生分选。图1为泥石流扇纵剖面图。图2为实验室内流量为3.5 L/s时,泥石流体在不同坡度下的分选情况(d>10毫米颗粒累积质量含量占比越大,泥石流分选情况越好)。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1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分别为龙头、龙身、龙尾B.①②③分别为龙尾、龙身、龙头C.泥石流扇与冲积扇物质分选特征一致D.泥石流扇物质无明显分选2.由图2可知( )A.流量为3.5 L/s时,泥石流物质分选性龙头>龙身>龙尾B.当坡度小于16°时,泥石流分选性随坡度增大而减弱C.当坡度大于16°时,泥石流的破坏性随坡度增大而减弱D.沟床被泥石流冲刷后,物质颗粒变小
3.对防御泥石流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排水、拦挡、护坡等措施稳住松散物质、滑塌体及坡面残积物 ②在中下游设置谷坊或拦挡坝,拦截泥石流固体物 ③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④在泥石流出口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停淤场,避免堵塞河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泥石流出山后逐渐堆积形成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因此由龙头到龙尾地势逐渐降低,则①②③分别为龙尾、龙身、龙头,B对。第2题,读图2可知,实验室内流量为3.5 L/s,泥石流物质分选性龙头>龙身>龙尾,故A正确。第3题,用捧水、拦挡、护坡等措施稳住松散物质、滑塌体及坡面残积物可以减少松散物质随流水下滑,减少泥石流的发生,①正确。 在泥石流出口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停淤场可以防止泥石流阻塞河道,④正确。 故选C。答案:1.B 2.A 3.C
(2020·山东等级考)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评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因素,泥石流,舟曲之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自然灾害第二节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间数据,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工程性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