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70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三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四节综合运用整体性差异性分析特殊地理事象创新应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与人类生产生活创新应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大气受热过程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八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植被和土壤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植被和土壤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草原的分类及特征,土壤质地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植被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将下列植被与其正确指示连线。
二、土壤(一)土壤的物质组成阅读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壤组成部分:A_____,B______。(2)土壤的物质组成中属于固相的有__________。(3)土壤水分和空气组成比例常常随着外界______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彼此消长。(4)理想土壤的性状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空气 矿物质 (2)矿物质和有机质 (3)气候 (4)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
(二)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1.根据土壤形成过程示意图,判断正误。(1)土壤是在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貌和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 )(2)所有裸露的岩石都被风化为成土母质。 ( )(3)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开始具有一定肥力。 ( )
(4)在高等生物作用下,大量有机质被合成腐殖质,土壤具有了肥力。 ( )(5)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 )(6)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只能导致土壤不断退化、肥力不断下降。 ( )(7)人类可以改造土壤,由生土形成熟土。 ( )
2.将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正确连线。
命题视角(一) 植被及其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演绎法学习 1.森林的分类及特征
3.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命题点全训 读我国西双版纳森林景观图,回答1~2题。1.实地考察发现,该地植被成层现象明显,最高的望天树有80多米,而下面还分布着多层高低错落的乔木。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该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故植被高大,种类多 ②人类影响较小 ③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养分多少不同 ④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条件不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地区中也能看到图示森林景观的是( )A.东非高原 B.地中海沿岸C.中南半岛 D.墨西哥高原解析:第1题,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所以植被高大,种类较多;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条件不同,所以植被高低错落、成层分布。第2题,图示植被为热带雨林。东非高原和墨西哥高原的植被是热带草原;地中海沿岸多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在海拔较低、降水较多的地方,分布着热带雨林。答案:1.D 2.C
早春类短生植物在早春时期开始生长,气温回升后生长迅速,多生长在乔灌木层下,并在林冠充分郁闭前完成开花、结果,之后地上部分枯萎,植物进入长达9个月以上的休眠期。据此完成3~5题。3.早春类短生植物多生长在( )A.热带雨林中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C.温带落叶阔叶林中 D.亚寒带针叶林中4.乔灌木层下早春类短生植物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C.水分 D.土壤
5.部分早春类短生植物存在于新疆天山山麓的荒漠边缘,主要是因为该地春季( )A.土壤肥力高 B.土壤粒径大C.土壤孔隙大 D.土壤湿度大解析:第3题,该类植物早春时期开始生长,在乔灌木林冠充分郁闭前完成开花、结果,之后地上部分枯萎,植物进入长达9个月以上的休眠期,说明其生长地区森林有落叶现象,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对。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该类植物在乔灌木林冠充分郁闭前完成开花、结果,主要原因是森林郁闭之后,到达地面的光照减少。由此可见光照对其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A对。第5题,新疆天山山麓的荒漠边缘气候干旱,但在早春季节有积雪融水补给,土壤湿度大,有利于植物生长,D对。
答案:3.C 4.A 5.D
命题视角(二)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及土壤肥力 演绎法学习 1.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3.土壤肥力的判断及答题思路(1)土壤肥力的标志土壤由矿物、有机质、空气和水分四种物质组成,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2)土壤肥沃——“有机质来得多、去得少”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损失主要靠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侵蚀作用。在分析土壤肥力高的原因时,一般从以下结构角度进行:
命题点全训 (2022·德州期末)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体现了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敬。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黑色土相比,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 B.气候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2.红壤的肥力、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种植绿肥 ②增施熟石灰 ③平整土地 ④引淡淋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黑色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容易积累,因此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而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微生物活跃,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因此南方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气候,B对。第2题,红壤具有“酸、瘦、黏”的特点,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增施熟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碱度,有利于降低酸性,①②对。故选A。答案:1.B 2.A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4.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植被与土壤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植被,考点二土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考点1植被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讲植被与土壤,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植被,少数种类,寒冷或温和,2草原与荒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植被与土壤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热带雨林,春末夏初,海洋性,矿物质,营养元素,正相关,土层分化,扎根立足,思维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