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70份)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四节水平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思维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四节水平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思维课件,共19页。
命题视角(一) 水量收支平衡 [典题感悟]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C.河谷 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解析] 第(1)题,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相当。第(2)题,由图可知,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由于水分储存量小,实际蒸发量最小。第(3)题,虽然是耐旱植物,但注意是“大量种植”,依然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答案] (1)C (2)A (3)B
[思维建模]1.概念: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指地球任一区域在一定时段内,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量。2.含义: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一个地区来说,有的时候降水量多,有的时候降水量少。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原理。(1)简单表示为:储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2)如果某地无储水变化,那么也可以表示为: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3)任何一个闭合流域:降入流域的降水量=蒸发量+流出流域河水量。
3.各区域的水量平衡的表现
[针对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地处东非高原,湖面海拔1 134米,是因地壳运动、凹陷形成的较浅积水盆地,该湖唯一的出口是从北岸流出的维多利亚尼罗河。水葫芦喜热,不耐低温,多浮生于浅水水域,根系能直接从水中吸收有机养分,繁殖速度极快。20世纪80年代,维多利亚湖周边国家为美化该湖环境引种了水葫芦,导致水葫芦的泛滥,并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图示意维多利亚湖水系。
从维多利亚湖凹陷形成到水量稳定,说明维多利亚湖流域降水量与蒸发量、外流径流量之间的关系。解析:维多利亚湖凹陷形成之时是盆地地形,盆地逐渐积水(主要来自降水),说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与外流径流量之和;之后,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与外流径流量之和,从而使维多利亚湖水量达到稳定。答案:凹陷形成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与外流径流量之和,到水量稳定时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与外流径流量之和。
命题视角(二) 水平衡的应用 [典题感悟]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后因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见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解析] 第(1)题,利用水循环过程中水量平衡的原理,当乌裕尔河为外流河时,河水流入嫩江,因此全流域降水量等于蒸发量加径流量,从数量关系上,最初降水量是大于蒸发量的;成为内流河后,由于河水不能外流(只能流入湿地),其湿地面积会不断加大,直到湿地面积稳定,其间降水量不变,而蒸发量随水面的扩大,不断增加,直至蒸发量与降水量数量相等(这里有一个关键分析:如果是扎龙湿地,会出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可能,其原因是径流的汇入;如果是全流域,由于没有形成外流,蒸发量只能等于降水量)。第(2)题,由于河流受阻而形成湿地,这样不论河还是湖均为内流区域,河水不断带来盐分物质,因此水中的含盐量会不断增加,未来湿地可能会成为咸水湖(沼泽)。
[答案] (1)降水量基本没有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2)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思维建模]1.水平衡原理的应用模式在分析一个地区的水平衡时,关键是把握好常见的收、支项目。
根据收支环节,在分析参与水循环的水量变化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2.平衡原理的其他应用(1)湖泊湿地的盐度平衡:外流湖湖水的含盐量收支是平衡的,汇入河流带来的盐分由流出河流带走,湖水盐度不会变化,但如果流出河流受阻,盐分收支被打破,湖水盐度会升高,有可能变成咸水湖。(2)河口处的冲淤平衡:河流入湖口或入海口处受到泥沙沉积与湖、海水侵蚀的共同作用,二者平衡,河口三角洲面积不变。如果河流带来的泥沙增多,超过侵蚀作用,则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加;反之,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少。
(3)海—气之间的热量平衡(如图所示)
(4)土壤盐碱化若蒸发强烈,土壤中盐分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使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返盐);若降水量大,土壤表层盐分被雨水淋洗,使土壤表层脱盐(淋盐)。若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则盐分稳定。
(5)河流断流问题总体水量平衡:径流量=地表补给量+地下补给量-渗漏量-用水量-蒸发量。长期而言,除用水量之外,其他几项都属于自然因素,应该在多年平均值上下波动。因此,造成河流断流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区域用水量持续增加。
[针对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的程海,位于云南省永胜县(如图所示),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程海曾经是一个外流湖,平均水深72米,湖水通过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1690年前后程海水位开始下降,逐渐成为封闭型湖泊。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3.6毫米,蒸发量为2 169毫米。目前,程海水面面积多年稳定在75.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5.7米。
(1)程海曾经是一个外流湖,推测其成因。 (2)分析程海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的自然原因。 (3)程海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倍,但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试分析原因。(4)根据现今气候条件,预测程海未来自然演化的趋势。解析:第(1)题,程海位于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曾经是一个外流湖。形成过程首先是程海地区受断裂作用下陷成谷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积水成湖。第(2)题,程海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变化、降水量和蒸发
量的变化方面分析。第(3)题,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的原因从其他水源补给方面分析。第(4)题,未来自然演化的趋势从程海所处的气候环境、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方面分析。答案:(1)程海地区受断层作用下陷成谷地;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积水成湖。 (2)程海地区气候从湿润向干旱转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大增,湖泊水位大幅下降,程海从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 (3)目前,程海属于内流区域,面积和水深保持稳定,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相对平衡;程海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此,程海水源补给除湖区降水外,还有其他水源补给;程海流域地处亚热带干热、封闭山谷,水源补给应为地下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一节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态平衡,不平衡,海陆间,地表形态,大气降水,东部季风区,太阳辐射,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影响下渗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教学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中断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一节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态平衡,不平衡,海陆间,地表形态,大气降水,东部季风区,太阳辐射,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影响下渗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