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后提能演练+课件)(82份)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课后提能演练
展开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讲A组 基础巩固练1.已知某DNA片段上有基因A、无效片段和基因B,其分布如图所示,现将某外来DNA片段(m)插入位点a或b,下列关于变异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突变B.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重组D.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答案】C 【解析】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由于位点a也位于无效片段,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由于位点b位于基因B中,说明外来无效片段插入原基因内部,导致原基因结构被破坏,原基因不表达,这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由于位点a也位于无效片段,所以原基因无影响,原基因表达,插入基因也表达,这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由于位点b位于基因B中,说明外来有效片段插入原基因内部,导致基因结构被破坏,原基因不表达,但插入基因表达,则发生了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 D错误。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B.染色体组整倍性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C.染色体之间部分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答案】A 【解析】染色体组整倍性地变化,会增加基因数量,不会增加基因种类,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间基因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对多倍体植物而言,配子中的染色体不止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3.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蚕豆和玉米根尖,实验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蚕豆染色体变异率/%玉米染色体变异率/%0.013.322.340.054.663.600.106.504.640.159.225.520.2010.375.77A.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B.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大而增大D.玉米比蚕豆对秋水仙素的反应更敏感【答案】D 【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其中秋水仙素和低温均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A、B正确;据题表实验结果可知:蚕豆和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率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大而增大,且相同秋水仙素浓度下,蚕豆细胞变异率更高,即蚕豆对秋水仙素反应更敏感,C正确,D错误。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是不同物种,但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后代C.三倍体西瓜出现可育的种子,可能是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形成了正常的卵细胞D.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答案】A 【解析】减数分裂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使得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A错误;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进行杂交可产生不可育的后代,即出现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B正确;一般情况下,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特殊情况下可形成正常配子而产生可育种子,C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两条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其所携带的全部基因,应该完全相同,若出现等位基因,则是由于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利用F1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性状分离,表明F1高茎豌豆发生了基因突变B.色觉和染色体组均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bXbY(患红绿色盲)的儿子,此现象与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通过交叉互换产生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有关C.绿脓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对绿脓杆菌个体生存有利,同时也有利于其种群的进化D.利用高秆抗病(基因型为AARr)的水稻植株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快速获取基因型为aaRR的矮秆抗病植株【答案】C 【解析】孟德尔用F1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性状分离表明F1是杂合子,不能说明F1高茎豌豆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色觉和染色体组均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患红绿色盲的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由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是由于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含有Xb的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形成的,B错误;绿脓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对绿脓杆菌个体生存有利,同时也丰富了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种群的进化,C正确;基因型为AARr的高秆抗病水稻植株中无a基因,通过单倍体育种不能获取基因型为aaRR的矮秆抗病植株,D错误。6.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所导致的变异,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代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F1雌雄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缺失片段中含有红眼或白眼基因B.X染色体发生的片段缺失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F1雄蝇的成活率比雌蝇少一半,其原因是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导致果蝇雌配子致死D.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答案】C 【解析】由于亲本雌蝇没有白眼基因,又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F1出现白眼雌果蝇,说明亲本缺失片段中含有红眼或白眼基因,A正确;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B正确;F1雄蝇的成活率比雌蝇少一半,是因为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若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导致雌配子致死,则F1雌雄果蝇均有一半死亡,C错误;由于亲本雌蝇X染色体缺失部分片段,又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D正确。7.如图是三倍体无子西瓜育种的流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西瓜,其果肉细胞内有三个染色体组B.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上述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无子西瓜偶尔也会形成少量种子【答案】A 【解析】西瓜的果肉细胞是由母本的体细胞发育形成的,四倍体母本的体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因此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西瓜,其果肉细胞内有四个染色体组,A错误;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在后期加倍后的染色体不能移到细胞的两极,从而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B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一般不会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但如果在减数分裂中三个染色体组中的一个染色体组移向细胞的一极、另两个染色体组同时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则会产生可育的配子,可育配子受精后也能形成种子,D正确。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γ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多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可能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一般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有基因数量的变化【答案】C 【解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就是二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就是单倍体,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γ射线处理后,多个碱基的丢失若发生于一个基因的内部,则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数量的变化,D错误。B组 能力提升练9.摩尔根及其同事发现控制果蝇红眼(W)及白眼(w)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大量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中在2 000~3 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 000~3 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不育的红眼雄性果蝇,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注: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时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A.雌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雌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X染色体没有分离C.雄蝇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D.雄蝇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B 【解析】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白眼雌果蝇或红眼雄果蝇,由题干信息,子代出现一只不育的红眼雄性果蝇,其基因型为XWO,红眼基因来自雄蝇,可知母本没有提供X染色体,即雌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X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结果使形成的卵细胞中没有X染色体或有两条X染色体,并与正常精子结合受精,会产生基因型为XwXwY(雌性)和XWO(雄性)的个体,故B正确。10.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总是从中部凸出形成环(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个体是缺失杂合子B.该个体是重复杂合子C.图中联会染色体中含有2个DNA分子D.图中所示形状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出【答案】D 【解析】图中联会染色体中的一条从中部凸出形成环,可能是该染色体发生了某片段的重复,也可能是另一条染色体发生了某片段的缺失,A、B错误;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含有4个DNA分子,C错误;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检出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11.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可能是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D.图d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答案】B 【解析】图a可能是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图c含有2个染色体组,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若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个体就一定是二倍体,B正确;图b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该生物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就是三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C错误;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但其不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的,D错误。12.如图所示,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①→③→④过程最简便,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C.③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①表示杂交过程,②是连续自交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④⑦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⑤⑥表示人工诱变育种过程,⑧表示导入外源基因,属于基因工程育种。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AAbb,①→③→④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不是最简便的育种方法,A错误。②过程属于自交,其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⑦过程为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染色体数目变异,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③过程为AaB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Ab配子的形成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致,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正确。⑤过程为人工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⑧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两个育种过程的原理不相同,D错误。13.(2021年福建福州模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蜂王还是工蜂,主要取决于食用蜂王浆时间的长短。而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蜂。雄蜂产生精子时,它的精原细胞经过连续的两次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出现单极纺锤体,仅在细胞的一极挤出一个无核的细胞质芽体,不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资料二:人工种植的香蕉大多是三倍体。目前,香蕉的种植面临着香蕉枯萎病的威胁,感染了病菌的香蕉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1)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这种个体称为__________。每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________个正常精细胞。同样是受精卵,有的发育成蜂王,有的发育成工蜂(实际上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事实说明,生物的性状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蜜蜂的体色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褐色雄蜂与纯合体黑色雌蜂杂交,则子一代蜜蜂体色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多选)。A.香蕉无性繁殖的后代和母体的基因型基本一致B.通常,无性生殖产生变异频率低C.新病菌侵袭时,三倍体香蕉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面临灭绝的风险D.感染的病菌可以使三倍体香蕉定向产生抗病基因,从而选择出新品种【答案】(1)单倍体 2 环境条件 雌蜂均为褐色,雄蜂均为黑色 (2)ABC【解析】(1)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均为单倍体,故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这种个体称为单倍体;结合题干信息“雄蜂产生精子时……第一次分裂时出现单极纺锤体,不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可推知,该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有一个细胞只有细胞质没有染色体,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故每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2个正常的体细胞;“受精卵发育成蜂王还是工蜂,主要取决于食用蜂王浆时间的长短”,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发育是遗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若用A表示褐色,a表示黑色,则褐色雄蜂的基因型为A,纯合黑色雌蜂的基因型为aa。子一代雌蜂是由受精卵(Aa)发育而来的,所以雌蜂(Aa)为褐色。子一代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a)发育而来的,所以雄蜂(a)为黑色。(2)三倍体香蕉细胞内有3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由于联会紊乱,因而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只能通过无性生殖繁衍产生后代,其无性繁殖的后代基因型与母本基本一致,A正确;三倍体香蕉主要通过无性生殖产生后代,后代不发生基因重组,通常无性生殖产生变异频率低,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减少,故新病菌侵袭时,三倍体香蕉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面临灭绝的风险,B、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故感染的病菌不能使三倍体香蕉定向产生抗病基因,D错误。14.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是一种耐盐碱高产水稻,有望使“盐碱地”变身为“良田”。现有两个纯合品种,野生水稻A耐盐能力强,优良水稻B综合性状好(多种优良性状)但不耐盐,欲选育综合性状好且耐盐能力强的新品种。某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两种育种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野生水稻A和优良水稻B作亲本,方案一与方案二都能培育出综合性状好且耐盐能力强的新品种,其中,方案一所依据的变异原理为______________。(2)采用方案一育种,发现F1植株全部耐盐,F2植株中出现不耐盐植株,且耐盐植株与不耐盐植株的比例为1∶3。据此推断耐盐/不耐盐性状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案一中杂交后代始终与优良水稻B杂交,这种育种方案与方案二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重组 (2)两 只有当耐盐/不耐盐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时,F1与B测交后代中双显性个体才会占1/4(答案合理即可) (3)使后代更快更多地积累优良水稻B的多种优良性状【解析】(1)根据题图可以看出方案一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由于B不耐盐但A与B杂交所得到的F1植株全部耐盐,可判断耐盐为显性性状,不耐盐为隐性性状。进一步推断F1植株与B杂交实际上就是测交,又由于F2中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1∶3,说明耐盐性状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耐盐植株与不耐盐植株的比例1∶3应是比例1∶1∶1∶1的变式,由此推断耐盐植株为双显性个体,因此耐盐/不耐盐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3)方案一中杂交后代始终与优良水稻B杂交,可使后代更快更多地积累优良水稻B的多种优良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