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8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后提能演练
展开选择性必修1 第八单元 第1讲
A组 基础巩固练
1.(2021年山东潍坊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血浆
B.内环境pH恢复正常是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
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造成组织水肿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机体的内环境就不能维持稳定状态
【答案】D 【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内环境pH恢复正常是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B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及时补充无机盐离子,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肺排出
B.只要保证图中各种物质的稳定就能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C.从内环境中能够提取出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
D.图中⑤⑥过程需要经过循环系统才能完成
【答案】C 【解析】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内环境成分中有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图中⑤⑥过程通过物质交换直接进行,不需要经过循环系统。
3.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补充碱制剂是为了中和乳酸的酸性
B.乳酸是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通过细胞膜进入内环境
C.胰岛素可以促进乳酸在内环境中的氧化分解
D.乳酸酸中毒说明了机体对内环境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补充碱制剂,利用了酸碱中和的原理,A 正确;丙酮酸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乳酸,B正确;内环境中不可能发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C错误;人体正常产生的乳酸会被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但如果乳酸产生过多,就会超过缓冲物质的调节能力,D正确。
4.下列有关渗透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
B.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C.血浆中渗透压大小主要由Na+和K+维持
D.大量排汗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A 【解析】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以便维持细胞形态,A正确;食物中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B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主要为Na+和Cl-)的含量有关,C错误;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错误。
5.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符合题意。
6.(2021年西安高新一中调研)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
B.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
C.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乙中的高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甲→丙→乙是单向箭头,乙和甲、乙和丁都是双向箭头,可以推出图中丙是淋巴、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丁是细胞内液,A正确;激素、尿素、葡萄糖、CO2都为内环境的成分,可位于甲、乙、丙中,B正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乙(血浆)中,C正确;丁中红细胞中的O2浓度可能比乙血浆高,D错误。
7.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
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
D.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水肿
【答案】D 【解析】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由图可知,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血浆,其自身代谢也可以产生水进入内环境,B正确;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C正确;急性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水肿,D错误。
8.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渗回①和渗入④的量相差不大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含量较多
【答案】B 【解析】题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为动脉端。题图中的②组织液渗回①血浆的量较②组织液渗入④淋巴的量多,A错误;若③为脑细胞,⑤处表示血液流动的动脉端,①处为静脉端,所以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B正确;饭后一小时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偏高,机体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所以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动脉端的血糖浓度高于①,C错误;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D错误。
B组 能力提升练
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多,所以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渗透压
C.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的产热速率始终大于散热速率
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内环境pH会下降
【答案】A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B错误;人在冬泳过程中,体温维持稳定时,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不是二氧化碳增多,D错误。
10.如图代表肌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暂时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只依赖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暂时降低,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不正确。
11.(2021年广东广州模拟)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答案】A 【解析】血浆中的电解质和组织液基本相同,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组织液蛋白质含量要高,A错误;细胞内液外渗和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而引起肺部组织水肿,B正确;正常情况下,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这些酶就会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进入血液中,使血液中肝酶的含量高于正常值,C正确;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保证细胞有机物正常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能量,D正确。
12.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答案】D 【解析】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正确;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降低,清水组的结果不合理,B正确;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血浆组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缓冲液组的曲线较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错误。
13.分析两图,回答问题:
(1)据图1写出以下各种结构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发生过敏反应时,图1中[ ]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 ]________,使它的渗透压__________;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 ]__________渗透压________;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____________的渗透压______________,因而水分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淋巴循环[ ]受阻。以上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________而出现________现象。
(3)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填标号)。图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填标号)。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______。
【答案】(1)毛细血管壁 细胞膜 毛细淋巴管壁
(2)a 毛细血管壁 B 组织液 升高 B 组织液 升高 A 血浆 降低 组织液渗透 D 增加 组织水肿 (3)①和③、③和② ③、④ ③
C组 压轴培优练
14.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______________。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____________。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3)过程b由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何处理乳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C最可能是__________细胞,胰岛素可促进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答案】(1)淋巴、血浆 ①、③ (2)细胞内液 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 (3)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乳酸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 (4)肝 a、c
【解析】(1)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管和血管中,其内环境是淋巴、血浆。淋巴循环为单向的,只能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故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①、③。(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2/3。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来反映。(3)过程b为糖原分解的过程,可由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进;当细胞中产生过量乳酸时,可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从而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4)细胞C内可进行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故最可能是肝细胞,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1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V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Ⅳ是指________系统,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______________(症状)。
(2)③中的____(物质)对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大多数物质②从组织液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层磷脂分子层。
(4)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有着相对严密的边界,比如皮肤、黏膜,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内环境 泌尿 组织水肿 (2)CO2 (3)丙 6 (4)防止外环境中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内环境
【解析】(1)图中甲表示淋巴、乙表示血浆、丙表示组织液,三种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据图可知,图中的Ⅳ可以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且有B(重吸收)过程,所以Ⅳ是指泌尿系统;A表示淋巴回流过程,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2)③表示由呼吸系统(Ⅲ)排出代谢废物CO2和水蒸气等,其中的CO2对呼吸系统(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3)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丙(组织液)。物质②表示O2,大多数物质②从组织液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1层肝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共3层生物膜,因此至少需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4)外环境与内环境之间由皮肤、黏膜等隔开,可以有效防止外环境中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