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卷2
展开1.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17 cm),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一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课桌的高度 D.粉笔的长度
2.周末,同学们乘大巴去张謇纪念馆参观。在大巴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边的树木 B.迎面而来的汽车
C.身旁的同学 D.后方超越的汽车
3.在某中学百米赛跑比赛中,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 )
A.2.5 m/s B.3.3 m/s C.7.0 m/s D.11.1 m/s
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 )
5.“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音调高
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噪声
6.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下列有关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超声波洗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D.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面发声时,鼓面并不振动
B.戴耳塞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发现障碍物的
D.通过长管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说明水能传声
8.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9.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
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10.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11.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12.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再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完成了“送货上门”服务,飞船直冲云霄中,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的。
14.如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________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________的。(均填“静止”或“运动”)
1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16.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______(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________产生的。
17.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是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的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8.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__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雾。冬天,若夜晚气温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___(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9.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钟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1=0.9 m,s2=0.4 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停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20.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利用钢尺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的因素时,做了以下实验。
(1)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小华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__有关。
(2)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时,小华又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大小,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钢尺的力度越大,钢尺振动幅度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______有关。
(3)在实验中小华还发现:同桌的小红在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请指出小红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200 g水,加热并从90 ℃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11分,共22分)
2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1)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多少?
(2)两物体相遇后40 s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23.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最大速度小于等于25 km/h,质检员小华对某款电动自行车进行测试,沿水平直路从A出发骑行至D结束,如图所示。测试情况如表格所示。
(1)测试过程中,小华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她是以________(填“自己”或“地面”)为参照物,此时她向________(填“东”或“西”)骑行。
(2)BC段,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是否符合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关于最大速度的要求。
(3)从A到D全程,电动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答案
一、1.A 2.C
3.C 点拨: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 s,即运动速度略大于10 m/s;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会超过10 s,即运动速度要小于10 m/s,不可能达到11.1 m/s;而2.5 m/s和3.3 m/s太慢,故7.0 m/s符合题意。
4.A 点拨:A图中汽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能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5.A 6.C 7.D 8.B 9.C
10.C 点拨:抓住“热风”解题。
11.A
12.B 点拨: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湿衣服变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雪人直接变小,是固态冰雪变为气态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二、13.运动;静止 14.运动;静止
15.响度;音调;频率 16.传播过程中;振动
17.热胀冷缩;-3;晶体 18.汽化;液化;凝华;内侧
三、19.(1)刻度尺 (2)较小 (3)0.5
点拨:(1)由测量速度的原理v=eq \f(s,t)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要用钟表测出时间,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题中有钟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2)使斜面的坡度小些,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可方便计时。(3)s1=0.9 m,s2=0.4 m,则s3=s1-s2=0.9 m-0.4 m=0.5 m,由图知t3=1 s,则小车在s3内的平均速度v3=eq \f(s3,t3)=eq \f(0.5 m,1 s)=0.5 m/s。
20.(1)快;高;频率 (2)大;大;振幅
(3)手没有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
21.(1)保持不变 (2)液化
(3)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四、22.解:(1)甲物体的运动速度v甲=eq \f(s甲,t甲)=eq \f(60 m,30 s)=2 m/s。
(2)乙物体的运动速度v乙=eq \f(s乙,t乙)=eq \f(60 m,30 s-15 s)=4 m/s,
两物体相遇后40 s两物体之间的距离s=v乙t-v甲t=4 m/s×40 s-2 m/s×40 s=80 m。
23.解:(1)自己;东
(2)在BC段电动自行车的速度vBC=eq \f(sBC,tBC)=eq \f(4.8 km,0.2 h)=24 km/h<25 km/h,符合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关于最大速度的要求。
(3)从A到D全程,总路程s=sAB+sBC+sCD=0.6 km+4.8 km+0.6 km=6 km。
总时间t=tAB+tBC+tCD=0.05 h+0.2 h+0.05 h=0.3 h。
从A到D全程,电动自行车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6 km,0.3 h)=20 km/h。
记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温度/ ℃
90
92
94
96
98
98
98
路段
AB
BC
CD
路程/km
0.6
4.8
0.6
用时/h
0.05
0.2
0.05
速度特点
逐步加速
匀速行驶
逐步减速
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