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803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803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803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第一课时)》选自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用两位数乘除》第三节第一课时。属于《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基本内容”中“数与运算”下“自然数乘除法”的“乘除法笔算”、“乘法估算”的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为:“结合实例学习笔算乘法,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学习乘法的估算,初步会用估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养成估算习惯”。
学生已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乘法口诀”,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了“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用一位数乘整十数、 整百数”、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在本单元中学习了“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掌握了“用一位数乘”的计算本领,能对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并对乘法计算中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
在本节课中,教材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渗透的估算的思想,呈现了多种分拆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从“将其中一个因数分拆成一位数和整十数相加”的算法上过渡到竖式计算,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是《用两位数乘除》的第三节,处于的中间位置,在整章中起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节“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本节又为第四节“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做铺垫。各节之间衔接紧密,有逻辑性。
《教参》中根据《课程标准》对《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课时安排建议为 4 课时。本课为第 1 课时。“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为本课提供知识基础。
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为: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估算;加、减、乘、除法的基本运算。
本课主要内容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具备了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能力。在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中,掌握了估算的方法,但估算的主动意识不强。对乘法计算中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能有效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但其中将一个因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再连乘的方法,学生比较陌生,在新授课中需要一定的引导、启发。
在心理学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阶段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算阶段,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且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推理、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但其思维还且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教学目标:
能运用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知识进行估算,初步学会用估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初步正确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实际问题。
通过自我尝试与交流活动,探索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不同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乘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分钟)
创设动物团体操的情境,导入课题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教师活动】
(多媒体播放动物团体操,小刺猬上场的情境)提问:小刺猬一共排了14行,每行12只,总共有多少只小刺猬参加比赛,如何列式?
【学生活动】
预设回答:14×12。
【教师活动】
揭示课题: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提问:谁能来估一估,参加团体操竞赛的小刺猬有多少只?你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活动】
(思考并估算小刺猬的数量)
预设回答:140、100、120。
设计意图:
创设小动物团体操比赛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先让学生进行估算,不仅将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又让学生对参加团体操的小刺猬数量有了大致的了解。不过估算可能不止一种算法,应该让学生有足够机会展示不同的算法。并且在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计算准确结果。
环节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教师活动】
提问:既然大家现在差不多知道小刺猬的大概数量是多少,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地计算小刺猬的数量呢?请大家尝试用横式计算一下。大家可以想想是否可以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算出答案。
【学生活动】:
思考并计算14×12
(预设回答):168(将14拆成14和10、将12拆成3×4、将12拆成10和2等)
分享自己的做法
【教师活动】
分析学生的算法,比如,将12拆成10和2,是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一种错误的算法,
14x12
=10x10+4x2
=100+8
=108
请学生分析错误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借助点子图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
借助点子图分析错误的地方
(预设回答):少了2×10和4×10
设计意图:
在估算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横式计算得出答案,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给予学生提示,提示学生可以思考是否能用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并且呈现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多种算法,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倾听和学习他人计算方法的意识。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算法,也是在进行几种算法的比较。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多提供学生自己思考探究、交流讨论、发表看法的机会,而非教师一味讲授知识。最后,教师呈现一种错误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学生分析错误做法的时候,不仅是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计算的方法,也是在提醒自己避免犯一样的错误。
环节三:巩固新知(5分钟)
【教师活动】:请学生完成下面两道横式的应用题:
1.同学们用千纸鹤布置教室开联欢晚会。每串21只,布置教室要用24串,一共需要折多少只纸鹤
2. 一辆客车可以乘坐37人,15辆这样的客车可以坐多少人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列式计算,教师下讲台查看学生相应的完成情况,最后与同学分析两位同学的做法,核对答案。
【学生活动】:完成题目,并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应用题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计算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且也是希望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算理。而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操练,不仅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两位同学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也是让同学参与感更高,在分析算法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环节四:总结回顾,收获反思(5 分钟)
【教师活动】
提问: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
预设回答: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横式计算。
【教师活动】
追问 1:该如何计算呢?
总结本节课内容。
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布置回家作业。
设计意图: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与架构。通过谈话法,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加深印象,并进行自我小结,有哪些收获与反思。
板书设计: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转化
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制定依据,教学目标,板书设计,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尝试交流,解决问题,再次尝试,揭示规律,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训练,创设情景,学习与探究,巩固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