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专项突破:议论文的写作要注重逻辑性(说课稿)
展开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专项突破议论文的写作要注重逻辑性(说课稿) 什么叫议论文,拿来这个问题问高中生,好像有点儿侮辱智商。但概念的清楚明白,并不等于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要想学好议论文的写作,不仅要概念清晰,了解文体的大概。必须随机应变的能力,写好作文才有保障。所谓的议论文就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事件进行分析评价,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和看法,以及主张的一种文体。 这样看来,议论文的核心毫无怀疑,就应该是说理。但是,在高中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的说理教学,却一直是欠缺的,或者说做的不够。先不谈审题,只说具体的写作环节,通常老师是这样教的:先要有论点,再找几个素材,和名人事例和名人名言,进行一番铺陈,算是分论点,然后得出结论,结尾回扣论点。这样教有毛病吗?没有毛病。站在教的立场上来看,先把握形式,然后填写内容,嗯嗯是教育规律,也是有效果的。但这样的教法,写出来的文章,却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最常见的,是把两个中间的段落对调位置,读起来依旧十分通顺。这有问题吗?当然有。试想一下我们的人体,如果左胳臂和右胳臂对调一下位置,是否可以呢?因为逻辑的缺乏,写作的层次上就存在不足,当然可以随意的可以换位置。我们的身体不能这样,好的议论文儿内部的段落,也不能随便调整。可以随意调整结构部位,只说明一件事——文章的内部是缺乏逻辑的。我们都知道,身体的左膀右臂不能互换,长城的砖石也不能移动,因为他们不单是有层次,更是有灵魂的。可我们的作文,那些或辞藻华美或看起来格式整齐的作文,那些可以互换段落的作文,往往被认可。从培养思维能力的角度来说,这是偷懒的,也是危险的。(这里面的原因很多,而且问题的解决绝对不是语文工作者个人所能完成的。不说也罢)相当一部分看起来中规中矩,甚至可以得到中等分数的文俩人章,就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的。透过还算可以的外部结构,仔细分析,会看到层次的不清楚,逻辑的缺失,和灵魂既文章主题的人云亦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要回到议论文写作的起点:引论,本论和结论。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步骤。大家可以关注到,这一教学套路所讲的仅仅是外部的结构和显性的环节,而对其中的关键,或者写作中最难处理的地方——为什么——是不自觉地回避的。这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育重视技术的思维带来的结果。重视外在的显性的环节,忽视隐蔽的内在的思考,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运用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的能力。议论文,无论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都需要用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而论证又是合逻辑推理,密不可分。想要有论据来证明论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必须依靠推理。所以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具体的写作中,也就等同于观点论证的思维能力。现在我们展开又说到两件事儿: 一是观点的形成过程; 二是观点的论证过程。二者都涉及到推理,这个推理的过程确实有差别的。观点形成过程的推理,是从已知的前提开始推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观点。有了自己的观点,或者被赋予了一个观点,在这一前提下展开的写作,这个观点就是论点。为了证明论点,我们要去寻找更多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看到没有?观点形成过程的推理和观点论证过程的推理,在思维的顺序上是相反的过程。在高考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材料,需要经过提炼来形成观点,是前者;已经形成观点,需要寻找材料来支撑来论证,是后者。好的作文,一定要让阅卷老师看到这两个过程:你既有从材料中提炼论点的能力,也有运用材料来论证论点的能力。文章的内部逻辑,虽然常常被忽略,却是无比重要的。最后我们用两个例子来略作提示。个人,集体,国家。这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思考,奋斗,成功。这是事物发展的过程。分论点涉及到这些元素的时候,一定要格外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