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广东专用) 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广东专用)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广东专用)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广东专用)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广东专用)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广东专用),共20页。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4 分)
    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古诗文句。(共10 分,答对一句得1 分,满分不超过10 分)
    (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 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贬谪之地偏远的诗句是: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小明在学习上存在懈怠、浮躁的现象,作为好友,你想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 , ”来劝说他。
    (4) ,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5)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 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xuàn yào ( ) 一下他的新衣服。
    (2) 这也真够huá jī( )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3) 我想那piāo miǎo( ) 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4) 女娲méi kāi yǎn xiào( ) 地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这个犯罪分子执迷不悟,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 一些小报为了发行量,不惜故意编造骇人听闻的新闻,结果自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 的脚。
    C. 《西游记》塑造了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大英雄形象。
    D. 小偷灵机一动,化装进入公寓楼偷东西。
    4.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在句首加上“给患者”)
    B.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把“,整整齐齐”删掉)
    C. 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去掉“能否”)
    D.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将“无论”改为“不管”)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4 分)
    盛唐诗坛群星灿烂。李白的诗饱含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中奇异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清新的语言,构成了他清新俊逸、恣意纵横的艺术风格,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形成了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是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典范。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 个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内容,以李白和杜甫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9 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曾参杀人
    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有删改)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 而出溉汲( )
    (2) 国人道之( )
    (3) 丁氏对曰( )
    (4) 有顷焉( )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今臣之贤不及曾子
    A.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 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 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8.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标2 处) (3 分)
    夫 以 曾 参 之 贤 与 母 之 信 也 而 三 人 疑 之 则 慈 母 不 能 信 也。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了这两则寓言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21·浙江湖州改编】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0 分)
    向前行的小龙虾
    [意大利] 贾尼·罗大里
    一只小龙虾想:“我家族里的人为什么全都向后退着走?我真想向前走,像青蛙一样。如果不成功,我就不要尾巴。”他开始在家乡小溪的鹅卵石之间偷偷地练习,头几天的练习把他给累坏了。他四处碰撞,虾壳撞肿了,脚也被自己踩疼了。不过,情况一点一点地好起来了,这就像你可以学会任何东西,只要你真的想学。等他信心十足时,他跑去对家人说:“你们看看我。”然后,他向前行走了一小段路。
    “儿子啊,”他母亲哭了起来,“你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回到你原来的那个样子吧, 像你哥哥们那样行走吧,他们都是非常爱你的。”
    他的哥哥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冷笑。他父亲严肃地站在那里,看了他一会儿,然后 说:“够了。如果你真的想跟我们待在一起,那你就必须像其他龙虾那样行走。如果你想自行其是,这条溪很大,你可以离开,永远不要再回来。”
    小龙虾爱自己的家人,但他觉得自己完全正确,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他拥抱了母亲, 对父亲和哥哥们说了再见,就出去闯世界了。当他从一群青蛙身边经过的时候,他们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围坐在睡莲叶上,闲言闲语地聊起来。
    “世界真是颠倒了,”一只青蛙说,“你看那只龙虾,如果可以的话,请告诉我,我错了。”
    “再没有什么尊重可言了。”另一只青蛙说。
    “啧啧,啧啧。”第三只青蛙说。但小龙虾用他自己的方式,继续向前行走。当他走到一个地方时,他听到一只很老的大龙虾叫他。大龙虾独自一人待在一块石头旁边,一副很伤心的样子。“早上好。”小龙虾说。
    老龙虾盯着他,看了很久,然后才说:“你认为你这是在做什么呢?我年轻时,也曾经想教龙虾向前走。这就是我所得到的:我终生孤独,其他龙虾宁愿咬断舌头,也不愿意跟我说话。现在你还来得及,请听我说,接受事实,像其他龙虾那样行走吧,总有一天, 你会感谢我给你的这个建议的。”小龙虾不知道怎样回答,就保持沉默。他内心想道:“我是对的。”
    小龙虾向老龙虾告别后,又继续他的旅程。
    他能走远吗?他能成功吗?他能纠正这个世界所有的错误吗?我们不知道,因为他仍然是按第一天的勇气和决心在往前走。我们只能是衷心祝福他:旅程愉快!
    (选自《课外阅读》,陈荣生译,有删改)
    【注释】贾尼·罗大里: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11.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概括小龙虾“向前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3 分)

    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12. 文中画线句子看似重复,但重复中有变化。请推断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我们只能是衷心祝福他:旅程愉快!”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内涵。(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20·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 分)
    春夜奇遇
    汤素兰
    为给父亲扫墓,小林医生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父亲老林是乡村医生, 在家里开了一间小小的“林氏诊所”。虽然现在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铜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小林每打开一道门、推开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父亲总是忙, 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房子,外间是药房,里间的门大多数时候还挂着锁,父亲也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有一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小林等父亲走远,便偷偷取出钥匙打开了里间的门。在昏暗中,小林看见一只长得像小鹿一样的动物,脑袋和一只眼睛包着棉纱、扎着绷带。小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到了惊吓,发出一声响亮的叫声,一头撞翻小林,逃走了。父亲去世几天后,小林终于再次将这间神秘的屋子打开,发现父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屋子里装了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这又让小林大吃了一惊。
    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这里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父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小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着一根拉铃的棕绳。棕绳一直拖到地上。小林不明白原因,他曾问过父亲:“拉铃不是得伸出手来吗?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以防万一,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
    小林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朝父亲的墓地走去,一边走,一边在想:今年父亲的坟上, 是不是又会有花环?来到父亲的墓地,小林果然又看见了——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一个用白梽木花和柳枝扎成的花环挂在父亲坟头的麻石墓碑上。父亲去世后,每一年清明节,小林都发现,总是有谁比他更早来给父亲扫墓。他一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但他很高兴看到父亲被人纪念。
    这一天,一场雨阻断了回城的路。小林只好在家里住了一晚上。半夜里,小林好像听到丁零零的门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小林迷迷糊糊地趿着拖鞋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眼睛里流着泪,长长的嘴翕动着,急急忙忙地说话。小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蜜宝有救了……”小林抬头看向屋后的大山,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山岭间有无数双眼睛正在静悄悄地、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自己能听懂穿山甲说话一点儿也不震惊。小林立即从自己车子的后备箱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 打开无影灯,在手术台上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一直紧张地搓着两只前爪,在手术台边上一边流泪,一边唠叨:“老獾爷爷还说,要是老林医生还在, 这孩子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麂的脑袋被猎枪打开花,还打瞎了一只眼睛,老林医生都将它救活了……”小林猛地一惊:“小时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麂呀!”穿山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都是它代表我们大家去给老林医生上坟。”小林医生恍然大悟。手术结束后, 他吩咐穿山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止伤口感染,一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我到时再来找你,行吗?”穿山甲妈妈问。小林医生本能地点了点头。
    吃完早餐,小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小林,你怕是要过年才回来吧?” 小林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小时……”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上的松林中,无数小鸟用婉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出屋前的坡道,转入山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锃亮的光。
    (选自《人民文学》2020 年第6 期,有删改)
    14.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穿山甲深夜来到“林氏诊所”求救,并得到救治,虽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前面做了铺垫,埋下了伏笔。请根据小说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4 分)
    铺垫或伏笔
    作用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示老林救治动物
    家在村头,最靠近大山,西门无人来往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动物求治创造了条件
    西厢里间有手术设备,小林是医生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春夜奇遇》用了童话中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 分)
    18. 【2021·安徽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你应该已经适应了初中生活,这是一片新的天地,在这里, 你将会拥有更多机会,面临更大挑战,获得更快成长。
    请写一篇作文,叙述你在学校里发生的一次或多次经历,分享你的多彩青春。
    要求: (1) 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2) 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 不少于500 字。



    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一夜依旧马不停蹄,躲离了这个地方。
    只走到天明,那长老在马上摇桩打盹。行者见了,叫道:“师父不济!出家人怎的这般辛苦?我老孙千夜不眠,也不晓得困倦。且下马来,莫教走路的人,看见笑你。权在山坡下藏风聚气处,歇歇再走。”
    不说他师徒在路暂住。且说那大仙,天明起来,吃了早斋,出在殿上,教拿鞭来:“今日却该打唐三藏了。”那小仙抡着鞭,望唐僧道:“打你哩。”那柳树也应道:“打么。” 乒乓打了三十。抡过鞭来,对八戒道:“打你哩。”那柳树也应道:“打么。”及打沙僧, 也应道:“打么。”及打到行者,那行者在路,偶然打个寒噤道:“不好了!”三藏问道: “怎么说?”行者道:“我将四颗柳树变作我师徒四众,我只说他昨日打了我两顿,今日想不打了;却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收了法罢。”那行者慌忙念咒收法。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 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大仙低下云头,叫声“孙行者!往那里走!还我人参树来!”八戒听见道: “罢了!对头又来了!”行者道:“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儿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唐僧闻言,战战兢兢,未曾答应,沙僧掣宝杖,八戒举钉钯,大圣使铁棒,一齐上前,把大仙围住在空中,乱打乱筑。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五回,有删改)
    1. 选文中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 (地名) (1 分) ,“大仙”是 _________。(1 分) 孙悟空为何将四棵柳树变成师徒四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选文中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却遇上了“尾巴不好收拾”的麻烦,他是怎样处理的? (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大仙道:“……曾闻他大闹天宫……”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至少写出两个) ,并指出大闹天宫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运用
    1. (1)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3)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4)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5)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2. (1) 炫耀
    (2) 滑稽
    (3) 缥缈
    (4) 眉开眼笑
    3. D 点拨: A. “不可救药”, 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符合语境, 使用正确。B.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符合语境, 使用正确。C. “神通广大”, 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 本领高强。符合语境, 使用正确。D. “灵机一动”, 形容灵敏机智, 一下子想出了办法。不能用来形容小偷, 使用错误。故选D。
    4. D 点拨: D.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无论”与“也” 不搭配, 应将“无论”改为“即使”。
    5. (1) 李白和杜甫是两位名垂诗史又风格迥异的杰出诗人。
    (2) 示例: 李白雄奇豪放, 描绘行路之难, 无愧“诗仙”; 杜甫悲壮沉郁, 诉说屋漏之苦, 堪称“诗圣”。
    二、阅读理解
    (一) 6. (1) 浇灌, 灌溉
    (2) 国都
    (3) 应答, 回答
    (4) 过了一会儿
    7. D 点拨: 例句中的“之”与D 项的“之”都是句子中的结构助词, 译为“的”。A. 无实义; B. 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 代词。
    8. 夫以曾参之贤 / 与母之信也 / 而三人疑之 / 则慈母不 能信也。
    9. (1) 国都中的人纷纷讲述这件事, 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2) 寻到的消息如此, 还不如不知道。
    10. 示例: 凡事总要调查研究, 才能弄清真相, 切不可轻信流言, 以讹传讹。
    乙文参考译文:
    甘茂说: “从前曾参在费地, 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 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 ‘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 ‘我的儿子不会杀人。’ (她) 仍然像原来一样织布。过了一会儿, 又有一个人跑来说: ‘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 又有一个人来说: ‘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害怕了, 扔掉织布梭子, 翻过墙逃跑了。凭借曾参的贤德, 以及(他) 母亲(对他) 的信任, 三个人怀疑他(杀人) , 那他的母亲都(对他产生了怀疑而) 不信任(他) 了。现在, 我赶不上曾参的贤德, 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 , 怀疑我的人也不止三个, 我担心大王也要为我扔掉织布梭子啊! ”秦王说: “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 , 请让我和你订立盟约吧! ”于是(秦王) 和甘茂在息壤订立了盟约。
    (二) 11. ①哭求
    ②命令, 威吓
    ③惊讶(嘲讽)
    12. 画线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但说话者的身份、语气不同。母亲说“像你哥哥们那样行走吧”, 带有恳求的语气, 是以情动人; 父亲要求“必须像其他龙虾那样行走”, 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是以势压人; 老龙虾则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诫, 语重心长。这意味着小龙虾的“向前行”, 是要离开家人、违抗权威、改变现实的, 反映了小龙虾受到的阻力和心理压力是多方面的、巨大的, 突出小龙虾“向前行” 的勇气和决心。意思相近的句子重复出现, 特别是“像……那样”这一句式的重复, 表明了阻力归根到底是来自传统的、固执的观念。
    13. 示例: 这句话中, “只能”表明作者也不确定小龙虾能否走远, 能否成功, 能否纠正所有的错误; “衷心祝福”包含的, 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小龙虾“向前行”的过程中, 阻力重重, 未来也不确定。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 错误也是成长和进步的工具, 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才是最可怕的。作者关心的, 是人们把自己的生存现状看作理所当然, 还是学会思考是否有其他可替代的选择? 作为儿童文学作品, 作者想要通过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孩子们带去自由, 进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三) 14. ①首尾呼应, 使小说结构完整。
    ②开头写“‘林氏诊所’的铜牌”, 引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也暗示着诊所传统的中断。
    ③结尾写“‘林氏诊所’的铜牌”, 凸显了小说主题, 也预示着小林将继承诊所传统。(从“首尾对比” 的角度将②③条综合作答亦可)
    点拨: 本题考查首尾呼应的作用。解答此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结构上, 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 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使小说结构完整。内容上, 小林医生回乡为父亲扫墓, 引出了发生在此地的故事: 老林医生过世七八年了, “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 铜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 有点暗淡了”暗示“林氏诊所”已经七八年没有接待过病人了。小林救治完小穿山甲, 在回去时对表婶说以后可能每周末都会回来。“从汽车后视镜里, 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 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 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锃亮的光”则表明小林以后会回到“林氏诊所”, 跟老林医生一样, 救治这里的动物们。
    15. ①逃走的动物包着棉纱、扎着绷带
    ②方便动物来去
    ③后院西墙开小门, 装门铃, 拉铃的绳子拖到地上
    ④为穿山甲得到救治提供了医疗保障
    16. ①用排比句式, 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节奏感, 充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②用拟人手法, 赋予动物人的特性,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里的动物们以后又能得到救治的欢愉心情。
    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答题模式一般为“修辞+ 内容+ 情感”。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再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内容和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这句话中“山下的溪涧里”“山脚的水田里”“山坡上的松林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起到增强语言气势和节奏感的作用, 表现了这里到处都呈现出春天的生机; “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无数小鸟用婉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赋予“鸭鹅”“小鸟”人的特性,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里的动物们以后又能得到救治的欢愉心情。
    17. ①亦真亦幻, 增加了阅读趣味, 使读者深入地了解动物。②可以拉近主人公与动物的关系,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文中人与动物同为地球的主人, 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点拨: 本题考查拟人化写法的好处。拟人的写法赋予事物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 使物人格化, 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阅读文章, 可以看出本文采用拟人化写作手法, 小林能与穿山甲对话, 使得文章亦真亦幻, 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通过小林与动物对话的方式, 让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世界。其次, 小说把动物拟人化, 通过小林与穿山甲的对话, 可以拉近小林与穿山甲的关系, 引出下文小林救治小穿山甲的情节。再次, 赋予动物人的特性, 说明动物像人一样也是地球的主人, 人类应与动物和谐相处, 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文明, 使地球成为人与动物共同的家园。
    三、写作
    18. 思路点拨:
    作文要求写你在学校里经历的事情, 分享你的多彩青春。初中生活是多彩的, 课堂上有故事, 下课后也有故事; 有些故事发生在集体活动之中, 有些故事发生在一两个人之间。一次激烈的竞争, 让你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 一次热闹的聚会, 让你感受到了同学间的真挚友谊; 一次深切的谈话, 让你理解了老师拳拳的关爱之心……根据需要, 从校园生活中选取一两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素材, 描述初中的新生活, 表达积极健康的主题。体裁上, 较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
    例文:
    初中初体验
    挥手告别了假期, 远离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 走过了小学多彩的六年, 我到达了人生中一个新的彼岸——初中。新的生活带给我许多不同的“初中初体验”。
    花儿在烈日下绽放
    “汗流浃背”“挥汗如雨” ……军训时, 这些词用于阳光下训练的我们身上真是恰如其分。忘不了大家站军姿时如小树般挺拔的身影, 忘不了响彻操场的一声声振奋人心的口号, 忘不了宿舍中叠得整整齐齐的方块被子, 更忘不了汇报演出中一张张严肃而认真的小脸。初中初体验, 我学会了忍受, 学会了坚强, 我们痛并快乐着, 正如一枝枝含苞待放的花朵, 在烈日下经受阳光的洗礼, 尽情绽放!
    风雨中无畏地向前
    结束军训一周的艰苦生活, 我们真正迎来了紧张而繁忙的初中学习。宿舍、教室、食堂, 三点一线, 我的生活正徐徐展开。书多得连飞蛾都进不去的桌洞, 着实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课程的繁重。教室墙上“风雨无畏, 青春无悔”八个大字激励我们奋勇拼搏, 老师的谆谆教导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自习课上, 传入耳际的只有奋笔疾书的声音; 下课后, 同学们讨论问题的声音不绝于耳。初入初中, 面对突然增加的学习压力, 我看到大家没有自怨自艾, 而是以最积极的态度面对。初中初体验, 我体验到紧张的氛围, 更感受到一份执着与拼搏。
    微笑着, 唱生活的歌谣
    清晨, 努力睁开不听话的眼皮, 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跑操时, 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是我们蓬勃朝气的完美体现。为了节省时间, 下课后同学们以“飞一般的速度”奔向食堂, 这已成为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宿舍里, 时不时传出的笑声装点了我们的生活。远离父母, 对亲人的思念让我们学会自立, 懂得感恩。初中初体验, 我体验到, 最美的不仅是我们的笑容, 更是笑容背后那颗乐观向上的心。
    时光一去不复返, 我要打起精神, 迎接“战火纷飞” 的三年, 奏响人生的动人乐章……
    点评: 文章立意新颖, 不落俗套, 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和深入揣摩, 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从军训、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详细描述了自己进入初中后的生活, 结尾点题, 并绘制璀璨蓝图。全文充满了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 读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附加题
    1. 五庄观 镇元大仙(镇元子) 孙悟空用了金蝉脱壳之 计, 用柳树变成唐僧师徒四人, 让那些道童认为唐僧师徒还在观中, 方便他们逃脱。
    2. 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 竖在土地庙后面。
    3. 情节示例:
    ①得知“弼马温”就是个养马的官, 打出南天门去了;
    ②偷吃蟠桃;
    ③定住七衣仙女;
    ④哄骗赤脚大仙;
    ⑤偷吃仙宫玉液琼浆;
    ⑥吃光太上老君金丹。
    性格: ①不惧权贵;
    ②叛逆反抗;
    ③桀骜不驯;
    ④勇敢无畏。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