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11页。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4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想象是人类与生具来的一种能力。借助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感受更广阔的世界。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常运用想象,引人xiá思,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看世界。比如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dàn离奇的《皇帝的新装》,着实奈人寻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滑稽( ) 着实( )xiá( )思 荒dàn(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走过极不平凡的2021年,那些为梦想拼搏、为热爱奋斗的身影,总让我们眼眶湿润,心潮澎湃。梦想,从来无关年龄、起点和职业。没有____的英雄,只有____的凡人。为梦想奋斗过,为热爱拼搏过,你们就是“了不起”的人!A.神通广大 精益求精 B.神通广大 笃志前行C.从天而降 笃志前行 D.从天而降 精益求精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是否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将“任务”改为“目标”)B.心要热,头要冷,只要拿出愚公移山的勇气,咬定目标,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将“只要”改为“只有”)C.发生火灾绝对不能乘电梯的原因,因为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发生后随时会断电而将人困在电梯内。(将“的原因”删去)D.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参加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他也表示,退役后会做一名教练,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年轻的中国选手,让他们避免少走弯路。(删去“避免”)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②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③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④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A.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①③⑤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①⑤5.名句默写。(8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3)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写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交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诫子书》中,常被人当作座右铭激励自己志存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 (4分)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1)《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去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上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2分) (2)下面故事情节均出自《西游记》,其中与孙悟空无关的一项是( )(2分)A.四圣试禅心 B.打破玻璃盏C.偷吃人参果 D.三调芭蕉扇二、阅读探究(26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7.甲诗中的“行军、战场”和乙诗中的“________”突出了两首诗歌描写的内容——军旅生活。甲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和乙诗中的诗句“一夜征人尽望乡”都蕴含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8.请你从以上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简要说明诗人借助了哪一事物,又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1分)【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选自《列子》)【乙】景公瞢见彗星。明日,召晏子而问焉:“寡人闻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国。夜者,寡人瞢见彗星,吾欲召占瞢者使占之。”晏子对曰:“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谏,兴事无已,赋敛无厌,使民如将不胜,万民怼怨,茀星又将见瞢,奚独彗星乎!”(选自《晏子春秋》)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身亡所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事无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召晏子而问焉”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学而不思则罔 B.切问而近思C.曲肱而枕之 D.有闻而传之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茀星又将见瞢,奚独彗星乎! 12.请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分析他们是怎样劝说的。(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1分)施舍的树①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有时,他们还在一块玩捉迷藏。要是他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②树感到很幸福。③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④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钱吗?”“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⑤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⑥树感到很幸福。⑦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悲伤了。⑧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来啊,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吧。”“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屋子取暖。你能给我一间屋子吗?”“我没有屋子,”树说,“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子,这样你会满意的。”⑨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子。树心里很高兴。⑩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你给我条船好吗?”“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了。”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更难过。又过了好久,男孩重新回到了树下。树轻轻地说:“我很抱歉,孩子,我现在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也不能给你了。”她说:“我没有果子了。”他说:“我的牙咬不动果子了。”她说:“我没有树枝了,你没法荡秋千。”他说:“我老了,荡不动秋千了。”她说:“我的树干也没了,你不能爬树。”他说:“我太累了,不想爬树。”树低语说:“我很抱歉。我很想再给你一些东西,但什么也没剩下。我只是个老树墩,我真抱歉。”男孩说:“现在我什么也不要了,只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一会儿,歇一会儿,我太累了。”树说:“好吧。”说着,她尽力直起她的最后一截身体,“好吧,一个老树墩正好能坐下歇歇脚,来吧,孩子,坐下,坐下休息吧。”于是,男孩坐在树墩上。(陈丹燕译,有删改)13.童话故事想象丰富,引人入胜。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 14.文章中第②段和第⑥段都写了“树感到很幸福”,你认为树感到“幸福”的原因相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2分) 15.童话是想象的艺术,请你发挥想象,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不超过80字)。(2分) 16.童话大师安徒生说过:“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最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作文(50分)17.按要求作文。2072年的某一天,你因身体不适躺在床上睡着了。可是再次睁开眼睛,你发现自己虽然躺在床上,日历上却分明写着2022年11月……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发挥你的想象,以《重来》为题写一个故事。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
答案一、1. (1)jī zhuó 遐 诞 (2)具 俱 奈 耐2. C3. A 点拨: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4. B 点拨:④句提出了问题,是首句。②句给出了答案,应紧随其后。①句中的“有了知识和智慧”承接②句中的“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因此①句应该是第三句。“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就可以“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因此③句应该是第四句。⑤句是总结句,应该位于结尾。因此,排序应该是④②①③⑤。5. (1)落花时节又逢君(2)便引诗情到碧霄(3)何当共剪西窗烛(4)山入潼关不解平(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6)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6. (1)示例一: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示例二:假象终究是会被人揭穿的。(2)B 点拨:沙僧失手打碎玻璃盏。二、(一)7. 征人 遥怜故园菊8. 示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故园菊。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酒,而诗人这天却在行军途中,借对故乡菊花孤独绽放、无人欣赏怜惜,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二)9. (1)无,没有。(2)同“释”,解除、消除。(3)停止。10. D 点拨:“召晏子而问焉”的“而”表顺承。A项中的“而”表转折;B项中的“而”表并列;C项中的“而”表修饰;D项中的“而”表顺承。故选D。11. 茀星也快出现在梦里了,哪里只是彗星呢!12. 【甲】文中的“晓之者”是通过解释说理的方法,让杞人打消了顾虑。【乙】文中的晏子则通过批评警告的方式,提醒景公真正会亡国的原因。(三) 13. ①幸福 ②男孩砍下树枝做屋子 ③欣慰又难过 ④男孩坐在树墩上休息14. 不同。第②段的“幸福”是树与男孩一起玩耍,共享快乐时光,所以树感到很幸福;第⑥段的“幸福”是因为男孩向树要钱,树用自己的果实满足了男孩的物质需求,树为自己能满足男孩,让男孩高兴而感到“幸福”。15. 示例一:苍老的树墩艰难地喘息着,笨重的身体不时颤抖着。男孩懊恼地说:“你就不能消停一会儿,让我好好休息吗?”“对不起,对不起……我……”话音未落,老树墩轰然倒下。示例二:后来,男孩颤悠悠地站了起来,像是感觉到老树墩的力不从心。他用满是老茧的双手轻轻抚摸着老树墩,泪眼婆娑,此刻的他追悔莫及,早知树也会老去,当初就该好好珍惜,好好爱护它!16. 示例:文中的男孩一次又一次地向树索取,果实、树枝、树干,连最后仅剩的树墩也要为他所用;树面对男孩的索取,不仅不恼,反而积极配合,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子女对父母无休止的索求和父母隐藏在“无私奉献”背后的对儿女的过度溺爱和纵容。这告诉我们:纵容、溺爱会造成自私索取,为人父母要把握好“爱”的尺度,为人子女要懂得体谅父母。三、17. 思路点拨:第一,审题:本题要结合材料内容,展开想象,以《重来》为题写一个故事,写作前一定要仔细审题,领会材料内容和写作要求。材料设置的情景为2072年的某一天,一觉过后,发觉时光回到了50年前的2022年,以《重来》为题展开想象,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既然是人生重来,想象所发生的事情就可以是对过往人生留下的遗憾的弥补,选材较宽泛。第二,立意:可以通过写重新来过后,自己如何努力学习的故事,表达趁青春大好年华,立志成就无悔的人生的主题;可以通过写重新来过后,自己勤学苦练某一项特长的故事,表达学得的一技之长会让自己在社会立足,不让人生留下遗憾的主题;可以通过写重新来过后,自己做善事的故事,表达“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获得快乐的主题;可以写重新来过后,自己孝顺父母的故事,表达人应当“孝亲敬老”的主题。第三,选材:可以从学习方面选材,写自己刻苦学习的故事,写白天自己在学校课堂上认真听讲,与老师积极互动的情景,体现一个人要从小立志,学有所成,报效国家,让生命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可以从生活中选材,写自己去公园帮助清洁工清理垃圾的故事,体现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充实感;写自己精心策划了给妈妈过生日的故事,重点写给妈妈过生日的过程,体现孝心无价,要懂得感恩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选材,都要突出人生重新来过时,要懂得珍惜生命,让人生有意义有价值,莫要留下遗憾的主题。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