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
|
|
|
|
一 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计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新风向·渗透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咫尺天涯”中的“咫”是古代长度单位.《说文解字》中有: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你认为“咫”大约有多长 ( )
A.2 cm B.20 cm C.2 m D.20 m
2.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
A.该木块的长度为2.00 cm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该木块的长度为2.0 cm
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误差是由测量时的粗心大意造成的
C.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定可以减小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4.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典礼上,我国空军加受油机梯队表演“轰油6”空中加油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歼击机都是静止的
D.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小张、小王和小李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24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 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匀速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48 km.则速度最大的是 ( )
A.小张 B.小王 C.小李 D.一样大
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正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7.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他们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甲、乙两人运动的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
8.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在同一高度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如图所示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某舷窗所看到的C919,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通过该舷窗看到的情景可能是 ( )
A B C D
9.对于如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观察(a)、(b)两图,甲和丙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B.观察(a)、(b)两图,乙和丁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C.(b)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
D.若丙、丁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则t2时刻,丙的路程小于丁的路程
二 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计28分)
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可以写成直径小于或等于 nm的颗粒物;上体育课时你跑完100 m所需的时间约为16 .
1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以 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若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山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12.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5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75.2 cm、75.2 cm、75.1 cm、77.2 cm、75.3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cm.
13.某汽车行驶时速度表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的车速为 km/h;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 km,所用的时间为 h.
14.如图所示为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为50 min,步长是0.6 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m/s;小明在步行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5.一个小球沿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 s,平均速度为 m/s;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
16.某同学在100 m跑道上先以5 m/s的速度跑了52 m,又以6 m/s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则他跑完全程所需的时间是 s,平均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 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1分)
17.(4分)测量工具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1)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放置的位置完全正确,它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甲
(2)如图乙所示,该秒表的读数是 min s.
乙
18.(6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②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
③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圈的总宽度L2;
④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⑤用细铜丝的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出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2)以上步骤中有一个错误,该步骤应该更正为 .
(3)某同学共测3次,每次都将细铜丝重新排绕,并用刻度尺上的不同刻度测量细铜丝圈的总宽度,结果3次测量的细铜丝的直径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铜丝本身的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了位置
C.刻度尺本身的刻度不均匀
D.细铜丝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有差异
E.数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时,少数了一圈
19.(5分)小明同学做“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实验,他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A或B中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有两种方法,可将两个纸锥由图乙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同时释放,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时间,然后通过相同时间内 进行比较.
(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的时间较难测出,我们可采用增加下落的高度或换用锥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的方法改进实验.
丙
(3)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他拍下的照片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过程中做的是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从E到F的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20.[教材素材变式](6分)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在长约0.5 m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水,管内留有一小气泡,他们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用橡皮筋在管上标出等距离(10 cm)的记号.
(1)小明把玻璃管倒过来,用左手拿着并尽量保持竖直,看到气泡在上升,这是以 为参照物作出判断的.
(2)如图甲所示,当气泡开始运动后,小明迅速用右手拿起秒表开始测量气泡经过每个橡皮筋的时间,并把路程和时间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如下表所示.0~6 s,气泡的平均速度是 m/s.请在图乙所示坐标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像.
路程s/cm | 0 | 10 | 20 | 30 | 40 |
时间t/s | 0 | 2.3 | 4.2 | 6 | 7.8 |
(3)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不规范,请你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4)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雪认为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也有要改进的地方,你认为应如何改进实验器材? .(写出一条即可)
四 综合题(共2小题,计14分)
21.(6分)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设计和生产的“歼-10B”战斗机,因为装配了国产大推力矢量发动机(一种喷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转以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的发动机),所以“歼-10B”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假设在某次执行任务时,“歼-10B”要由北部战区的A机场飞至南部战区的B机场,已知两机场间的距离为1 224 km,1马赫=340 m/s.
(1)若“歼-10B”以0.8马赫的平均速度(水平方向)正常飞行,则其在两机场间飞行的时间为多少?
(2)若“歼-10B”将平均速度提升至1.2马赫(水平方向),则其在两机场间飞行的时间比正常飞行的时间减少了多少?
22.(8分)如图甲所示是某次列车从太原南到西安北的列车时刻表.
甲 乙
(1)秦天要乘坐该次列车从太原南到西安北,他早上7点10分驾车到达某路口的时候看到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请问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他能不能赶上这次列车?(已知检票口提前5 min关闭)
(2)该次列车从太原南站出发,到达平遥古城站时行驶的路程约为90.6 km,到达大荔站时行驶的路程约为460.3 km,从平遥古城站到大荔站,该次列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结果取整数)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B 由“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可知“咫”大约为中年人手掌的长度,即约为20 cm,故B正确.
2.A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故B错;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故D错;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中测量方法正确,且已估读,C中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A对,C错.
3.C 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误差不是错误,故A、B错误;科技的进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C正确.
4.D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加油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歼击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歼击机与地面之间都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歼击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
5.C 小张的速度v小张=24 km/h,小王的速度v小王=5 m/s=5×3.6 km/h=18 km/h,小李的速度v小李===28.8 km/h.比较可知,小李的速度最大.故选C.
6.C 匀速直线运动是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正在进站的火车、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的速度都是越来越小的,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不沿直线运动,所以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7.B 由题图可知,乙同学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路程远,因此,乙同学的速度大于甲同学的速度.A图中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A错;B图中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B对;C图中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错;D图中甲、乙都做加速运动,D错.
8.D 伴飞飞机与C919在同一高度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C919相对于伴飞飞机向后运动,故D符合题意.
9.C (a)图是s-t图像,描述的是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图是v-t图像,描述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观察两图可知,甲是静止的,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丁做的是加速运动,故A、B中说法错误;(b)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故C中说法正确;0~t2内,丁的速度始终小于丙的速度,故根据s=vt可得t2时刻,丙的路程大于丁的路程,D中说法错误.
10.2.5×103 s
【解析】1 μm=10-6 m,1 nm=10-9 m,即1 μm=103 nm,因此,2.5 μm=2.5×103 nm;一般来说,中学生跑100 m所需的时间约16 s.
11.船 静止
12.75.2
【解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但是在求平均值之前,应该先去除错误数据.分析5次测量结果可知,77.2 cm 是一个错误数据,应该先去除.然后对剩余四个数据求平均值,求得其平均值为75.2 cm.
13.72 5
【解析】由题图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v=72 km/h;汽车以此速度行驶360 km所用的时间t===5 h.
14.1.2 运动
【解析】由题意和题图可知,小明行走的路程s=6 000×0.6 m=3 600 m,时间t=50 min=3 000 s,则他步行的速度v===1.2 m/s; 小明在步行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运动的.
15.0.3 1 大
【解析】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t=3×0.1 s=0.3 s,s=30.0 cm=0.3 m,平均速度v===1 m/s.由题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故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16.18.4 5.4
【解析】该同学以5 m/s的速度跑52 m所用的时间t1===10.4 s,以6 m/s的速度跑48 m所用的时间t2===8 s,则该同学跑100 m所用的时间t=t1+t2=10.4 s+8 s=18.4 s,平均速度v==≈5.4 m/s.
17.(每空1分)(1)A 2.21(2.20、2.22均可) (2)3 37.5
【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B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被测物体的长度为2.21 cm.(2)由题图乙可知,小表盘的指针指在“3”后接近“4”的位置,大表盘的指针指在“37”和“8”正中间处,所以秒表的读数为3 min 37.5 s.
18.(每空2分)(1)① (2)用细铜丝圈的总宽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出细铜丝的直径d (3)ACD
【解析】(1)题干所述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①,测量细铜丝的长度对测量直径没有意义.(2)步骤⑤是错误的,应该改为“用细铜丝圈的总宽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出细铜丝的直径d”.(3)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据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造成的,故选ACD.
19.(每空1分)(1)A 下落的距离 (2)大 (3)变速直线 0.4
【解析】(2)纸锥下落较快时,时间较难测量,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或换用锥角较大的纸锥均可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测量时间.(3)根据题图丙可知,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同的,所以纸锥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从E到F的过程中,纸锥运动的路程s=80.0 cm-60.0 cm=20.0 cm=0.2 m,所以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在EF阶段的平均速度为v===0.4 m/s.
20.(除标注外,每空1分)(1)橡皮筋(合理即可) (2)0.05 如图所示.(2分) (3)观察到气泡开始运动后才计时 (4)选用较长的玻璃管,并增加相邻两个橡皮筋间的距离(合理即可)
【解析】(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0~6 s内气泡通过的路程 s=30 cm=0.3 m,时间t=6 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v=0.05 m/s;(3)小明观察到气泡开始运动后才计时,此时气泡已经移动了一段距离,故该做法是不规范的.
21.(1)战斗机飞行的速度v=0.8马赫=0.8×340 m/s=272 m/s=272×3.6 km/h=979.2 km/h (1分)
战斗机在两机场间飞行的时间t===1.25 h (1分)
(2)v'=1.2马赫=1.2×340 m/s=408 m/s=408×3.6 km/h=1 468.8 km/h (1分)
提升速度后战斗机在两机场间飞行的时间t'==≈0.83 h (2分)
则Δt=t-t'=1.25 h-0.83 h=0.42 h (1分)
22.(1)从该处驾车到太原南站最少使用的时间
t===0.5 h=30 min (2分)
所以他到达太原南站的最早时间为7:40
由题图甲可知,该次列车8:00从太原南站出发,所以秦天在7:55前赶到检票口即可, (1分)
即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他能赶上这次列车. (1分)
(2)从平遥古城站到大荔站,列车通过的路程
s1=460.3 km-90.6 km=369.7 km (1分)
所用时间t1=2 h 24 min=2.4 h (1分)
平均速度 v1==≈154 km/h (2分)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