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地理二轮专题课件PPT整册
- 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3.1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3.2世界地理分区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4.1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4.2中国地理分区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5旅游地理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3.3世界主要国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3.3世界主要国家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5-,-6-,-7-,-8-,-9-,-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日本1.位置和范围
东临太平洋,西北靠日本海。由A 北海道 、B 本州 、C 四国 、D 九州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3.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三、俄罗斯1.位置和范围东临太平洋,西至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纬度较高;范围包括欧洲东部和北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四、澳大利亚1.位置和范围:南回归线横穿中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主要由澳大利亚大陆、A 塔斯马尼亚 岛及周围一些小岛组成,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
五、美国1.位置和范围跨寒、温、热三带,东临 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 墨西哥湾 。本土有48个州、1个特区,海外有夏威夷州(热带)、阿拉斯加州(寒带)两个州。
六、巴西1.位置和范围绝大部分位于0°~20°S,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广的国家。
日本1.日本的气候(1)日本属于季风气候。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四周被海洋所包围,因此气候深受海洋影响,具有海洋性特征。(2)夏季,日本受来自太平洋的偏南风的影响,面向太平洋一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北侧则位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冬季,来自亚洲高压的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时,受海洋影响,变得比较湿润,当其在日本海沿岸登陆后,受地形的抬升,往往会形成暴雪天气。
2.深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经济
典题示例读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③C.①③D.不能确定(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洋流C.海陆位置、洋流D.太阳辐射、洋流
思路分析第(1)题,根据图例,①~③为冬季降水量。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日本海沿岸一侧多降水。①~③由沿海至内陆→降水依次减少。第(2)题,日本属于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四周环海,各地距海洋近→季风气候具有 海洋性 特征→降水分配相对均匀。从图示降水量来看,太平洋沿岸降水多于日本海沿岸。 第(3)题,思维过程: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日本为背景,主要考查日本气候特征及影响气候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日本季风气候特征及形成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气候统计图的判读能力。答案 (1)B (2)C (3)C
【对点训练】(2018河南新乡三模)下图示意1949—1959年日本(北海道除外)各个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图中各月崩塌百分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地质 C.降水D.气温(2)8月崩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的原因是 ( )A.受寒潮的影响B.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C.受台风的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印度1.印度的气候特征(1)印度降水时空分布特征①时间分布特征:主要集中于6—9月;②空间分布特征:半岛西部沿海形成多雨区。其他地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地形原因所引起。半岛西部为西高止山,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多雨区。德干高原和恒河平原地形平坦,抬升作用不明显,至东北山区,受地形抬升,降水逐渐增多。(2)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特征:全年高温。最高温不是出现在7月,而是出现在5月。主要原因是南亚10至次年5月为旱季。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而此时多晴朗天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7月多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气温反而低于5月。
2.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特点
典题示例〔2016浙江卷,36(1)(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命题立意 本题以南亚及我国部分区域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差异及河流水文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地图信息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 (1)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对点训练】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2)假如丙地有一盐场,其产量最多的时期是(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至次年2月
俄罗斯1.纬度位置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中俄经济合作(能源合作)
典题示例〔2018全国Ⅰ卷,36(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思路分析信息获取与分析
命题立意 本题以中俄经济合作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差异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区域合作的分析方法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 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对点训练】(2018湖南岳阳第一中学一模)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B.流速快,含沙量大C.有凌汛、春汛和夏汛D.流量大,航运发达(2)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 )A.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B.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C.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D.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征及成因1.半环状特点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沙漠带。
2.形成原因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②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属地中海气候。③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成为干季。④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⑤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干燥少雨。
典题示例(2018全国Ⅲ卷,9~11)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思路分析第(1)题,图文信息获取与分析
第(2)题,思维过程该地降水稀少→不可能为收集雨水之用地下住宅位于矿井里→通天井深度大,不可能作通信用通天井深度大,为垂直竖井→阳光直射时可进入室内,从纬度位置看该地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下住宅没有窗户,空气流通性差→垂直竖井利于室内污浊空气排出,新鲜空气从洞口进入第(3)题,分析过程:地下住宅室温受外界影响小,气温变化较小,并不是不变。由于受外界气温影响小,因此冬暖夏凉,类似于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包建于地面,不是地下。
命题立意 本题以澳大利亚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澳大利亚气候特征以及住宅建筑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掌握情况,并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居住建筑。答案 (1)B (2)D (3)B
【对点训练】(2018四川乐山调研)澳大利亚的金伯利高原,总面积约31万平方千米。大部地区夏雨冬旱,每年湿润西北风为高原中的奥德河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使该地成为农业试验区。高原西部和西北部濒临海洋,南部邻大沙沙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金伯利高原应位于图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形成金伯利高原奥德河地区湿润西北风的主要成因是( )A.冷暖气团的相遇B.热带气旋的移动C.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下列气候类型图中,最能体现金伯利高原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美国美国的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中部平原通道作用①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寒冷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墨西哥湾,气温骤降,形成暴风雪和寒潮天气。②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北冰洋沿岸,使本地区普遍暖热。③由于中部地形平坦,南北贯通,利于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相遇抬升,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极易形成龙卷风。在春季尤甚。
(2)西部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①西部山脉阻挡西风伸入,迎风坡多地形雨,山间高原、盆地地处背风坡,形成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②受西部山脉的阻挡,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沿海呈狭长的带状分布。③受西部山脉阻挡,冬季太平洋沿岸一侧不易受来自北冰洋冷空气影响,同纬度地区气温高于大西洋沿岸地区。(3)东部高原、山地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①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②东部山地的西北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常形成大雪天气。
典题示例下图是沿36°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3)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某月气温曲线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气温特征、区域地理特征,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对区域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性较强。答案 (1)D (2)A (3)B
【对点训练】(2018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月考)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北美北部气温年较差(单位: ℃)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导致图示太平洋沿岸气温年较差小于大西洋沿岸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
(2)由图中数据可推测,大陆( )A.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B.东岸河流的结冰期小于内陆C.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D.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巴西巴西的农业(1)巴西农业生产特点巴西是农牧业大国,农牧业是巴西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甘蔗、玉米、稻米、咖啡、籽棉、柑橘、香蕉等。(2)农业发展优势:国土面积广大,耕地资源丰富,尤其是高产良田数量多;由于其纬度较低,气候上优势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多样,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3)农业发展①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很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巴西可耕地总面积为2.8亿公顷。但其开发利用只占到国土面积的6%。二是产量低。巴西水热资源丰富,但限于农业技术水平,农业单产水平较低。②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尚需进口。③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在经济发达的南部、东南部地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资本投入。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是巴西的欠发达地区。
典题示例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地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2)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3)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
思路分析第(1)题,柑橘果酱的生产是以柑橘为原料,柑橘容易腐烂变质,不易储存,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因此应靠近原料地,A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统治地位,说明其产品主要供出口。S州位于东南沿海,拥有大型港口,因此便于产品运输,D项正确。接近原料产地是柑橘果酱集中于S州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A项错误。该产品主要供出口,因此不靠近消费市场,B项错误;巴西东南部是巴西经济最发达地区,因此相比巴西其他地区而言,劳动力价格并不廉价,C项错误。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可知,80年代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输环节,C项正确。巴西是世界重要的柑橘生产大国,原料供应充足,A项错误。巴西是传统柑橘果酱生产国,其果酱在国际市场占统治地位,说明其加工环节比较先进,产品质量较好,销售不成问题,B、D两项错误。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巴西柑橘果酱生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答案 (1)A (2)D (3)C
【对点训练】(2018山东济南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自主创新技术,特别适合远距离输电,具有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经济高效等优势。2017年12月,中巴联合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工程投运。该工程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该线路横跨四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到2 000多千米,将成为巴西电力输送的大动脉。下图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示意图。
(1)根据中巴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供需现状,说明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的理由。(2)与伊泰普水电站相比,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推测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答案 (1)我国能源生产地和消费地距离远,西电东送等长距离输电项目催生了特高压输电技术,使其成为中国的重大自主创新技术,世界领先;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国内市场增长速度缓慢,产能过剩,迫切需要走向国际市场;巴西地域辽阔,输电规模及互联电网跨度大,巴西电力市场的巨大潜力。(2)美丽山水电站的供水河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入库水量的季节变化小;美丽山水电站所在区域的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入库泥沙较少。(3)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沿途穿越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易晒伤、中暑等;沿途经过平原、高原,再到平原地形区,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工程建设;河流水量大,河道宽,不利于工程建设;易受蚊虫、毒虫叮咬、疫病、瘴气、野生动物侵袭等威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世界地理第34讲世界主要国家课件湘教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考点呈现,2人文地理特征,考题点睛,2成因,第2题,第3题,第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37讲 世界主要国家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北海道,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濑户内海,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7讲 世界主要国家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北海道,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濑户内海,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