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精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精品精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 生物圈与植被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2021年3月拍摄于湖南省长沙市某道路的景观照片,路边的树为数年前同时种植,但树种不同。拍摄当日,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仅存枯枝败叶,毫无生机,道路外侧的树木枝繁叶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主要为(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针叶林2.图示枯枝败叶树木的特征是( )A.多革质叶片 B.群落结构复杂 C.有宽阔的叶片 D.具有茎花现象 读我国某区域1月0℃等温线走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0℃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河流 B.河流、地形 C.地形、纬度 D.植被、土壤4.M、N两河及其流域相比( )①M河的结冰期较长②N河的含沙量较大③M河流域冬季降水丰富,N河流域夏季降水丰富④M河流域常绿阔叶林广布,N河流域冬季草木枯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回答下列各题。5.该山脉南坡为( )A.背风坡、向阳坡 B.迎风坡、背阴坡C.迎风坡、向阳坡 D.背风坡、背阴坡6.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A.耐干热 B.喜温凉 C.耐低温 D.喜湿热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8.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C.沼泽植被 D.热带草原 丹霞地貌由红色的砂砾岩层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广西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景区(下图)是广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园区内报多地貌景观只露出“腰身”,具有“雄、奇、险、幽、秀、奥”等特征。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固结成岩→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10.广西资源县丹霞地区山麓底部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高山植被11.下列关于园区内很多地貌景观只露出“腰身”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山顶平缓光照强,土壤保水性差 B.“腰身”热量条件不足,植物易遭破坏死亡C.山麓土壤肥沃,水分充足 D.相对高度大,岩石风化差异显著 温带雨林是地球上由针叶树或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生物种类少。下图示意世界上温带雨林的分布地区。据此完成各题。12.温带雨林一般分布在( )A.受西风影响的中纬度大陆西岸 B.多地形雨的高山地带C.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 D.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13.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 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不足 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14.温带雨林自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林地上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着枯枝落叶,整个地面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B.地面上分布大量裸露的树根,几棵树的树根错乱的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C.南林中植物种类繁多,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为典型常绿阔叶树D.密林中长着苔藓的枯枝挡住了太阳光线,这样的树林只有探险者才敢进入15.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流向 B.地形格局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树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会处于休眠状态,到了适合生长的季节才开始生长。春季,树木的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这部分木材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渐凉,雨量减少,树木生长缓慢,长出的细胞数量少,颜色较深,这部分木材称为“晚材”或“秋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树轮”,由于它代表树木生命中的一年,所以也称“年轮”(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影响树木“年轮”宽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强弱 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 D.土壤肥力17.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中国东部植被带南北跨越3个气候带,具备明显的热量梯度与水热组合梯度。植被地段的燕发和蒸腾统称为蒸散。植被蒸腾与蒸散的比值(T/ET)表征植被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的贡献率,涉及植被蒸腾和蒸发两个过程,受环境因素及植被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图为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纬度蒸腾与蒸散比值(T/ET)。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依据图表,表述正确的是( )A.T/ET随纬度升高而逐渐增大 B.T/ET随气候湿润度降低而增大C.T/ET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变小 D.蒸腾是蒸散耗水的主要途径19.造成南部T/ET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常绿林植被群落演替速度慢 B.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C.林冠层截留蒸发比例较高 D.吸纳储存水分的能力弱20.推测中国东部森林生态系统T/ET值南北空间差异较小的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1.图是世界某地理事物(阴影部分)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该地理事物最可能是A.高原、山地分布区 B.热带森林、草原分布区C.石油、铁矿分布区 D.干湿季节明显交替分布区 下图为我国某地三叠系石灰岩柱景观图,其顶部有木本植物生长,山麓地带多常绿木本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该地最可能位于( )A.新疆 B.山东 C.湖北 D.西藏23.形成该地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24.维持该岩柱顶部木本植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有( )A.空气氧气含量较多 B.岩隙水分较充足 C.土壤肥沃 D.太阳辐射较强 多肉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一种肥厚多汁,贮藏着大量的水分,在土壤含水量少时,或者根部无法吸收水分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时,多肉植物则进入深度休眠状态。纳马夸兰地区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下图为非洲纳马夸兰地区位置图(图甲)和气候图(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根据材料推断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进入深度休眠的时间是( )A.7、8月 B.1、2月 C.9、10月 D.5、6月26.以下对纳马夸兰地区植被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为减少蒸腾,植物的叶子面积缩小或退化B.植被种类稀少,群落结构简单C.根系不太发达,以减少生存水分消耗D.为抵抗灼热,有的茎叶覆盖白色绒毛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7.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28.图中所示的六大洲中,缺失亚寒带针叶林的是A.①③ B.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 某中学高二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研学活动。在寒假他们坐飞机从海口飞往哈尔滨,又利用暑假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研学。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29.该校学生在整个飞行旅途中,依次见到的典型植被是(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30.该校学生在飞越A省时,发现该省南部和北部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这是因为该省的南部和北部( )A.发展了不同的农业 B.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C.气候类型不同 D.土壤类型不同31.以下是该校学生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所看到的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 )A.经过B省时看到农民正在农田收获小麦B.C地南面有茂密的森林C.D地看到了荒漠景观D.新疆既有荒漠冰川,又有森林草原 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图中曲线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状况,完成各题。32.对图示丙半岛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上湖水盐度最高的季节出现在一月B.山麓地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C.山坡上葡萄园随处可见D.半岛地处板块生长边界一侧33.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A.低温干燥 B.晴热干燥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飞播,是用飞机装载林草种子飞行到宜播地上空,准确地沿一定航线按照一定的航行高度,把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宜林荒山上,利用林草种子天然更新的特性,在适宜自然条件下,促进种子生根、发芽、成苗,经过封禁及抚育管护,达到造林目的。下图为近期某林场飞播前的经营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推测该林区最可能位于( )A.浙江 B.山东 C.甘肃 D.黑龙江35.图中最有效的森林经营方式,主要改善种子的生境因子是( )A.光照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二、综合题36.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南北狭长,景观类型多样,资源丰富。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河西走廊地区被誉为“风电宝库”,“河西走廊风能产业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项目。(1)从南部康县到北部敦煌自然景观迥异,说明两地所属的自然带名称。(2)沿河西走廊向西植被越来越稀少,这种变化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说明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简述河西走廊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37.左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1)从甲气候区到乙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哪一种地域分异?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③地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3)左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为( )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B.针阔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 D.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气候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 1.B2.C 3.C4.D 5.C6.A 7.C8.B 9.C10.A11.C 12.C13.B14.C15.B 16.B17.A 18.D19.C20.B21.B 22.C23.D24.B 25.B26.C 27.C28.D 29.B30.C31.A 32.C33.B 34.C35.B36.(1)康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敦煌:温带荒漠带。(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由于距海越来越远,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植被越来越少。(3)冬春季节。冬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该地区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河西走廊地形平坦,两侧有山脉分布,产生狭管效应,风力加大。(4)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37.(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主导因素:水分。(2)不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影响。(3)C(4)丙气候区为地中海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特征:耐旱,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23城镇化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23城镇化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优秀课堂检测,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