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素质测评4)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素质测评4),共23页。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测评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15分)
请在横线上(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 4题每空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1. 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
2.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愚公移山》)
3. 《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表现将士们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化阅读虽然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往往表现为一种“浅阅读”。浅阅读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至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当我们在芜杂的信息中流连忘返时,大脑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马场。所以,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依然拥有深阅读的权利。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阅读呢?选择成体系、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循序渐进、归根结底、探究质疑的方法去读。我们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寝忘食、hào首穷经,也应当在纷烦的信息中独具慧眼,不断提高阅读的品位和质量,提高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综上所述,数字化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缜密( ) hào( )首穷经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流连忘返 B. 循序渐进 C. 归根结底 D. 独具慧眼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B. 通过深阅读,我们能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C. 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D. 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二、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7—10题。(10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 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衡于虑 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后喻 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 请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举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2分)
10. 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2分)
(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1—13题。(5分)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①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②得微径于杂
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③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④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⑤。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⑥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⑦,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⑧小舟,幅巾⑨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⑩而浩歌,踞⑪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⑫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⑬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⑭,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选自宋·苏舜钦《沧浪亭记》,有改动)
【注释】①阜:土山。②并水:沿水而行。③纵广:纵横。④杠:独木桥。⑤亏蔽:掩映。⑥坳:低洼的地方。⑦碕:弯曲的堤岸。⑧榜:这里指划船。⑨幅巾:古代男子以一幅绢束头发,称为幅巾,这里表示闲散者的装束。⑩觞:这里指饮酒。⑪踞:蹲坐。⑫形骸:身体。⑬汩汩:沉浮。⑭磨戛:折磨。
11.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其地益阔/自以为大有所益
B. 旁无民居/居无何
C. 水之阳又竹/已而夕阳在山
D. 不亦鄙哉/肉食者鄙
1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B.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C.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D.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13. 本文作者借景物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甲)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14—17题。(16分)
陪着母亲看花开花落
①68岁的母亲刚刚搬到城里不到半年,竟然被医生宣判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一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他心目中的母亲一向是坚韧的,那么多的磨难都没有击倒过她。然而,他现在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老年痴呆症正将母亲一点点地拉入越来越痛苦的死亡之旅。母亲开始失忆,几个月后,竟连她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
②母亲的这一生实在是太辛苦了。在黄土高原上那个贫瘠的小山村,母亲35岁失去丈夫,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辛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不但让他们健康地长大,还把他们都送进了大学,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大学生之家”,三个孩子在外面各自打拼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最小的他如今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自从母亲住进城里,他就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应酬,努力地多挤出一些时间陪母亲。母亲生病后,他连工作的时间都大大地压缩了,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到公司去处理一下,他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母亲,他想陪着母亲走完生命最后这一段让人心疼的路。
③他想尽一切办法,期望唤醒母亲的记忆,然而,可恶的病魔似乎有意难为他,母亲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任他怎样竭尽全力。给她洗脚时,看到她那木然的样子,他心酸得直想大哭一番。
④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母亲对他摆到阳台上的那一盆盆花,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每天都在忙着为它们浇水、松土、修剪……然后,就呆呆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那些花,眼睛里闪着慈祥的光亮。
⑤每每此时,他也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旁,一会儿看看母亲,一会儿看看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细细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听着时光流动的声音,他的思绪不禁肆意地漫散开来。
⑥他记忆里的母亲一向是喜欢花的,无论是爬满栅栏的牵牛花,还是后院的刺梅,连那金黄的蒲公英和紫色的打碗花,她都喜欢得不得了。她曾说,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那时他正是被梦想激励的翩翩少年,无暇也不愿去慢慢地赏花,自然无法读出藏在花里的奥妙意蕴。时间久了,那些鲜亮的花朵,仿佛都懂母亲和他的绵密心思,在他们母子深情满怀的注视中,有的开得淡然,有的开得热烈,有的开得急促,有的开得从容,有的开得繁盛,有的开得朴拙……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与花朝夕相处,渐渐地,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他知道:痴呆的母亲依然是幸福的,虽然很多很多的人间往事,她都已经无法记起,但她慈爱的眼里有花,静谧的心里有花,她有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只是她无法与人交流而已。
⑦在陪伴母亲看花开花落的日子里,他疏于公司的管理,丧失了几次重要的商机。但他丝毫不后悔,他跟最好的朋友说:“其实,不是我在陪母亲,而是母亲在陪我。伟大的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仍然在默默地教我理解生命的要义。”
⑧一瓣瓣的花开,一瓣瓣的花落,在那些平凡琐屑的日子里,在那些绚丽张扬的日子里,面对那一对心意绵绵的母子,我们除了奉上一份由衷的敬佩,还应该轻叩心扉:我们是否仍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是否仍有一份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着?
14. 根据要求赏析句子和词语。(4分)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2)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5.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3分)
16. 怎样理解“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在文中的含义?(3分)
17. 请结合本文并联系自身的经历,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6分)
(乙)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18—21题。(9分)
病毒是个什么玩意儿
刘继军
①一个体重70千克的人,全身约有30万亿个细胞,其中84%是血液红细胞。生物学家却说病毒比细胞还多,难道我们身体的大部分是病毒?当然不是,因为数量并不代表体量。虽然人体细胞已经小到人眼看不见,但比细胞小得多的东西,还真有不少,比如细菌,我们每个人体内至少有38万亿个细菌,比人体细胞还多。但是,这些细菌的总重量,只占我们体重的1%~3%。
②病毒,直径一般不超过100纳米。人体最小的细胞——初始淋巴细胞直径也有6000纳米;最大的细胞——卵细胞为10万纳米。病毒和它们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要是论体积,病毒与人体细胞的差距就更大了。不同病毒之间的“体形”差距也相当大:最大的是潘多拉病毒,直径1000纳米;最小的是口蹄疫病毒,直径只有10纳米。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直径是60~140纳米。
③假设病毒的平均直径是100纳米,那么你身藏的380万亿个病毒,捏在一起只有0. 38立方厘米,相当于两颗黄豆大小。说到这儿,爱搓澡的人可能长舒了一口气:“这不就是搓回澡的量吗?洗洗就干净啦!”其实不然。这380万亿个病毒会广泛分布在人体内外,皮肤表面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并且就算刚洗过澡,病毒也不会从皮肤上彻底消失。但是我们这“病毒之身”其实并不可怕,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细菌、病毒、人体细胞,它们在多数情况下,就像一片森林里的花鸟虫、虎狼鹿,它们日日夜夜,相爱相杀,维持整体上的生态平衡,保持整片森林的勃勃生机。
④病毒到底有多少种?人类肯定不知道。因为,病毒变异得太快,比如,每年的流感病毒都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病毒感染一般都“无药可治”。消灭病毒的主力永远是细胞免疫系统。人类治疗病毒感染的手段,主要是支持人体战胜病毒。
⑤病毒变异这么快,不是因为它们危机感和创新意识强,而是因为它们基数太大、复制太快。一个B型流感病毒只要成功侵入人体的一个细胞,就能“3D打印”5000个副本。这个细胞被消灭后,5000个病毒副本又会感染新的细胞——这个速度从这个病毒刚刚接触细胞壁时算起,大概一天可以感染50万个细胞。损失这50万个细胞,对你来讲不算事儿,这时候的你连咳嗽都还没开始呢!但是,此时你体内的病毒副本数已经达到了25亿。
⑥就算DNA复制的错误率只有亿分之一,这批副本也会有25个错误。幸亏这些错误对基因来讲,绝大多数是不好的或者无关紧要的。也就是说,出错的副本要么没什么变化,要么多数是残次品。但是由于基数太庞大了,总有些错误误打误撞地弄出某个新的攻克细胞的功能,从而被遗传了下来,所谓技术积累,聚沙成塔。这就是病毒快速变异、迭代,欺骗手法看起来越来越刁钻、机智的原因。病毒在变异中不只骗术升级,还会分化成不同的“兵种”。比如,有的病毒只感染植物,有的只感染动物。兵种不同,装备也不同。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8. 这篇说明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1分)
19. 第①段中的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我们每个人体内至少有38万亿个细菌,比人体细胞还多。
20. 第④段中加点词“一般”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2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人体内的病毒虽多,但体积却很小,与人体内细胞的体积相比差距甚大。
B. 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多数情况下,细菌、病毒、人体细胞相爱相杀,维持整体上的生态平衡。
C. 病毒基数太大、复制太快导致它们变异得太快,所以目前人类还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种病毒。
D. 有些复制错误的病毒误打误撞地弄出某个新的攻克细胞的功能,这使得病毒传播变慢。
(三)名著阅读(10分)
22. 探访小组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你邀请小海共同完成探究单中的任务。
《昆虫记》阅读探究单
主题
探究《昆虫记》中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任务一
跟法布尔学探究
(1)请给书中的昆虫找到相应的习性,再总结法布尔的科学研究方法。
小甲虫①________ 螳螂②________
习性:
A.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
B.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C.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D. 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总结:法布尔能真实地展现昆虫的生活情景,他的科学研究方法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跟法布尔学发现
(2)请与小海共同完成阅读鉴赏。
A段
我家园子里种着几棵松树。每年松毛虫都会盘踞在松树上,几乎把松树针叶都吃光。为了保护松树,每年冬天我不得不用长叉子把虫窠捣毁。
任务二
贪吃的松毛虫呀,不要怪我不客气,是因为你太放肆了。我不赶走你,你就要扰乱我的生活,害得我听不到松树在风中低吟了。不过我突然对你来了兴趣,所以,我们来订个契约,你花上一两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把你的一生经历告诉我,直到我知道你的全部故事为止。而我在此期间绝不打扰你,任凭你占树为王。
B段
松毛虫的信条是“虫虫为我,我为虫虫”。不管是在自己窠里还是在别的虫子窠里,每条松毛虫都竭尽全力,吐丝织壁,把窠织得更大更厚。
……
松毛虫排成一队,一条条首尾相接,就像一条长长的绳子。在前面开路的松毛虫,随心所欲地爬行,爬出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线,后面的松毛虫则老老实实地循着这条路线前进。古希腊人排着长队,去得墨忒耳(希腊神话中司掌农业的谷物女神)神庙朝觐,他们的队形也没有松毛虫这么整齐。
C段
先讲松毛虫的卵。八月头半个月,如果观察松树枝端,一定可以看到深绿色的松针中,到处点缀着白色的小圆柱。每个小圆柱就是一个松毛虫母亲生产的一串卵……小圆柱上面有着一层层鳞片似的东西。
这些鳞片似的东西像天鹅绒一样软,细细密密地像瓦片一样盖在圆柱上,做成屋顶,保护圆柱里的卵,没有一滴露水能渗进去。这种柔软的绒毛是哪里来的呢?是松毛虫母亲一根根铺上去的。它为孩子牺牲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用自己的毛给卵做了一件温暖的外套。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有删改)
小海想用圈点批注法阅读,请帮助他。
圈点的段落是________段,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跟法布尔学智慧
(3)小海用思维导图探究“松毛虫”的习性,请你帮他补全思维导图。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5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23.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哪一项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分)
A. 吉剧 B. 长城 C. 二十四节气 D. 冰灯制作技艺
(2)破坏文化遗产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请你分别举出两个具体内容。
人为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非人为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二)写作(50分)
24.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请以《谢谢你的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材料1: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经竭尽全力。
材料2: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
材料3: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作文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立天下之正位
2.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3.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4.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每空1分,共7分)
5. (1)zhěn(1分) 皓(1分)
(2)至 致(1分) 烦 繁(1分)
(3)C(2分) 点拨:“归根结底”意思为归结到根本上,用在语段中与语境不符。
(4)C(2分) 点拨:原句有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两个语病。
二、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7. (1)选拔、任用。 (2)犯错误。
(3)同“横”,梗塞、不顺。
(4)了解、明白。(每空1分,共4分)
8.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2分) 点拨:入,在国内;出,在国外。句意通顺即可。
9. 文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1分)事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发愤图强,卧薪尝胆,最终,越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身死而国灭(1分)。
点拨:事例中要包含“生于忧患”和“死于安乐”两方面内容。
10. 示例:我认为,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苦其心志”是人们增加才干、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磨砺心志,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2分)
点拨:本题围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或“行拂乱其所为”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1. D(2分) 点拨:A. 更加/好处;B. 房屋/经过;C.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太阳;D. 两个 “鄙”都指庸俗、浅陋。
12. C(1分)
13. 对山水美景的赞美(1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勾心斗角的厌倦(1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14. (1)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安静地坐在母亲身旁时的美好(1分)。
(2)“弥漫”是充满、布满的意思,文中的“弥漫”是指母亲的病痛曾萦绕在他心中(1分),表现了他对母亲的关爱(1分)。 点拨:本题考察词语理解,应从本义和引申义两个方面回答并点明其体现的人物的情感。
15. ①坚韧勤劳:母亲经历了许多磨难却从未被击倒,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小山村中将三个孩子培养成人、成才(1分)。②热爱生活、内心丰富:母亲喜欢花,有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1分)。③从容、认真、执着:在生命平凡或绚烂、健康或痴呆的日子里,母亲都从容看花(1分)。
16. ①每一种花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1分)。②与花朝夕相处,可以让心更静谧,情感更丰富,使人理解生命的要义(1分)。③有从容看花的心情,有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着,在花开花落中,可以听懂岁月深情的叮咛(1分)。
17. ①孝敬的最好方式是陪伴,和亲人一起感受生命的历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1分)。②在岁月流逝中要拥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1分)。③从花的生命样式中品出生活的滋味,理解生命的要义(1分)。④花的生命那样丰富、认真、执着,人的生命也应拥有同样的品质(1分)。联系自身经历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 逻辑(1分) 点拨:说明顺序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
19.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答对1个得0. 5分,共1分),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体内细菌的数量,突出了细菌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1分)。
20. 不能(1分)。“一般”表明病毒感染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药可治”的,但也有例外(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1. D(2分) 点拨:D项中“这使得病毒传播变慢”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出错的副本要么没什么变化……欺骗手法看起来越来越刁钻、机智的原因”可以看出,“有些复制错误的病毒误打误撞地弄出某个新的攻克细胞的功能”使得“病毒快速变异、迭代,欺骗手法看起来越来越刁钻、机智”,而不是“传播变慢”。
(三)名著阅读(10分)
22. (1)①B ②C ③野外观察和实验(每空1分,共3分)
(2)示例:A(0. 5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松毛虫当作人来写,体现了法布尔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生命,以及其科学探索的精神,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3分)
(3)①喜欢吃松针 ②松毛虫的信条是“虫虫为我,我为虫虫”。(或:每条松毛虫都竭尽全力,吐丝织壁。) ③伟大的母爱 ④示例一:全身心投入,才可能拥有惊人的成就。 示例二: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帮助。(每空1分,共4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5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23. (1)B(2分) 点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长城是文物,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故选B。
(2)示例:战争 环境污染 洪水 地震(每空0. 5分,共2分)
(3)示例:继承文化遗产,彰显人文价值。(1分)
(二)写作(50分)
24. (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或许在我们沮丧的时候给予我们鼓励,或许在我们为难的时候给我们提供建议,或许在我们难过的时候安慰我们。学会感恩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构思本文重在体现礼物背后的情感,表达对亲友的爱意与感恩。可以通过描写重要细节来体现礼物背后的情感。注意在写作时要加入一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体现出“谢谢”的原因,使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学会应用准确、形象的词语及恰当的修辞手法为文章锦上添花。
【例文】
谢谢你的礼物
收拾笔纸,告别老师,又上完一天的课。
泼了墨似的天空下,隐约能看见树的枝丫被风吹得左摇右晃。“唉,这次又考砸了,同学们该怎么看我呀?”我难过地想着。但是我表面还是一副平静的样子,生怕马路上飞驰而过的车主们会看到我狼狈的样子,只是冷风下抖得不成样子的腿背叛了我。公交车怎么还不来?我一边跺脚一边想。
忽的我看见身后有家小卖铺,再望望远方,还没有公交车的影子,我决定去小卖铺借买东西,躲躲风。刚进门,一股暖气扑向我。我慢条斯理地纠结买哪种糖比较好,一抬眼看见公交车停在站牌旁,我赶紧抓了两包糖,放下钱就跑,终于赶上了车。
车上连司机在内共六个人,我尴尬地坐在车上无所事事地看着窗外。“放眼望这断壁残垣,怎奈这锈迹斑斑……”一阵歌声把我的目光扯回来。是谁?司机排除,另外两个大汉,排除。只剩下坐在我前面的两位女士。正在我好奇究竟是谁的时候,她们中的一位开口了:“剪不断这情丝最难断,只不过这黄粱一梦谁来还……”别说,还真的蛮好听。转头,另外两位乘客好像没有听到一样淡定地玩着手机。我好奇,她不会害怕被别人议论吗?果不其然,一位乘客问道:“你不害臊啊?公交车上唱歌。”那位唱歌的女士愣了一下,可能是在惊讶有人会这样说,但她还是礼貌地笑着说:“会,所以在人少的时候唱两句。”“那别人得怎么看你呀?我劝你回家再唱吧。”“在不会打扰其他人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评价,成为他们眼中的人?难道我自己不能成为我自己吗?”听到这话,问话的乘客沉默了。我也因为这番话陷入了思考。
将别人的看法看得太重,这不就是我吗?我豁然开朗,在即将下车的时候,走到那位唱歌的女士旁边,给了她一包糖。她一脸诧异地看着我。“唱得很好听,谢谢你,就当我送给你的礼物。”我摸摸鼻子,回应了她一个笑容后下车了。
我送给她了一个礼物,是因为吃糖能让人开心。她也赠予我一个礼物,勇敢做自己。感谢让我遇见你,也谢谢你的礼物。
(2)【思路点拨】三则材料分别讲了“竭尽全力”与成功、潜能、专注的关系。构思立意时,围绕三则材料中的一则,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即可。写作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对“竭尽全力”与成功、潜能或专注的关系的思考与认识,还可以跳出个人角度,通过写他人的经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医护人员为了阻止疫情蔓延竭尽全力等。在文体上,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此作文,可采用小标题、题记、书信等形式进行创意表达。
【例文】
用心专者胜
凡事用心专者胜!
曾经在中日围棋擂台赛取得十一连胜的聂卫平回忆,当年他出访日本,和一个朋友聊桥牌,旁边的围棋大师吴清源听到后,特意走过来告诫他:“搏二兔,不得一兔。”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如果两件事都想做好,往往都做不好。聂卫平听后大受震动,直言这句话对他“影响很大”。
无独有偶,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喜欢上了围棋,去向吴清源讨教。吴清源对他说:“你啊,还是好好唱你的戏吧,围棋非常伤脑筋,你要日夜思索。你脑子里想着围棋,台上就不行了。”梅兰芳听从了吴清源的劝告,始终一心一意地扑在戏曲艺术上,梅派艺术方得以长盛不衰。
如今,令人们感兴趣的事物更多了,发达的互联网把各种新鲜好玩的事物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快手、抖音、电子游戏、化妆美食、网红明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然古人云:“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当你想抓住面前所有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什么都抓不住;当你想做的事太多,精力被分散了,往往什么都做不好。看看猎豹,它捕食时只要认准了目标,就只朝着眼中的目标扑去,哪怕旁边有看似更容易捕食的对象,它也不去理会,这便是心无旁骛。欲望太多只会迷乱自己的心智,最终让自己一事无成。
袁隆平终其一生研究杂交水稻,其研制的杂交水稻产量屡破世界纪录,造福全人类;吴孟超矢志不渝地研究肝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备受敬仰。择一事,终一生,专注的力量是巨大的,专注的人终会在他所热爱的事业上收获成功。
“用心专者,不闻雷霆之震惊。”让我们牢记先贤们的教诲,认准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吧!用心专者胜,相信“用心专”的你,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