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共7页。
    第五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钱”通行天下。“秦半两”取代了之前六国形制各异的货币,成为统一的流通货币的形制,这反映出秦朝货币法(      A.推动了秦国兼并战争进程 B.明确了历朝铜钱法定货币地位C.背离了商品经济发展规律 D.使货币由杂乱向统一形状演变2.西方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对于二战后的国策方针, 美国政府用在避免另一场经济大萧条袭击所花费的心血,更胜于为防止另一场战争发生所做的努力。”基于此,二战后的美国(     A.推行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B.试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C.主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国际协调 D.组建了与苏联对抗的北约组织3.某发展中国家为了使本国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将全面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改造工程项目,但遇到资金困难。该国若需申请长期贷款,可以求助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世贸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A.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5.1947年7月,英国为稳定国内金融秩序,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后恢复了英镑的自由兑换,结果使黄金和美元储备急剧流失,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诚少了10亿美元。该结果主要取决于A.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D.大国间经济差距的加大6.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 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货币体系7.1969年,美国成立的美国成立的“沃尔克工作组”拟定了关于哲停美元与黄金兑换的草案,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当即表示支持并声称:“迫使其他国家积聚美元并为美国提供融资,推动汇率机制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美元走向全球本位割。”美国这一做法(       )A.意图调整战后确立的货币体系 B.加速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有效应对西欧日本的经济挑战 D.实现了各国货币间的优势互补8.1974年,美国与沙特签订协议,宣布向沙特出售军事武器,并且保障其国土安全,而作为回报,沙特必须接受美元作为石油出口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这体现了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区域集团化逐渐发展C.美国试图巩固美元霸权 D.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9.财政年度是人为制定的收支结算的起讫时间。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岁终为断”,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 B.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C.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10.西汉中期以后,因破产而卖身为奴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附著于主人户籍之下,不计入家内人口和官府户口数,也不承担赋税徭役。大量平民卖身为奴A.改变农村人口结构 B.导致土地兼并严重C.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催生新的依附关系11.《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认为,在明朝后期赋税改革推行后,“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农民必须出卖更多的产品以换取银两,这就大大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由此可知(       A.农副产品商品化有被迫现象 B.农民承受了官府沉重的剥削C.赋税改革并未真正付诸实施 D.统一征银影响农业生产时间12.隋末以来,民众自残手足的现象屡有发生,时人称为“福手福足”。唐太宗不得不在贞观十六年下令对这些自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严惩自残者。唐太宗此举意在A.宣扬儒家伦理纲常 B.确保民众身心健康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全力推行严刑峻法13.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人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4.清朝实施摊丁入亩,即将一省总丁银平均摊入地亩田赋之内统一征收。如表反映直隶十府五州通省摊丁后负担变化表。(单位:两)这说明府、直隶州顺天府永平府天津府大名府总计原征丁银36264.7626783.248278.3747188.41400171.7摊入丁银26903.7714357.4417183.6956760.58404854.9 A.天津府地区相对地多丁少 B.永平府农民赋税负担最轻C.标志着农业税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 D.由康熙皇帝下诏推行15.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奠定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这一“无体系的体系”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这必然导致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美元的货币权力大大降低C.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D.世界经济动荡与国际收支失衡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36月,世界货币会议召开,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美国在会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罗斯福声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新政也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危机……1939年总产量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这与国际贸易状况密切相关……二战以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繁荣。——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实力在急剧增强,欧洲统一大市场在迅速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为了加强北美地区性的竞争能力和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该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其运行的基本模式是美、加利用其发达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进一步加强它们在墨的优势地位,扩大在墨的市场;而墨则可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将国内商品出口到美国。——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第三版)》(1)根据材料一,概述二战后世界贸易复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和加拿大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及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模式所呈现的特点。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朝采用户籍制度。 在秦国及秦皇朝时期,并不是所有民户都允许单独立户,允许立户的要求:第一,必须不是商人、开客店者及赘婿、后父。第二,立籍的对象必须是土地的拥有者或是官府授田的对象。秦时除有一般的民户户籍外,还有其他不同类别的特殊户籍。民户户籍有两种:“敌秦人”和外来人。除此,还有官吏的“宦籍”,官吏子弟的“弟子籍”,有爵者的爵籍,属于王族的“宗室籍”,属于贾人的“市籍”及其他贱口的户籍等。凡列入“弟子籍”者,既有被任用为官的权利,又有某种免役的特权。——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 租庸调。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 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 988人之多。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寡悖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共丁租腐调,并入两税。”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腐杂徭悉省”,改变了过去“日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行两税法后,“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经济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其引发的赋税变化。  1.D2.C3.A4.A5.B6.C7.A8.C9.C10.C11.A12.C13.C14.A15.D16.(1)原因:二战后,西方国家吸取战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教训,认识到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西方国家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达成了关贸总协定,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2)背景:日本实力的急剧增强;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迅速发展(或日本与西欧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提出挑战);美国加为了加强北美地区性的竞争能力和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或美国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的重要性)。特点:三国间相互弥补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其长处得到充分发展。17.(1)特点:民户立户有严格条件限制;户籍类别多样;等级色彩鲜明。(言之成理即可)(2)背景;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赋役不均现象严重;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变化:以资产为主要征税标准;征税时间固定;税收名目简化;税收对象增加。(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