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857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巩固新知,归纳新知,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提高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直尺、钉子、纸条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和老师比个子,谁高?谁矮?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就是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1)观察尺子。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都要从起点开始跑,那我们用尺子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量。尺子上还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对应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所以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而且这些数字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尺子长些,数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数字就少些。(2)认识、感受1厘米。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的宽度吗?请你们把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放在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师:请同学们找找,自己尺子上,还有哪些是1厘米的长度。生:从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是1厘米。师:这说明了什么呢?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师:我们大家现在一起用手比划一下,看看1厘米有多长。互相看一下,记住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学生同桌两人互相比划给对方看,加强感知,增强记忆。(3)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3厘米又有多长呢?师:同学们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长度吗?学生在直尺上找出3厘米,同桌两人互相交流。2.教学例3。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师:你能量出下面纸条的长度吗?生:把纸条放在尺子上就可以量出来。师:随便放尺子上量吗?生:不是。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纸条的长度。(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做法。测量时,直尺上“0”与物体一端对齐,另一端落在直尺上的位置数字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三、巩固新知1.完成教材第4页上面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1、2题。四、归纳新知师:今天同学们学得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认识了1厘米。生2:我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生3:我还会用尺子来测量。五、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观察尺子:刻度、数字。2.认识厘米:1厘米、几厘米。3.用厘米量: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六、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人教新课标,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