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2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学案理含解析
展开第二节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 |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p⇒q且qp |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pq且q⇒p |
p是q的充要条件 | p⇔q |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pq且qp |
‖基础自测‖
一、疑误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x2+2x-3<0”是命题.( )
(2)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p,则﹁q”.( )
(3)若原命题为真,则这个命题的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
(4)当q是p的必要条件时,p是q的充分条件.( )
(5)q不是p的必要条件时,“pq”成立.( )
答案:(1)× (2)× (3)√ (4)√ (5)√
二、走进教材
2.(选修2-1P6练习引申)命题“若α=,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
A.若α≠,则tan α≠1 B.若α=,则tan α≠1
C.若tan α≠1,则α≠ D.若tan α≠1,则α=
答案:C
3.(选修2-1P8A2(1)改编)“若a,b都是偶数,则ab必是偶数”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若ab不是偶数,则a,b不都是偶数
三、易错自纠
4.设a,b均为非零向量,则“a∥b”是“a与b的方向相同”的____________条件.
答案:必要不充分
5.“在△ABC中,若C=90°,则A,B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原命题的条件:在△ABC中,C=90°,结论:A,B都是锐角.
否命题是否定条件和结论,即“在△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
答案:在△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
|题组突破|
1.(2019届长春质监)命题“若x2<1,则-1<x<1”的逆否命题是( )
A.若x2≥1,则x≥1或x≤-1
B.若-1<x<1,则x2<1
C.若x>1或x<-1,则x2>1
D.若x≥1或x≤-1,则x2≥1
解析:选D 逆否命题为:若x≥1或x≤-1,则x2≥1.
2.(2019届广东中山一中统测)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命题“若x>y,则x>|y|”的逆命题
B.命题“若x>1,则x2>1”的否命题
C.命题“若x=1,则x2+x-2=0”的否命题
D.命题“若x2>0,则x>1”的逆否命题
解析:选A A的逆命题为“若x>|y|,则x>y”为真命题.
3.已知a,b,c∈R,命题“若a+b+c=3,则a2+b2+c2≥3”的否命题是( )
A.若a+b+c≠3,则a2+b2+c2<3
B.若a+b+c=3,则a2+b2+c2<3
C.若a+b+c≠3,则a2+b2+c2≥3
D.若a2+b2+c2≥3,则a+b+c=3
解析:选A 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命题就是它的否命题.
►名师点津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判断
(1)判断关系时,先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分析每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注意四种命题间关系的相对性.
(2)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①直接判断法:若判断一个命题为真,需经过严格的推理证明;若说明一个命题为假,只需举一反例.
②间接判断法:转化成等价命题,再判断.
【例1】 (1)(2019年浙江卷)若a>0,b>0,则“a+b≤4”是“ab≤4”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9年全国卷Ⅱ)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
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解析] (1)∵a>0,b>0,∴4≥a+b≥2,
∴2≥,∴ab≤4,即a+b≤4⇒ab≤4;
若a=4,b=,则ab=1≤4,但a+b=4+>4,即ab≤4a+b≤4,
∴“a+b≤4”是“ab≤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2)对于A,若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则α∩β或α∥β;
对于B,若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则α∥β;
对于C,若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则α∩β或α∥β;
对于D,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β或α∥β.故选B.
[答案] (1)A (2)B
►名师点津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利用定义判断 | 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在判断时,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
从集合的角度判断 | 利用集合中包含思想判定,抓住“以小推大”的技巧,即小范围推得大范围是解决充分性问题;大范围推得小范围是解决必要性问题,即可解决充分必要性的问题 |
利用等价转化法 | 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性词语的命题,常转化为其逆否命题来判断真假 |
|跟踪训练|
(2019年天津卷)设x∈R,则“0<x<5”是“|x-1|<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 ∵|x-1|<1,∴0<x<2,
∵0<x<50<x<2,但0<x<2⇒0<x<5,
∴“0<x<5”是“0<x<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0<x<5”是“|x-1|<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变式探究
【例2】 (2019届济南月考)已知P={x|x2-8x-20≤0},S={x|1-m≤x≤1+m}.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x∈P是x∈S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
[解] P={x|x2-8x-20≤0}={x|-2≤x≤10},
要使x∈P是x∈S的充要条件,则P=S,
即{x|-2≤x≤10}={x|1-m≤x≤1+m}.
∴此时m不存在,即不存在实数m,使得x∈P是x∈S的充要条件.
|变式探究|
1.本例条件若改为“x∈P是x∈S的必要条件”问题不变.
解:∵x∈P是x∈S的必要条件,
即x∈S⇒x∈P,∴S⊆P.
∴1-m>1+m或
∴m≤3.
2.本例条件若改为“﹁P是﹁S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问题不变.
解:∵﹁P是﹁S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S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是S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S⇔
∴m≥9.
►名师点津
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值或范围的关键点和注意点
(1)关键点:合理转化条件,准确将每个条件对应的参数的范围求出来,然后转化为集合的运算.
(2)注意点: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例】 (1)(2019届合肥模拟)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它是中国古代一个涉及几何体体积的问题,意思是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如果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那么体积相等.设A,B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p:A,B的体积不相等,q:A,B在等高处的截面积不恒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9年北京卷)设点A,B,C不共线,则“与的夹角为锐角”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1)设命题a:“若p,则q”,可知命题a是祖暅原理的逆否命题,则a是真命题,故p是q的充分条件;设命题b:“若q,则p”,若A比B在某些等高处的截面积小一些,在另一些等高处的截面积大一些,且大的总量与小的总量相抵,则它们的体积还是一样的.所以命题b是假命题,即p不是q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2)∵点A,B,C不共线,
∴“与的夹角为锐角”⇒“|+|>||”,
且“|+|>||”⇒“与的夹角为锐角”,
∴“与的夹角为锐角”是“|+|>||”的充要条件.故选C.
[答案] (1)A (2)C
►名师点津
解决与充要条件有关的应用交汇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交汇知识,弄清充要关系进行判断,判断时注意方法灵活,可直接或验证判断.
|跟踪训练|
(2020届贵阳摸底)“m=”是“直线x-my+4m-2=0与圆x2+y2=4相切”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 根据直线x-my+4m-2=0与圆x2+y2=4相切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则=2,即(2m-1)2=1+m2,解得m=0或m=,所以“m=”是“直线x-my+4m-2=0与圆x2+y2=4相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导学案+练习: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导学案+练习,文件包含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练习含答案docx、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导学案解析版docx、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导学案docx等3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文件包含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导学案解析版docx、2024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2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导学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学案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学案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含详解),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