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0分钟选考题专练含答案
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0分钟选考题专练3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0分钟选考题专练3含答案,共6页。
(1)如图,两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导热汽缸,用两个轻质绝热活塞(截面积分别为S1和S2)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在左端活塞上缓慢加细沙,活塞从A下降h高度到B位置时,活塞上细沙的总质量为m.在此过程中,用外力F作用在右端活塞上,使活塞位置始终不变.整个过程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强p0保持不变,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整个过程,外力F做功大于0,小于mgh
B.整个过程,理想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C.整个过程,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大
D.整个过程,理想气体向外界释放的热量小于(p0S1h+mgh)
E.左端活塞到达B位置时,外力F等于 eq \f(mgS2,S1)
(2)小赞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子天平测量环境温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导热汽缸开口向上并固定在桌面上,用质量m1=600 g、截面积S=20 cm2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一轻质直杆中心置于固定支点A上,左端用不可伸长的细绳竖直悬挂活塞,右端用相同细绳竖直悬挂一个质量m2=1 200 g的铁块,并将铁块放置到电子天平上.当电子天平示数为600.0 g时,测得环境温度T1=300 K.设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g=10 m/s2.
(ⅰ)当电子天平示数为400.0 g时,环境温度T2为多少?
(ⅱ)该装置可测量的最高环境温度Tmax为多少?
2.[2021·湖南卷,16][物理——选修3-4]
(1)均匀介质中,波源位于O点的简谐横波在xOy水平面内传播,波面为圆.t=0时刻,波面分布如图(a)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相邻的波谷.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为4 s
B.t=6 s时,B处质点位于波峰
C.t=8 s时,C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t=10 s时,D处质点所受回复力方向竖直向上
E.E处质点起振后,12 s内经过的路程为12 cm
(2)我国古代著作《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认识到光沿直线传播.身高1.6 m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其正前方0.6 m处的竖直木板墙上有一个圆柱形孔洞,直径为1.0 cm、深度为1.4 cm,孔洞距水平地面的高度是人身高的一半.此时,由于孔洞深度过大,使得成像不完整,如图所示.现在孔洞中填充厚度等于洞深的某种均匀透明介质,不考虑光在透明介质中的反射.
(ⅰ)若该人通过小孔能成完整的像,透明介质的折射率最小为多少?
(ⅱ)若让掠射进入孔洞的光能成功出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最小为多少?
10分钟选考题专练(3)
1.答案:(1)BDE (2)(ⅰ)297 K (ⅱ)309 K
解析:(1)整个过程中右边活塞的位置始终不变,外力F不做功,A错误;整个过程中系统的温度不变,所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内能不变,B正确,C错误;当左边活塞到达B位置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最大,最大压强p= eq \f(mg,S1) +p0,所以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小于p0S1h+mgh,由于内能不变,故理想气体向外界释放的热量小于(p0S1h+mgh),D正确;根据左、右两边气体的压强相等,有p0+ eq \f(mg,S1) =p0+ eq \f(F,S2) ,解得F= eq \f(mgS2,S1) ,E正确.
(2)(ⅰ)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汽缸内的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当电子天平的示数为600.0 g时,细绳对铁块的拉力大小F1=m2g-6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右端细绳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F1,对轻杆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左端细绳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也为F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左端细绳对活塞向上的拉力大小为F1,
对活塞根据平衡条件有F1+p1S=p0S+m1g,解得p1=p0,
当电子天平的示数为400.0 g时,右端细绳对铁块的拉力大小F2=m2g-4 N,
同理,对活塞有F2+p2S=p0S+m1g,
解得p2=0.99×105Pa,
由查理定律得 eq \f(p1,T1) = eq \f(p2,T2) ,
解得T2=297 K.
(ⅱ)分析可知,气体的温度越高绳的张力越小,当绳中的张力为零时,系统的温度最高,此时对活塞有p3S=p0S+m1g,解得p3=1.03×105Pa,
由查理定律得 eq \f(p1,T1) = eq \f(p3,Tmax) ,解得最高温度Tmax=309 K.
2.答案:(1)ACE (2)(ⅰ) eq \f(4\r(74),25) (ⅱ) eq \f(\r(74),5)
解析:(1)由题图(b)可知该波的振动周期T=4 s,由题意结合题图(a)知波长λ=10 m,故波速v= eq \f(λ,T) = eq \f(10,4) m/s=2.5 m/s,所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t= eq \f(10,2.5) s=4 s,A正确;t=0时,A处质点处于波峰,经过4 s,B处质点处于波峰,再过2 s,B处质点处于波谷,B错误;波面分布如图所示,t=8 s时,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C处质点在波峰与波谷之间,之后要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故C处质点向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所以C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C正确;t=10 s时,实线表示波谷,虚线表示波峰,D处质点距离波峰更近,所以D处质点在平衡位置上方,所受回复力方向竖直向下,D错误;E处质点起振后12 s内经过3个周期,所以这12 s内经过的路程s=3×4A=12 cm,E正确.
(2)(ⅰ)如图所示,若人脚处反射的光恰能成像,则透明介质的折射率最小,由几何关系得此时入射角的正弦值sin i= eq \f(0.8,1.0) =0.8,
折射角的正弦值sin r= eq \f(1.0,\r(1.02+1.42)) = eq \f(5,\r(74)) ,
所以nmin= eq \f(sin i,sin r) = eq \f(4\r(74),25) .
(ⅱ)光从光疏介质向光密介质传播,入射角接近90°时为掠射.分析可知,当掠射的光恰好从洞的边缘射出时折射率最小,
则有n′min= eq \f(1,sin r) = eq \f(\r(74),5)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0分钟选考题专练7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0分钟选考题专练1含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10分钟选考题专练4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