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在百米比赛起跑阶段,使运动员产生向前的力是( )A. 人对跑道的作用力 B. 跑道对人的作用力
C. 人对跑道的力和跑道对人的力 D. 以上说法均正确下列各力中,属于弹力的是( )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 B. 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排斥力
C. 两块磁体间的吸引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B.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C.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给车轴加润滑油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平衡力的是( )A. 抛出去的苹果 B. 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块
C. 匀速上升的火箭 D. 减速下降的飞机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
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体积大 B. 甲的密度大 C. 甲的质量大 D. 以上说法均错如图,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着虚线切开拿走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是( )A. 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减小 B. 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 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D. 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 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 机械效率和省力与否无关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
B.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
C. 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D.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小年月日,四川雅安发生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损失。关于次生灾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震中心芦山的主要道路发生山体滑坡,泥石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B. 芦山县玉溪河和金鸡峡已形成堰塞湖,水的势能增大
C. 堰塞湖水面上的漂浮物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 流动的洪水具有巨大的动能用一个重的动滑轮来提升的物体,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拉力( )A. 可能是 B. 可能是 C. 可能是 D. 可能是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质量为的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方向是__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此时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_。如图所示,物体重,当时,物体沿竖直墙壁面匀速下滑时,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方向______;当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方向______。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______,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定了大气压的______。高原地区的大气压比平原地区的______。所以高原地区水的沸点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在如图所示的装有冰的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实心小铁块。当冰全部融化后,杯中的液面将会______,水对杯底的压力______,水的密度______,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则______,______选填“”、“”、“”。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______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物体的______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和物体运动的速度都有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挖掘机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在所用时间相同情况下,比较______的方法;或采用挖土相同,比较______的方法。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画出图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按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图中表示物重,表示动滑轮重,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金属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实验步骤如下:
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
按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 时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为______。
用公式排计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
比较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会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小明用、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当______ 一定时,______ 越大,______ 。
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______ 两图所示实验。
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来省力,小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于是他找来木块,长木板,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和一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除上述器材外,小明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______ ;
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 运动;
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则第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
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斜面越陡,______ ;
除了倾斜程度会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还能猜想到斜面的______ 也会影响到斜面的机械效率,这样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 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木块重斜面高度沿斜面拉力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斜面的机械效率较缓较陡最陡 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___的大小。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一个实心金属球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读数为求:
当这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称得的读数,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当这个金属球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时,煤油的密度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这个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的物体匀速提升,所用的拉力,忽略摩擦阻力.求:
所做的有用功;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当改为提升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在百米比赛起跑阶段,运动员用力向后蹬跑道起跑,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跑道会给人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使运动员产生向前的力是跑道对人的作用力。
故选:。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应用,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
2.【答案】 【解析】解:、地球吸引月球的力属于万有引力,不属于弹力,故A错误;
B、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排斥力不属于弹力,故B错误;
C、两块磁体间的吸引力不属于弹力,故C错误;
D、书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弹力,故D正确。
故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且阻碍它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本题考查了弹力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3.【答案】 【解析】解:、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合题意;
B、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B不合题意;
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合题意;
D、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
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
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
4.【答案】 【解析】解:、抛出去的苹果,做的是变速运动,因此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块,做的是加速运动,因此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匀速上升的火箭,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
D、减速下降的飞机,做的是减速运动,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否则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注意判断平衡力的方法,先判断物体的状态,然后根据物体的状态分析是否受平衡力作用。
5.【答案】 【解析】解: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由可得,,则,
由,可得,;
实心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已知,,
所以;
,由可知,不能确定甲的体积小,故AD错误,BC正确。
故选:。
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由题知和判断甲乙密度的关系;对桌面的压力判断甲乙的质量关系,由密度公式判断甲、乙的体积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推导出均匀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表达式,是一道难度较大的习题。
6.【答案】 【解析】解:
由图知:按虚线的方向将长方体截去一半,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
长方体的重力减半,对地面的压力减半,与桌面的受力面积不变,由可知,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故选:。
沿虚线截去一半,重力减去一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考查密度和压强的变化,关键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还要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7.【答案】 【解析】解:、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故A错误、D正确;
B、使用机械时,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但有用功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B错误;
C、额外功越少,有用功不确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不能确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错误。
故选:。
机械效率指使用机械时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
解决此题不仅要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而且要区分在使用机械时的总功、额外功与有用功;
机械效率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而功率指做功的快慢,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该题考查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8.【答案】 【解析】解:、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正确、B错误;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即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小,故D错误。
故选:。
漂浮在液面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仪器,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本题考查了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应用,要注意两者使用的条件和范围。
9.【答案】 【解析】解:
A、山体滑坡时,泥石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加,因此将泥石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
B、芦山县玉溪河和金鸡峡已形成堰塞湖时,水位升高,因此水的势能增大;故B正确;
C、堰塞湖水面上的漂浮物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因为流动的洪水具有速度,因此流动的洪水具有巨大的动能;故D正确。
故选:。
重力势能大小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本题考查重力势能、动能的影响因素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掌握重力势能、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 【解析】解:
使用动滑轮来提升的物体,若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则拉力,
因实际工作中摩擦和绳子的重力是存在的,所以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拉力一定大于,用排除法可知,选项BC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若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根据求出理想情况下的拉力;实际工作中摩擦和绳子的重力是存在的,则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拉力还要大一些,由此对各个选项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动滑轮的工作特点,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看是动滑轮提升重物,容易想到,因此容易错选A,这要求学生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11.【答案】 竖直向下 地球 【解析】解:已知,则物体所受的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所以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分析受力: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地球;。
根据可求重力大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据此判断重力的施力物体;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解支持力大小。
本题考查重力、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及二力平衡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解析】解:当时,物体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摩擦力;
当时,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竖直向上。
物体无论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静止都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许多学生在做本题时由于受到压力的干扰而出现错误,在理解二力平衡时应注意只有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才有可能是平衡力。
13.【答案】存在 值 低 低于 【解析】解:历史上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托里折利实验首先用等量替代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值;
大气压的大小根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
故答案为:存在;值;低;低于。
著名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著名托里折利实验是测得大气压值的实验;大气压的大小根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常识:知道验证大气压强存在和测得大气压存在的两个著名实验和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做题时,用所学的知识结合题意去分析完成。
14.【答案】降低 变小 不变 大 【解析】解:冰熔化前:,
冰熔化后:,
因为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铁块在水中会下沉,则,
所以,
水的密度不变,因为,所以,所以铁块下沉后,水面将下降;
根据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根据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小。
故答案为:降低;变小;不变;大。
比较冰熔化前、后受浮力大小关系,再分析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而确定液面升降。
根据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变化情况,根据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力的变化情况;
水的密度不变,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本题考查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
15.【答案】 【解析】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铅笔对手的压力也相等,即。
由图可知,右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右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
故答案为:;。
先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铅笔受到两个力的关系,再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判断铅笔对两手指压力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压强公式判断手指受到的压强关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两手指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然后再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来判断。
16.【答案】自重 不变 【解析】解: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把压缩空气压入潜水艇的压力舱,将海水排出,潜水艇自重减小,当时,潜水艇上浮;
打开压力舱的阀门,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内,潜水艇自重增大,当时,潜水艇下沉;
当时,潜水艇悬浮,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由此可见,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
故答案为:自重,不变。
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是怎么上浮或下沉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道潜水艇自身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17.【答案】动 质量 【解析】解: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所以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故答案为:动;质量。
根据动能的定义以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动能的概念以及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属于基本概念,要记住。
18.【答案】做功多少 时间长短 【解析】解:比较挖掘机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多少,或采取做功多少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做功多少;时间长短。
物体做功快慢的影响因素: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采用控制变量法,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或完成相同的功比较时间的长短。
理解影响做功快慢的两个因素,能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是解答的关键。
19.【答案】解:从支点分别向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
;
;
;
. 【解析】掌握力臂的概念: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力臂的画法: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用字母或标出.
此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作图时,注意确定支点和两个力,做出力臂后要用符号标出对应的力臂.
20.【答案】解:左图,由省力情况可以得出,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
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定滑轮即可,如左图所示;
中图,由省力情况可以得出,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
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即可,如中图所示;
右图,由省力情况可以得出,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
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定滑轮,依次绕过即可,如右图所示.
答: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如图所示. 【解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如果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偶数,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为奇数,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据此画出.
考查滑轮组的组装,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归纳总结规律:绳子自由端位置的确定“奇动偶定”.
21.【答案】;
;
;
下沉 【解析】【分析】
此题的难度不大,重点对测力计的读数、量筒的使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等基础知识进行了简单的考查。
【解答】
分度值为,根据指针所在的位置以及刻度盘上所示的刻度,可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为:,现在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金属块的体积为总体积减去原来水的体积,故为:。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
由于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于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故金属块下沉。
故答案为:;;;下沉。 22.【答案】泡沫的形变程度 受力面积 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丙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解析】解:实验中,泡沫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泡沫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得: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图甲、丙所示实验符合要求。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由图丁所示实验可知,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故答案为:泡沫的形变程度;受力面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甲、丙;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采用转换法,通过泡沫的形变来体现的。
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甲、乙所示实验,根据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分析图示实验,然后答题。
通过泡沫的形变判断压力作用效果,要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就要控制压力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同。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涉及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这两种方法是初中物理用到的最多的探究方法,大部分探究实验都用到这两种方法,需要重点掌握。
23.【答案】刻度尺;匀速直线;;机械效率越高;粗糙程度;斜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做的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解析】解:要测量斜面的高度和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就要使用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为了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就要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三次实验时,有用功,
总功,
斜面的机械效率.
由图中数据可知: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除了倾斜程度会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的粗糙程度也会影响到斜面的机械效率,因此斜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做的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故答案为:刻度尺;
匀速直线;
;
机械效率越高;
斜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做的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可以发现要测量斜面的高度和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就要使用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要测量沿斜面的拉力,就要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只有这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测量才够准确;
使用斜面的目的是使物体的位置提高,需要克服的是物体的重力,所以;总功就是沿斜面的拉力所做的功,所以;机械效率;
分析实验数据,看随着倾斜程度的变大,机械效率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得出结论;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等,据此分析.
此题是测量斜面机械效率实验,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是一道好题.
24.【答案】速度 质量 速度 动能 【解析】解: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的质量,改变的是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因此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改变的是钢球的质量,因此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控制钢球滚到水平面的速度。钢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来比较钢球动能大小,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故答案为:速度;质量;速度;动能。
让同一小球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不同,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不同,所以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在质量相同时,改变速度,来探究动能和速度的关系。
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为了获得相同的速度,所以不同质量的小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在速度相同时,改变质量,来探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
斜面的作用是为了使小球从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获得相同的速度,或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获得不同的速度,斜面是为了控制钢球的速度大小。
小球推动木块运动越远,小球的动能越大,用木块运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明确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
25.【答案】解:由题可知,金属球的重力,
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可得,金属球的体积:
,
金属球浸没在煤油中时受到的浮力:
;
由可得,金属球的质量:
,
金属球的密度:
。
答: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当这个金属球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这个金属球的密度是。 【解析】实心金属球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读数即为其重力,又知道浸没在水中时的弹簧秤的读数,利用称重法求出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其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球浸没在煤油中时受到的浮力;
根据求出金属球的质量,根据求出金属球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称重法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26.【答案】解:,,
;
;
;
;
.
答:所做的有用功为;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当改为提升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已知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根据公式可求有用功;
根据公式可求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是机械效率;
根据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求出动滑轮的重力;进一步求出拉力的大小,根据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判断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