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广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一种生命现象。下列词语中体现了生命现象的是( )
A.冰雪融化 B.昼夜交替 C.雨后春笋 D.阳光灿烂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BD、“冰雪融化 ”、“昼夜交替”、“阳光灿烂”都没有生物,不具备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雨后春笋”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花生玉米排骨汤”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花生和玉米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
A.子叶、子叶 B.子叶、胚乳 C.胚芽、胚乳 D.子叶、胚芽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花生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子叶,营养物质的储存在肥厚的子叶在。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营养物质的储存在胚乳中。
故答案为:B。
【分析】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3.目前我国已知的蕨类植物多达2000多种。下列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石花菜 B.地钱 C.桫椤 D.苏铁
【答案】C
【知识点】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石花菜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地钱是苔藓植物门、苔纲、地钱目、地钱科、地钱属。叶状体暗绿色,宽带状,多回二歧分叉,边缘呈波曲状,有裂瓣,B不符合题意。
C.桫椤是桫椤科、桫椤属的蕨类植物。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C符合题意。
D.苏铁,俗称“铁树”,又名凤尾蕉、避火蕉、凤尾松,现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苏铁是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和种子,没有花这一生殖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
4.“游来无所依,游去无所思”通常描述的是鱼类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列动物与鱼类同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蚯蚓 B.章鱼 C.蜘蛛 D.蛇
【答案】D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鱼和蛇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蚯蚓是环节动物、章鱼是软体动物、蜘蛛是节肢动物,他们都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5.如图为人体细胞分裂与分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
B.图中②过程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差异
C.经过图中①②过程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均发生了改变
D.图中①②过程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成组织
【解析】【解答】A.图中①表示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会使细胞数目增多,A不符合题意。
B.图中②表示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形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差异的组织,B不符合题意。
C.①②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在这两个过程中遗传物质都不会发生改变,C符合题意。
D.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6.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能够保护和支持细胞
B.图中②内的液体是细胞液
C.图中③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甲乙所示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A.①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壁能够保护和支持细胞 ,A不符合题意。
B.②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④液泡内的液体是细胞液,B不符合题意。
C.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符合题意。
D.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所以,甲乙所示细胞中都有线粒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7.“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要求同学们在家坚持跳绳,该运动的完成必须依靠关节作为支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B.关节面、关节腔、关节软骨
C.关节囊、关节面、关节头 D.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①关节面: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②关节囊:关节囊为附着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的外层称为纤维层,对关节起加固作用;关节囊的内层为滑膜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故答案为:A。
【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8.“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小君为家人准备了以下美食,其中需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汤圆 B.糍粑 C.粽子 D.馒头
【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馒头的制作过程需要利用酵母菌来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馒头蓬松暄软,汤圆、糍粑和粽子的制作过程不需要发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9.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某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时所用的显微镜如下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从水滴正上方缓缓盖上盖玻片,以免产生气泡
B.高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选图甲中的⑥进行调节
C.要想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数目,应选图乙中的⑧进行观察
D.若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只能调节图甲中的③增强亮度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A不符合题意。
B.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高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选图甲中的⑥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B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要想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数目,应选低倍视野,要用图乙中的⑦(低倍视野)进行观察,C不符合题意。
D.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所以,若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中的③反光镜或②遮光器来增强亮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0.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都很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防风固沙
B.动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C.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氮肥
D.能参与物质循环的只有动物和植物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可见,绿色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净化空气,A不符合题意。
B.动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例如: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又使的土壤空隙增多,使得植物的根呼吸通畅,土壤肥力提高,这又说明生物还能改变环境,B不符合题意。
C.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所以,能参与物质循环的有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11.下图是张先生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做的血常规检验部分结果。请据此判断他可能患有的病症是( )
医院检验报告单【血常规】标本号:
姓名:张XX 病人类型: 门诊/住院号: 送检时间:
性别:男 年龄:35岁 诊断:标本类型:
代号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WBCRBC
HGB
PLT
白细胞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13×109/L4.8×1012/L
135g/L
210×109/L
(4~10)×109/L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男:120-160g/
女:110-150g/L
(100-300)×109/L
A.炎症 B.贫血症 C.凝血障碍 D.白血病
【答案】A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体内有炎症时,表现为白细胞数目增多。结合题表分析可知,该男性患者白细胞的测量值是13×109/L,而其正常范围是:(4~10)×1012/L,测量值比正常值明显偏高,其它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正常,故可判断他可能患有的病症是炎症。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2.小凡在公园中发现树木挂有标牌,这是专家依据一定的特征对树木进行的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等作为依据
B.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C.“界”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等作为依据,A不符合题意。
B.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相对稳定,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界”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3.营养均衡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激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营养物质或激素缺乏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出现病症。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缺铁
B.呆小症——幼儿时期缺乏生长激素
C.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D.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故缺钙易使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A不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作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B不符合题意。
C.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中,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故夜盲症患者可常吃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C符合题意。
D.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
14.人在站立时,其下肢血液仍能回流到心脏,这主要与下列哪种瓣膜有关( )
A.动脉瓣 B.静脉瓣
C.房室瓣 D.动脉瓣和静脉瓣
【答案】B
【知识点】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房室瓣处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两种瓣膜均位于心脏内。静脉瓣则位于四肢静脉内,人在站立时,其下肢血液仍能回流到心脏,这主要与下肢中的静脉瓣有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瓣膜都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15.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在肾内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①—④表示肾内的有关结构。请据图判断重吸收作用发生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单位的基本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由分析可知,葡萄糖在随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全部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也就是,经过肾小管后,葡萄糖的含量将减少到0,结合图形可知,这个过程放生在结构③中。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6.原始生命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不断进化、繁衍,才能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
A.DNA B.化石 C.同源器官 D.细胞色素c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
【解析】【解答】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7.朱鹮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稀世珍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有关朱鹮生殖发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繁殖季节,雄性朱鹮会表现出求偶行为
B.自然条件下,朱鹮的鸟卵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
C.鸟卵中的卵黄是胚胎发有的部位
D.卵壳上有大量气孔,能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所以,在繁殖季节,雄性朱鹮会表现出求偶行为,A不符合题意。
B.从内部条件来说,鸡卵孵化为小鸡的条件是鸡卵必须是新鲜的受精的卵,从外部条件看,鸡卵排出体外后要想继续发育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鸡卵产出后,胚胎发育停止,后经雌鸡孵化,胚胎才能继续发育,B不符合题意。
C.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胚盘→胚胎→雏鸟→成鸟。因此,鸟卵中能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胚盘,C符合题意。
D.卵壳位于鸟卵的最外面,坚硬,具有防止卵细胞损伤,减少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以保证鸟的胚胎发育时能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鸟卵的结构: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18.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类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人体各生殖器官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卵巢——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场所
B.子宫——受精的场所
C.输卵管——产生并输送卵细胞
D.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答案】D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场所,A不符合题意。
B.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可见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卵巢产生卵细胞,输卵管输送卵细胞,C不符合题意。
D.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功能
男性
内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
排精、排尿
女性
内生殖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外阴
/
19.若1表示细胞核,2、3、4分别表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下图能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 :细胞→1细胞核→2染色体→3DNA分子→4基因。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20.经过反复训练的小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是一种反射,下列成语所蕴含的反射类型与此不同的是( )
A.入口生津 B.闻鸡起舞 C.望梅止渴 D.谈虎色变
【答案】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经过反复训练的小狗听到铃声响会分泌唾液”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是一种复杂反射,也是一种条件反射。闻鸡起舞,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几个反射都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是一种复杂反射。入口生津是生来就有的一种先天性反射,是简单反射。
故答案为:A。
【分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反射类型
形成时间
反射弧特点
刺激
神经联系
意义
举例
简单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
事物本身
固定、不会消失
适应不变的环境
吃酸梅分泌唾液
复杂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
由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
事物的属性,如酸梅的形态、颜色、语言、文字
暂时、可以消退
适应多变的环境
看见酸梅分泌唾液
21.袁隆平爷爷用毕生精力研究并改良了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产量,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其各项生命活动
B.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
D.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促进其呼吸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除了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A不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水稻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符合题意。
C.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进行,C不符合题意。
D.可以利用低温、干燥、隔绝空气的贮存条件抑制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所以,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抑制其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2.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温度
检测
结果
1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74℃
8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
2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37℃
?
3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0℃
?
A.2号试管模拟的是淀粉在口腔中的物理性消化过程
B.三只试管实验的结果都不变蓝
C.该实验操作可以先加碘液后加唾液
D.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2号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模拟的是淀粉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A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74℃的高温下,酶失去活性,不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3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0℃的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不能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因此,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3号试管变蓝,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操作必须先加唾液后加碘液,才能推测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因此,对比三只试管的条件可知,变量是温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3.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人类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女性口腔上皮细胞 B.男性口腔上皮细胞
C.卵细胞 D.精子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C.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不含有Y染色体,AC不符合题意。
B.男性的口腔上皮细胞是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一定含有Y染色体,B符合题意。
D.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但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一对染色体的任意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此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也就是说,男性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22条+X,或者是22条+Y,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
A.水稻和稗草 B.猎豹和羚羊
C.蜜蜂和油菜花 D.跳蚤和猫
【答案】A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所以,“水稻和稗草”、“豆苗和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关系,A符合题意。
B.猎豹和羚羊之间是捕食关系,B不符合题意。
C.蜜蜂和油菜花之间是合作关系,C不符合题意。
D.跳蚤和猫之间是寄生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A不符合题意。
B.供人们休闲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B符合题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
D.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二、综合题
26.水蜜桃果香味甜,深受人们喜爱。图甲为桃花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丙为A、B两地的昼夜平均温度。已知水蜜桃果实生长发育期间,A地比B地的光照时间更长,光照强度更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时段
A地
B地
白天
29℃
25℃
夜晚
10℃
13℃
(1)为保持某桃树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 、扦插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新个体。
(2)移栽桃树幼苗多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其目的是减弱 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由图甲可知桃花的类型为 。(选填“单性花”或“两性花”)
(4)水蜜桃的果肉是由图乙中[ ] 发育而来。
(5)若A、B两地均种植同一品种水蜜桃,则 地的水蜜桃更甜。
【答案】(1)嫁接
(2)蒸腾
(3)两性花
(4)③;子房壁
(5)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类型;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扦插、嫁接和压条等繁殖方式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后代可以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优良性状。所以,为保持某桃树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嫁接、扦插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新个体。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在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应尽量保护植物的根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带土移栽;②去掉部分枝条和叶片;③在傍晚或阴天移栽。所以,移栽桃树幼苗多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其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所以,由图甲可知桃花具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
(4)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所以,水蜜桃的果肉属于果皮,是由图乙中[③]子房壁发育而来。
(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果实积累的糖分多。所以,若A、B两地均种植同一品种水蜜桃,由于A地区的昼夜温差更大(29℃-10℃=19℃),则A地的水蜜桃更甜。
【分析】图甲是花的结构,图乙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
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27.我国天宫号空间站的投入使用,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伟大成就,还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如图是航天员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
(2)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
(3)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后,血管⑥中 含量升高,该血液流回到心脏后会从 (填血管名称)流出心脏,到达全身各处。
【答案】(1)葡萄糖
(2)小肠
(3)氧气或氧或O2;主动脉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1)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
(2)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所以,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结合“血液循环简图”可知,当血液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后,血管⑥肺静脉中氧气含量升高,该血液流回到心脏后会从主动脉流出心脏,到达全身各处。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28.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据2022年5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同比增长4.1%。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我国也注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下面是某海洋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洋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之外,还缺少分解者和 。
(2)该食物网中的虾类所处的营养级是 。
(3)某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 。
(4)该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 、氮循环和水循环。
【答案】(1)非生物成分
(2)第二、第三营养级(或“第二、三营养级”)
(3)生物富集
(4)碳循环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该海洋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之外,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图中的食物链有:海藻→小型鱼类→大黄鱼;海藻→虾类→大黄鱼;海藻→虾类→须鲸;海藻→浮游动物→小型鱼类→大黄鱼;海藻→浮游动物→虾类→大黄鱼;海藻→浮游动物→虾类→须鲸。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所以,该食物网中的虾类所处的营养级是第二、第三营养级(或“第二、三营养级”)。
(3)结合分析可知,某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
(4)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主要有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特点是循环流动,反复利用。所以,该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9.2022年5月广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在党中央的领导及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的形态结构如图所示。
(1)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 ] 和遗传物质组成。
(2)有些细菌也能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它们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 细胞结构。(选填“有”或“无”)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 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4)接种新冠疫苗使人获得相应的免疫力是一种特异性免疫。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B.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此病
C.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
D.皮肤阻挡病原体的侵入
【答案】(1)①;蛋白质
(2)有
(3)切断传播途径
(4)B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由①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据分析可知,病毒与细菌的相同点都有遗传物质,主要的不同点是细菌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因此,有些细菌也能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它们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有细胞结构。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传染病,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A.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B.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此病,是因为体内已经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
C.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D.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0.并指症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表现为手指中的两指或两指以上粘连在一起,明显影响手指的正常功能。下面是某家族的并指症遗传图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并指症是一种 遗传病。(选填“显性”或“隐性”)
(2)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
(3)随着医学的进步,3号个体通过手术治疗后恢复了手指的正常功能,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选填“是”或“否”)
(4)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遗传病,其通常需要测定人类的 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
【答案】(1)显性
(2)Dd
(3)否
(4)24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题图的遗传规律(亲代:5号并指×6号并指→7号子代表现:正常),可推知并指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或Dd),正常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正常子代的基因组成是dd,一个d基因来自父方,一个d基因来自母方,因此并指亲代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并指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Dd。
(3)随着医学的进步,3号个体通过手术治疗后恢复了手指的正常功能,但其体内的遗传物质仍然没有发生改变,经过手术改变的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4)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染色体在大小、形态、结构方面是一样的,被称为常染色体,所以在测序时22对常染色体每对只测一条就可以了,而X、Y性染色体分别具有不同的基因和碱基序列,要分别进行测序,所以共测24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三、实验探究题
31.某校学生在实践基地中种植了一大片玉米,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自己所种的玉米叶片发黄,而周边农田中的玉米叶片未发黄。经查阅资料后得知,此现象可能是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所致。为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实践基地的玉米地土壤制备足量的土壤浸出液
第二步:取实践基地中叶片发黄的玉米幼苗若干株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等量的不同营养液进行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得到了实验结果。
项目
甲组
乙组
营养液
添加了适量▲的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实验结果
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叶片仍然发黄
(1)本次探究活动中通常涉及以下的步骤: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2)表格中的“▲”处应填写的物质是 。
(3)实验中将玉米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1)作出假设
(2)含氮的无机盐
(3)形成对照
(4)玉米叶片发黄是由于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所致(或“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会导致玉米叶片发黄”)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1)结合分析可知,本次探究活动中通常涉及以下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2)根据题干信息:玉米叶片发黄“可能是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所致”可知,表格中的“▲”处应填写的物质是含氮的无机盐,这样甲乙就形成了以含氮的无机盐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所以,实验中将玉米幼苗平均分成甲(实验组)、乙(对照组)两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4)根据实验结果“添加含氮的无机盐的甲组,植株恢复正常生长;而没有添加含氮的无机盐的乙组,叶片仍然发黄”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玉米叶片发黄是由于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所致(或“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会导致玉米叶片发黄”)。
【分析】(1)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2)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试卷,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