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海陆变迁(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课堂(湘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876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4海陆变迁(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课堂(湘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876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四节 海陆变迁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2.3 世界的地形(练习)
一、单选题。
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欧洲 B.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北美洲、欧洲、亚洲 D.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来源:学科网]
2.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3.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
A.大陆漂移假说
B.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C.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4.以下实例能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证明
②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来源:学科网ZXXK]
③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是因为地壳断裂下沉
④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月30日下午,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我国测绘工作者已对珠峰进行过6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工作,1975 年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 8848.13米,2005 年珠峰高程复测,珠峰峰顶海拔高程 8844.43 米。读图文资料,完成5—7题。
5.造成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来源:学。科。网]
6.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的海螺化石,这证明了( )
A.大陆漂移 B.海陆变迁 C.海平面上升 D.海平面下降
7.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多火山,岩浆活动频繁 B.地处亚洲与太平洋交接处
C.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回答8—9题。
8.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
9.图中字母A、B代表的板块分别为(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C.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10.煤的形成要有暖湿的环境、大片的森林等条件。南极大陆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却沉睡着万顷煤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变暖 B.大陆漂移 C.人类活动 D.植被迁移
答案和解析[来源:Zxxk.Com]
【答案】1.D 2.B 3.A
【解析】1.读图可知,①②③大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南极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读图可知,②是非洲。乘轮船从非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大西洋;B对,ACD错误。
故选B。
3.①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本来应该连接在一起,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受此启发,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A对。大洲轮廓图不能说明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B不符合题意。大洲轮廓图不能说明①南美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不符合题意。大洲轮廓图不能说明①南美洲、非洲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4.C[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4.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海陆变迁的例子,地中海位于板块挤压处,面积不断缩小,大西洋位于板块张裂处,面积不断扩大,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是因为地壳断裂下沉,是海陆变迁的实例,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C对,ABD错。故选C。
【答案】5.C 6.B 7.C
【解析】5.从图可以看出,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处,所以在不断升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的海螺化石,这证明了珠穆朗玛峰原来可能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才形成现在的高峰,这是海陆变迁的例子。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由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8.C 9.B
【解析】8.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表面海陆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阅读题目可知,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地震造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9.从图中看出,A是印度洋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答案】10.B
【解析】10.本题主要考查了大陆漂移学说,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大陆漂移学说是解题的关键。由于大陆不断漂移,使得南极洲以前有可能在比较温暖的地区,森林茂密,后来漂移到地球的最南端,所以题目中现象形成原因最有可能是大陆漂移,B对,ACD错。故选B。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4《海陆变迁》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4《海陆变迁》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精练,共5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精品课时练习,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