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882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882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882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伟大的悲剧教案
展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文章记载了斯科特等人为探险事业而牺牲的事迹,读来荡气回肠,震撼心灵。
单元导语说:“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些话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作为本单元第一篇“教读”文章,本课篇幅长达4000字,但文字并不生涩,复杂长句不多,适宜学习浏览。本文字里行间贯注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表现对斯科特等人勇于探索未知,团结协作、为他人业绩做证的伟大精神赞美,学习时应细加品评并结合相关资料,感受人物精神!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和能力,但每分钟阅读字数不少于400字,还需给予指导和训练,掌握浏览的一些技巧:围绕阅读目的,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勾画关键词句,把握主要内容。通过浏览,学生应该能够抓住文章主要信息,初步了解斯科特等五位英雄的“悲剧”事迹。但是不一定会“读出”人物在探险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伟大”精神—勇于探索未知、团结协作、为他人业绩做证,需要老师引导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浏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2.勾画品读重点语句,能说出“伟大的悲剧”含义;
3.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以及人类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浏览的阅读方法;
难点:
理解题目含义,领会人物精神。
【教学策略】
品读法、引导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冰雪覆盖的南极,一面向世人呈现自己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以凶险酷寒回绝人类好奇的拜访。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73天的生死较量,1912年的南极记录了一个怎样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请同学们大声念出题目和作者。
生大声朗读。
二、浏览课文找日记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斯科特一行全部牺牲。今天我们读到的这篇文章,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底片、电影胶卷、日记,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的。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引摘的斯科特日记。
(师出示课件,展示问题)
师(指导):本文约4000字,尽量在10分钟内读完。我们可以用以下小技巧来提高阅读速度:围绕要完成的问题默读;阅读时心无旁骛,聚精会神;用笔尖指着要读的句子从左到右快速移动,眼睛跟着手指移动的速度去阅读;遇到要找的关键词句用笔画出来。
(学生浏览课文,教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生1:第2自然段“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生 2:第2自然段“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生3:第3自然段“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生4:第9自然段“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上帝保佑呀! 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 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
生5:第13自然段“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
师:同学们准确的发言源自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结合“日记”读文本
(一)读“悲剧”
师:哪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一处日记?
生朗读,但语气平缓无感情。
师:他读的是否有感情?
生1:这句话有个问号,要读出设问语气。
生2:这句话还流露出了作者失望的心情。
师:分析的很到位。我想问问大家,斯科特的梦想是什么?
生1: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
师:他成功了吗?
生:没有,阿蒙森捷足先登。
师:斯科特为第一个揭开南极神秘面纱,变卖家产,远离妻子儿子!可是却被别人捷足先登,心情会怎样?
生(齐答):失望,沮丧,痛苦,
师:是啊!凝聚了斯科特无数心血的南极探险,却因和别人角逐失败而成了“悲剧”。(师板书“悲剧”)1月18日,斯科特一行5人到达了南极极点,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生:令人恐惧的单调。
师:如果第一个到达南极,看到的景色会不一样吗?
生(齐声):会!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单调”的景色其实是斯科特失望、沮丧、痛苦心情的外显。这也让“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请大家浏览第 4、5、6 、7自然段,看一看回去的路上他们面临怎样的困难?
生 1:因为那时候丰富的营养所含有的化学能和南极之家的温暖营房都给他们带来了力量。
师:来的时候为实现梦想而充满力量,现在却因失败而缺乏精力!
生 2: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
师:天气恶劣!
生 3: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师:路线固定,茫茫雪原中没有参照物,找原来的足迹何等困难!
生 4:食物的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由于热量不够,他们的身体已变得非常虚弱。
师:食物不足,热量不够。
师:3月2日,从时间来看,他们已经在冰天雪地中行走了40 多天。他们面对重重困难,发出了绝望呼喊。哪位同学能带着感情读一读第四处“日记”?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
生1:“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
师:你为何重读“再”?
生1:说明斯科特等人持续这种状态已很长时间了。
生2:“上帝保佑呀! 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
师:人什么情况下才会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
生2:极度绝望时。
生3: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
师:科学探险是伟大的,斯科特却称之为“戏”,从中可以看出他失败后的心情。
师:第四处“日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斯科特的绝望,其实他之所以绝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同伴的离去。这个时候,斯科特一行还是五人在茫茫雪地中行走吗?
生(齐答):不是。
师:谁已经离开了他们?
生(齐答):埃文斯。
师:谁越来越走不动了?
生(齐答):奥茨。
(二)悟“伟大”
师:对!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他的脚已经不能称之为脚。他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在行走。是坚持还是放弃?请同学们精读课文第 8、9、10段,找一找关于奥茨的细节描写,说一说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学生浏览课文)
师:可以了吗?
生1:“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语言描写,奥茨不愿意拖累同伴。
师:用自己的死换同伴的生。
生2:“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这是对奥茨的心理描写。
师:这处心理描写能让我们看出奥茨的什么品质?
生2: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生3:“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说明奥茨的坚持。
师(总结):同学们,这就是奥茨,他选择走向暴风雪,就意味着他选择了死,他选择死,就意味着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队友。同学们,这就是人格的“伟大”!(板书“伟大”“不拖累同伴”)
奥茨让我们在这个悲壮的故事中读出了伟大。孩子们,文中其他的人物身上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结合一个人物、一处细节、一种品质说一说。
生1:威尔逊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了还拖着十六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表现了坚毅执着,为科学事业献身品质。
(板书“为科学事业献身”)
生2:斯科特为阿蒙森作证。说明斯科特诚实守信。
师:斯科特是在为谁做证?自己的对手!一个毁灭了自己梦想的人,这种绅士风度令人动容!
(板书“为对手作证”)
师:奥茨为了同伴走向暴风雪,斯科特坚守诚信为对手作证,威尔逊为科学献身,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不为之震撼呢?随着“日记”一页一页地翻过,3月29 日,在距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时,斯科特一行终于走向死亡。来品读他最后的“日记”?
师:“遗孀”是什么意思?
生:寡妇。
师:就是失去丈夫的女人。其实在斯科特写最后的日记的时候,他的生命还没有结束,他的妻子还不是“遗孀”。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茫然)
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弥留之际,人会抛弃一切顾忌,说真话,流露真感情,这其实是斯科特在表达对妻子的……!
生(齐答):爱!
师:又该如何理解“悲伤地”和“坚决地”?
生1:悲伤是因为他将要死去。
生2:坚决是说他面对死亡很淡定。
师:很好!我还有一个疑问:斯科特为探险把生命都丢了,他会后悔吗?
生(齐答):不后悔!
师:本文在选入课本时有改动,老师节选了几处,我们来读一读,(师出示补充资料)看能读出些什么?
生1:“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说明斯科特有自己的人生梦想。
生2:“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争取英国荣誉”说明他是为了民族和国家荣誉!
师(总结):是呀,在事业上,他们流露出的是勇敢,坚毅,是为科学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对亲人,对朋友,对祖国,他们流露出来的是无私的爱。孩子们,英雄离我们远去了。他们不遗憾,我们就不悲伤,因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升华”。
四、课堂小结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位于南极极点的科学实验站—阿蒙森-斯科特站。它以最先到达南极极点的两位探险家的姓氏命名,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纪念。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收录着拿破仑、列宁等人传记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但它也收录了“失败者斯科特”的探险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
在英国皇家天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生齐诵英雄名字)
师:同学们,我们还应铭记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的所有英雄!让英雄为我们指路,让英雄伴我们成长!
五、布置作业
请你用本节课学习的浏览小技巧,争取在2分钟内读完下面文章(本文747个字),完成下面问题:
尧茂书的探险能不能称为“伟大的悲剧”?如果能,说一说“悲”在何处?“伟大”在何处?
(文段略)
【板书】伟大的悲剧
失败 团结协作
悲剧 伟大 勇于探索
死亡 为对手作证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根据课标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设置了两个学习目标:一是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二是能说出“伟大的悲剧”含义。
根据学习目标,首先引领学生学习浏览,让学生掌握浏览的方法,接着就让学生浏览课文,用笔勾画文中直接引用的斯科特的日记。然后运用感情朗读、分析重点词语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斯科特的“五处日记”,通过分析,学生能够说出“伟大”和“悲局”在斯科特等人身上的具体体现,理解了“伟大”和“悲局”。
这节课我紧扣教学目标,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感受了人物精神,既“授之于鱼”还“授之于渔”!既传授知识用重视情感教育,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只有35分钟,教学环节进行得较快,有点“赶”,学生对课文的品读不够深入,老师代替分析较多。
评语:
本节课依据课标和单元教学要求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习、掌握浏览的方法,然后运用感情朗读、分析重点语句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悲剧”和“伟大”深刻内涵,感悟人物精神,表达真实感受,既“授之于鱼”还“授之于渔”!既传授知识又重视情感教育!教师引领到位,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后选用一段文字检测浏览这种读书方法的掌握情况,完成了迁移训练。整节课有梯度、有深度,又不失温度。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积累文学常识,积累语言,分析课文,回顾学习路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