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生物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 有丝分裂以一次分裂开始时作为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C.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D. 同一细胞可能以不同方式进行分裂2.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化可能导致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发生改变B. 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C. 病毒侵染细胞并不断增殖导致细胞被动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 细胞寿命的长短与其分裂能力呈正相关3. 下图是某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②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 该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顺序为⑤①③②④C. 中心粒复制发生间期,而染色体复制和加倍发生在后期D. 图③细胞所在时期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最佳选择4.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内某时期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核DNA分子数(c)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A. 中心体的复制B. 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C.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5. 图甲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的各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的柱状图(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中的G1、G2时期,细胞中有蛋白质的合成B. 图乙中核DNA含量介于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图甲中的S期C. 图乙中核DNA含量为4C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D. 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图乙中核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6. 下列关于“①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②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①在能看到约50个细胞的视野中,统计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可以比较各时期的时长B. 实验①和实验②的装片制作流程都要经历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过程C. 实验①和实验②中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目的都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D. 实验①和实验②中根尖解离不充分会导致细胞重叠7.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B. 细胞衰老后细胞的体积会增大C. 机体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 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没有分化,不具有全能性8.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B. 细胞癌变后细胞间黏着性增强C. 致癌病毒能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 癌变后的细胞会变成球形9.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 着丝点分裂时细胞中核DNA数目不会发生变化C. 1条染色体上的2个DNA分子也随之分离D.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10.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叙述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 杂种F1自交后代会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B.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 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和比例都相同D.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1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下列杂交组合及结果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A. 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出两种性状B. 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亲本性状C. 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出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D. 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与亲本都不相同的性状12. 控制豌豆种子形状的圆粒基因(Y)与皱粒基因(y)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Yy的圆粒种子植株,让其自交一代后,选取F1中所有圆粒种子在自然状态下种植,则子二代中性状分离比为()A. 全为圆粒B. 圆粒:皱粒 = 1:1C. 圆粒:皱粒 = 3:1D. 圆粒:皱粒 = 5:113.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表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A. 3种,6:1:1 B. 4种,4:2:1:1 C. 2种,1:3 D. 3种,3:3:214.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10号个体的家族无该病病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该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 该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差不大C. 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D. 12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15. 基因型为AaBbDd的某植物个体的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个体产生基因型为abd的配子的概率为1/8B. 该个体自交所得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 该个体自交所得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D. 该个体测交所得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4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4个着丝点B.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C. 隐性非芦花雌鸡与显性芦花雄鸡杂交,可根据羽色判断幼鸡的性别D. 等位基因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17. 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将此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放入含15N原料的培养液中离体培养,下图为该细胞某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此细胞中基因a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B. 图示细胞处于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 图示细胞之后的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2个染色体组D. 最终产生的卵细胞中每个核DNA的两条链上都含有15N18. 下列关于生物学经典科学实验及相关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 摩尔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 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双球菌的致病情况,S型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下列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③中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已经不具有活性B. 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都能使小鼠死亡C. 图示实验过程证明存在一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D. 从鼠5体内分离出活菌在培养基上培养,只会产生粗糙菌落20. 已知某DNA分子中,C占全部碱基总数的17%,其中一条链中的A与G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7%和16%,则在它的互补链中,A与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分别为()A. 37%,16% B. 29%,18% C. 16.5%,17% D. 33%,17%21. 下图为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R、S、N、O都位于细胞质中B. 基因R、S、N、O上的碱基种类是不同的C. 黄身基因R是具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 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因此染色体是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载体22. 一只雄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从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雄鼠与野生型雌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此可以推断,该雄鼠的突变为()A. X染色上的隐性突变 B. Y染色上的显性突变C. 常染色上的隐性突变 D. 常染色上的显性突变23. 图1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图2表示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是相同的B. 图1中①是翻译的模板,⑥是核糖体,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向左的C. 图2中⑦是转录的模板链,⑧⑨⑩⑪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肽链D. 图2中每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翻译的方向是自下而上的2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B. HIV的核酸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C.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就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D. 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25.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线状D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SFV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 ASFV的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C. ASFV在增殖时需宿主细胞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D. ASFV的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26. 将含有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离心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I代细菌DNA分子中两条链分别含14N和15NB. 预测II代细菌再繁殖一代,DNA离心结果是1/4中,3/4轻C. 亲代→I代→II代的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 细菌继续繁殖,会再次出现双链都为15N的DNA分子27. 2020年8月,施一公院士团队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获奖项目为“剪接体的结构与分子机理研究”。如图所示在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分三步进行,分别由RNA聚合酶、剪接体和核糖体执行转录、剪接和翻译的过程,剪接体主要由蛋白质和小分子的核RNA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信使RNA前体通过剪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B. 若剪接体剪接位置出现差错,不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C. 剪接体结构的揭晓对研究由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D. 信使RNA前体被剪接体剪接后,其嘌呤和嘧啶的比例不变28. 将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间期B. 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均被标记C. 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D. 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相同29. 研究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人体细胞内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改变B. 碱基类似物、X射线以及某些病毒等能引发基因突变C. 基因突变可能会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所以对生物而言是有害无利的D.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30. 下图中A、B、C表示的是物质,1~5表示的是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有1、3、4B. 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物质B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C. 基因能通过控制物质C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T2噬菌体能在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发生1、2、3、4过程31.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 多倍体植株营养物质的种类往往会增加C. 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D. 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32.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B.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但能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C. 二倍体的所有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 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3.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个以上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且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B. 没有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C. 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就是遗传病D. 产前诊断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猫叫综合征患儿的出生34. 油菜的株高由等位基因G和g决定,B基因是另一种植物的高秆基因,B基因与G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应,且基因数量越多植株越高。将一个B基因拼接到基因型为Gg的油菜的染色体上且该B基因在植株中能够成功表达,培育出下图所示5种转基因油菜。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5种转基因油菜株高的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5种转基因油菜的株高都相等C. 甲自交,子代株高有4种类型D. 乙自交子代的株高类型在丙自交子代中占1/435. 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的部分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正常情况下基因①、②、③会同时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 当人体衰老时,酶②的活性降低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C. 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缺少酶②D. 基因①、②均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36.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人群中的患病概率为1%,患者由于缺少分解半乳糖的某种酶,不能分解乳汁中的半乳糖,严重时会导致腹水、肝功能衰竭和出血。下表是某一女性患者的家系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大伯母亲舅舅正常患者正常正常患者正常正常患者 A. 新生儿患者可以进行正常的母乳喂养B. 调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C. 该女性的大伯与一个半乳糖血症基因携带者结婚,生出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概率为1/8D. 由家系调查结果可知,禁止近亲结婚后代就不会患该遗传病37. 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下列对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A. 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B. 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 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D. 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黑色花粉和橙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38. 某基因型为Aa的闭花受粉植株,产生的含A基因的花粉中,有1/4是致死的。在自然状态下,该植株产生的子代中,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 3:7:4 B. 4:7:3 C. 2:5:3 D. 4:5:139. 某ZW型性别决定的动物中,当基因t纯合时可使雄性反转为雌性,而雌性没有该现象。一对正常亲本杂交的子代中雌、雄性比为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基因t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 父本一定能产生含基因T的配子C. 若子代雌雄之比为5:3,则亲本均为杂合子D. 若基因t位于Z、W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雌性最多有4种基因型40. 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的时间有19 h、24h和29h三种,分别由基因A1、A2和A3控制,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未知,且都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用一只羽化时间为19 h的雌蝇和一只羽化时间为24 h的雄蝇杂交,F1的羽化时间及比例为19 h:24 h:29 h = 1:2:1,且羽化时间为24 h的果蝇都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A1、A2和A3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 基因A1、A2和A3的显隐性关系为A2>A1>A3C. 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相关的基因型有6种D. F1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羽化时间为19 h的果蝇占5/16二、非选择题41. 某研究者用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性腺为材料进行显微观察实验,并绘制了以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中有_____个染色体组,乙所示细胞中有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2)若对睾丸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则能观察到图甲、乙、丙当中的图_____。(3)该研究者绘制该器官中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如图丁,④→⑤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处于阶段_____(填图中标号)的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4)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睾丸中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基因和性染色体可能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①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一条X染色体②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Y染色体③两个基因A,两条Y染色体④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5)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 AaXbY,精巢中的一个精原细胞,仅因为配子形成过程中一次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YY的精子,则该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是_____;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42. 下图为与果蝇遗传物质相关的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②表示某一物质在果蝇体细胞某一分裂时期会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则②是_____。(2)图③DNA一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_____相连。(3)⑤中碱基序列的中文名称自上而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4)细胞中DNA分子复制时,图中④处氢键发生断裂,此过程需要的条件是_____和ATP。若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T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_____。(5)对果蝇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果蝇_____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43.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内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常见的如肠道病毒71(EV71)型。该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能感染其他人。据专家介绍,感染上述病毒发病的病人康复后会具备相应的免疫力,但仍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如图所示:(1)图中EV71的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RNA除具有组成子代病毒的成分外,还具有的两个功能是_____。(2)图中过程③进行的场所是_____,参与过程③的RNA有_____种;图中过程①、②需要的原料是_____。(3)图中符合中心法则的过程包括_____(填图中标号);若该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个。Ⅱ.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4)上图所示基因片段转录时,以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个氨基酸。44. 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乙两种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基因B/b控制,且乙病属于伴性遗传病,图2为Ⅲ-11与Ⅲ-15(图1未表示)的配子及后代形成的过程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_____。(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性遗传病。(3)Ⅲ-11的基因型是_____,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_____。(4)若Ⅲ-14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5)Ⅲ-11与Ⅲ-15生育后代,卵细胞a与精子e受精,生了一个患两种病的Ⅳ-16个体,该个体基因型是_____;若卵细胞a与精子c受精,发育出的个体基因型是_____,表现型是_____。45. 果蝇的翅型(长翅、残翅、和小翅)由位于Ⅰ、Ⅱ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眼色的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科学家用果蝇做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组合亲代F1组合一纯合长翅果蝇×纯合残翅果蝇(AAbb)全为残翅果蝇组合二纯合长翅果蝇×纯合残翅果蝇全为小翅果蝇组合三纯合小翅果蝇×纯合长翅果蝇全为小翅果蝇 (1)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符合的遗传定律是_____。(2)在上述杂交组合中,纯合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让杂交组合二中F1的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其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3)几种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分别为:含XXY性染色体的果蝇为雌性且可育;含XO性染色体的果蝇为雄性且不育;含XXX性染色体的果蝇无法存活;含OY性染色体果蝇无法存活。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推测该白眼雄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的表现型改变,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未分离;第三种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雄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方案:_____。结果预测:①若_____,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②若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的;③若_____,则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参考答案【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C【答案】C【答案】D【答案】D【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B【答案】D【答案】D【答案】D【答案】C【答案】C【答案】B【答案】B【答案】D【答案】D【答案】C【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1) ①. 4 ②. 8(2)甲、乙、丙(3) ①. 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②. ①②③(4)①③④(5) ①.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 ②. AXb、AXb、a【答案】(1)染色质(2)-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3) ①. 胸腺嘧啶 ②. 腺嘌呤 ③. 胞嘧啶(4) ①. 解旋酶 ②. 15(a/2-m)(5)5【答案】(1)作为复制的模板,作为翻译的模板(2) ①. 核糖体 ②. 3 ③.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3) ①. ①②③ ②. 8400(4) ①. 乙 ②. 5【答案】(1)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 ①. X ②. 显(3) ①. AaXbY或AAXbY ②. Ⅰ-3或Ⅰ-4(或“3或4”)(4)5/6(5) ①. aaXBY ②. AaXBXb ③. 仅患乙病的女性【答案】(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2) ①. aaBB、aabb ##aabb、aaBB ②. 小翅:残翅:长翅 = 9:3:4 ③. 4(3) ①. 用子代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在正常环境中培养,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 若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或“子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 ③. 若无子代产生 ④. 若子代(雌雄)全为白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PDF版无答案可编辑pdf、高一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中学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