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doc
    • 解析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doc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01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02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03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01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02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doc、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读下图,完成1—2题。
    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软流层
    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
    A.纵波、橫波波速均变小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答案】1.B 2.A
    【解析】1.“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因为海洋的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所以本题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壳,而是在地壳以下。软流层的深度大约为80—400千米,可见震源在软流层以上,地壳以下的上地幔,故B正确。故选B。
    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传播,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3—6题。
    3.图中①表示
    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
    4.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地幔B.地壳C.外核D.内核
    5.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内部由里向外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②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③地幔以古登堡界面为界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④地核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岩石圈位
    A.①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③外部
    【答案】3.B 4.A 5.D 6.C
    【解析】3.据图可知,①为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故选B。
    4.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选A。
    5.地球内部由外向里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①错误;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②正确;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面,地核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③错误④正确。故选D。
    6.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或者软流层之上。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故选C。
    读下图,完成7—8题。
    7.下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
    8.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
    【答案】7.C 8.C
    【解析】7.该景观为黄果树瀑布图,瀑布属于水圈,图中瀑布周围有茂密的植被和大量的岩石同时还有清新的空气,因此图示景观体现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一共是4个圈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图中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A不合题意;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既是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是最活跃的圈层,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生物圈中的树木花草,C正确,BD错误。故选C。
    2017年6月19日上午,海拔3283米的俄罗斯舍维留奇火山喷发出高达15000米的灰柱,场面极为壮观。此次喷发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对航空造成影响,但火山灰降落下来,对环境的污染时必然的。据此完成9—10题。
    [来源:学+科+网]
    9.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岩石圈B.地核C.地壳D.软流层
    10.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9.D 10.A
    【解析】9.材料信息表明,海拔3283米的俄罗斯舍维留奇火山喷发出高达15000米的灰柱,场面极为壮观,说明该山为火山锥,组成该山体岩石为岩浆岩,由地下岩浆冷凝形成,一般认为,岩浆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D符合题意;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不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排除A;岩浆主要来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地核和地壳不是岩浆主要来源地,排除B、C。故选D。
    10.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首先进入大气圈,再以凝结核的形式与水汽结合形成云雨,降落到地表进行海洋和地下径流,从而进入水圈,被生物吸收进行生物圈,通过水体的沉积作用和生物的代谢作用,又回到岩石圈,因此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正确,排除B、C、D。故选A。
    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回答11—12题。
    11.宏观地形M是
    A.巨大裂谷B.低缓高原C.岛弧—海沟D.山脉—海沟[来源:学*科*网Z*X*X*K]
    12.一般认为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
    A.下地幔B.软流层C.海底岩层D.板块内部
    【答案】11.C 12.B
    【解析】11.读图可知,图中M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向亚欧板块,板块之间挤压碰撞,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在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故选C。
    12.岩浆的发源地为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所以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海底岩层和板块内部的下部,故选B。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Ⅱ圈层B.Ⅳ圈层C.莫霍界面以下D.古登堡界面以下
    14.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1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B.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
    C.Ⅱ圈层是地核D.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
    【答案】13.A 14.A 15.D
    【解析】13.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陆地,震源深度为16千米,由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之中,即莫霍面以上,即图中Ⅱ圈层,A正确、C错误;图中Ⅳ圈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即2900千米以下,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仅16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不可能位于Ⅳ圈层,B、D错误。故选A。
    14.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选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符合题意;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排除B、C、D。故选A。
    15.读图可知,图中Ⅰ圈层位于地面以上空中,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图中显示,Ⅲ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因此空间分布是连续的,B错误;图中显示,Ⅱ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不是地核,C错误;图中显示,Ⅳ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一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16.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波。
    (2)D表示__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的速度也突然_______,该处称为_______界面,其上下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_______)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答案】(1)横 纵
    (2)莫霍 地壳
    (3)下降 古登堡 固态 液态
    (4)A
    (5)D
    【解析】(1)A波波速较小,B波波速较大,且A波在2900km深度突然消失,因此A为横波,B为纵波。
    (2)横波和纵波经过D界面波速显著加快,因此D为莫霍界面,位于地下平均深度33千米,C为莫霍界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故C为地壳。
    (3)在2 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由于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出F面以上物质为固体,F面以下外核部分G物质状态为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G物质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4)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故A正确;地球内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故B不符合题意;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故C不符合题意;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容易引发海啸,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横波波速较小,纵波波速较大,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面,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故选D。
    17.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_圈,该圈层又垂直分为若干层,该圈层的最底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靠接受_________辐射获得。外部圈层中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_圈。
    (2)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________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案】(1)大气 地面 水圈
    (2)岩石
    (3)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解析】(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大气圈最底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靠接受地面长波辐射获得。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2)生物圈不单独占一圈层,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但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课时练习,共7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分析】,【答案】,【答案】古登堡界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