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doc
    • 解析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doc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第1页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第2页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第1页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第2页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第3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精品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doc、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答案】1.B 2.C
    【解析】1.臭氧层是大气层的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千米的高度处,图中显示,平流层位于地面以上约12~55千米,因此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B正确;对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含臭氧较少,不是臭氧层所在层次,A、C、D错误。故选B。
    2.图中显示,对流层位于地面以上至12千米高处,因此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下层,A错误;极光现象是太阳风中高能带电粒子流与高层大气碰撞电离而产生,图中显示,极光现象出现在高层大气中的热层,不出现在对流层,B错误;图中显示,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为直接热源是地面),近地面大气水汽较丰富,且气温高,容易膨胀上升,大气中的水汽容易上升冷凝,成云致雨,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正确;由于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具有“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结构,因此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错误。故选C。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上部热、下部冷B.厚度与纬度位置无关
    C.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该层D.集中了大气圈50%的水汽和杂质
    4.下列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
    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D.逆温现象会影响交通安全
    【答案】3.C 4.D
    【解析】3.A层为对流层,据图可知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不断降低,即上部冷、下部热,故A错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空气的对流运动越旺盛,对流层的厚度越大,故B错误。由于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显著,所以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故C正确。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4.B层为平流层,据图可知,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故A说法正确。平流层的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故B说法正确。平流层中有若干臭氧层,平流层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故C说法正确。逆温现象出现在对流层,故D说法错误。根据题目要求,本题正确答案为D。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③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④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它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④正确;生物体组成的最基本元素是碳元素,而不是二氧化碳;氧和氮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①③错误。故选D。
    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据此完成6—7题。
    6.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A.二氧化碳B.臭氧C.氧气D.氮气
    7.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大气中
    A.氧气含量增加B.臭氧的含量减少C.水汽含量减少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答案】6.D 7.D
    【解析】6.干洁空气中氮气(N2)约占78%,氧气(O2)约占21%,故D正确,A、B、C错误。
    7.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碳,因此燃烧使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C02),故D正确。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需要消耗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含量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对臭氧、水汽含量影响不大,故A、B、C错误。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完成8—9题。
    8.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高纬度的平流层
    9.该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答案】8.B 9.C
    【解析】8.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随纬度不同厚度不同,低纬度上界为17~18千米,中纬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上界为8~9千米。图中显示,该大气层下界为12千米,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由此判断该大气层应为中纬度平流层,B符合题意。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与题意不符,排除A、C。高纬度的平流层下界应为高纬度对流层上界,即8~9千米,与题意不符,排除D。
    9.图中显示,该层大气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先增加不明显,后温度增幅变大,A错。该层为平流层,空气中含有臭氧,可吸收太阳紫外线,紫外线为短波辐射,B错。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对流运动,利于飞机飞行,C对。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的是在高层大气,D错。

    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回答10—11题。
    10.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D.氮和氧
    11.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A.臭氧增多B.氧气增多C.水汽增多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答案】10.C 11.D
    【解析】10.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A错误。B、氩和氖是稀有气体,不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物质,B错误。C、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却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C正确。D、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D错误。故选:C。
    11.A、由于人类排放大量的制冷剂,释放的氟氯烃将使大气的臭氧减少,A错误。B、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将消耗更多氧气;破坏植被,森林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地球的氧气减少。B错误。C、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水汽,不是大气污染。C错误。D、人类活动燃烧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正确。
    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大约上升到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读图完成12题。
    1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
    【答案】12.A
    【解析】12.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故选A。
    13.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A.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能够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D.是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答案】A
    【解析】A、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致雨。因此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A正确;B、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和杂质无关。B错误;C、能够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大气成分是臭氧,而不是水汽和杂质,C错误;D、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应该是氧,D错误。故选A。
    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并成功落地。阅读材料,完成14—15题。
    14.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大气上界
    15.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14.B 15.D
    【解析】14.平流层的高度大约为自对流层顶(平均约12千米)到50—55千米;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为距地面39044米,故在平流层内,B对。
    15.对流层的温度由地面向高空温度降低,平流层温度向高空温度升高;所以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先在平流层是逐渐降低,后在对流层是逐渐升高,故D正确,ABC错误。
    二、综合题
    16.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和“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让你在左图中画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圈层的界线,你认为容易画吗?为什么?
    (2)水圈是由各种水体构成的,其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3)有人说“生物圈只包括各种不同的生物”。你同意吗?请说说明理由。
    (4)右图中A为_______层,,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
    (5)从飞机起飞到平稳飞行,舱外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
    【答案】(1)不容易 在地球表面附近,这几个圈层是互相渗透、相互重叠的。
    (2)连续不规则
    (3)不同意 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属于生物圈的范畴。[来源:学|科|网Z|X|X|K]
    (4)对流;地面(地面辐射)
    (5)先降低后升高
    【解析】(1)在左图中很难画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圈层的界线,主要是因为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形成自然环境,三个圈层的界线并不明确。
    (2)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属于生物圈的范畴,因此该说法错误。
    (4)大气层由下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A为对流层,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5)从飞机起飞到平稳飞行,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因此舱外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测评,共16页。

    2021学年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课时精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课时精练,共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课时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适合飞机飞行,人类生活在 的底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