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PPT课件+教案整套
- 25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课件+教案 课件 5 次下载
- 26好的故事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3 次下载
-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教案 课件 5 次下载
-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教案 课件 4 次下载
- 习作八 有你真好课件+教案 课件 3 次下载
2021学年26 好的故事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26 好的故事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上第八单元《26好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上第八单元《26好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好的故事”写的是鲁迅的一个梦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究这个梦境。
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2.复习课文结构层次。
(10--12自然段)实写——由美妙的梦境跌回到昏暗的现实。
(1--2自然段)实写——写“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的情状。
(3--9自然段)虚写——细致描绘“好的故事”这一虚幻的梦境。
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描写了什么?
描写夜深时,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情。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2.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又不是”“早熏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又不是”“早熏得”表达了作者埋怨、厌倦的心境。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3.默读第1自然段,“鞭爆的繁响”和“烟草的烟雾”形成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什么心境?
用鞭炮繁响及身边围绕的烟雾来衬托当时孤寂的情形与心情。一个人的黑夜不仅仅是黑暗,更是寂寞而孤独的时光。孤独、苦闷落寞的心境。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4.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在这种昏暗的环境下,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明了什么?
在这种昏暗的环境下,实写,作者工作到深夜,不知不觉中困意来袭,朦朦胧胧睡着了。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5.默读第2自然段,“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这一句的描写妙在哪里?
不仅表现作者入睡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所写梦幻的内容作逻辑上的铺垫。
6.第2自然段,“作者不仅写到了看书,还写出了书名,为什么?
因为后文中幻境中“好的故事”是以故乡风物为背景展开。而《初学记》第八卷中写有山阴道和鉴湖的风光,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好的故事”描写的是梦境。
总写这梦境是美丽,幽雅,有趣的。运用比喻把“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云锦”和“万颗奔星”。使梦境变幻无穷,绵延不断。
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第4自然段中 ,“幽雅”与“优雅”有什么区别?
“幽雅”多用于形容静态的环境和氛围幽静而雅致;
“优雅”多用于形容人的姿态举止。
3.第5自然段,里面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作者先写河两岸的乌桕,新禾,野花等静态景物,接着写这些景物倒影在水面的美丽的幻影,再写这些幻影在日光的照射及船桨划动中不断变幻的景象。这些景物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4.第5自然段,这些景物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在“我”描绘的景物中,乌桕与新禾、村女与和尚、茅屋与伽蓝等都是对立的矛盾体,映射了“我”矛盾纠结的内心,在失望与希望中来回纠结,反抗绝望。
5.第7自然段中 ,划线句有什么结构特点?
上一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相同字词,具有节奏感,写出了富有水乡的特征的事物倒影在水中起伏变化的景象。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6.第7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同样写景,第7段写景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第5自然段是对水乡美景作的全景式描写;第7自然段作者先是写一丈红的花在水里浮动,在水里浮动的事物有很多,一丈红的花因其他事物的加入而被拉长,这是动态描写。景物交织在一起,融为一体。
7.第8自然段,“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表达了什么?
“一一看见,一一知道”再次强调这故事是存在的,表现了作者对美的理想的强烈追求。
1.默读第10自然段,思考:“撕成片片”和“碎影”说明了什么?
说明梦已醒,实写作者幻梦初醒的样子。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近义词,表示情况发生得很突然。“骤然”多形容变化迅速,“突然”更强调变化反差大。
2.第10自然段,“骤然”与“突然”的区别?
3.默读第1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昏沉的夜”?
都具有象征意义。“昏沉的夜”象征着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好的故事”象征着作者所向往的理想世界。
“昏沉的夜”指夜晚时分,暗指当时社会的黑暗;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用“昏沉的夜”暗喻当时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的一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的。
4.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昏沉的夜”和“好的故事”有什么特殊含义?
鲁迅先生将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景寄托于他梦中看到的情景,乌桕、新禾、野花等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的景象,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中的浮影,锦带、狗、白云、村女等都是鲁迅先生美好愿景的表达与寄托。
5.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
文章写于五四退潮时期,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作为民主战士的鲁迅深深感受到社会环境的黑暗,他渴望有一片明朗的天供人自由呼吸, 而周围却只是“昏沉的夜”,所以他只能把“好的故事”寄托在幻梦里。
6.如何理解“好的故事”只发生在虚幻的梦境里这种构思?
(一)纵观全文,发现作者所说的好的故事,并不真的是一个故事,而是一幅梦幻中的美好的画面,是画面带给作者的感受: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美丽,幽雅,有趣。这里的风物景色取自江南水乡,但它要比人们日常所见的更美丽、更动人,这样的美景,只有经过精心的构思才可能有,虽然美妙无比,却终究是虚幻的,是理想化了的。鲁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在这美好到极致的艺术图景中,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热切期盼。形成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
(二)《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作品以隐晦的象征表达了一个启蒙思想家在“白色恐怖”下孤军奋战的孤寂、迷茫与疑惧,同时表达出对“糊里糊涂生、乱七八糟死”的民众的失望与希望之情。《野草》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诗情和哲理的结合,是《野草》艺术上的第二个特征。《野草》艺术上的第三个特征,是语言精练、隽永而富于生命力。
(一)仔细阅读链接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二)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的散文诗。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好的故事》,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好的故事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7页。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6 好的故事课文配套ppt课件,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