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3章恒定电流2电阻课堂达标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3896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堂达标含答案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2节 电阻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2节 电阻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5 Ω,2×103 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D.由金属材料本身特性决定
【解析】选D。导线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与导线的材料有关,而且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导线的电阻、横截面积、长度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2.两粗细相同的同种金属电阻丝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 )
A.两电阻的大小之比为R1∶R2=3∶1
B.两电阻的大小之比为R1∶R2=1∶3
C.两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
D.两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
【解析】选B。I-U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图可知,两电阻的阻值之比为1∶3,故A错误,B正确;由R=可知,电阻之比为1∶3;横截面积相等,则长度之比为1∶3,故C、D错误。
3.将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R的电阻丝均匀拉长到原来的5倍后,其电阻变为250 Ω,则R的阻值为( )
A.10 ΩB.50 ΩC.1 250 ΩD.6 250 Ω
【解析】选A。电阻丝的体积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5倍,横截面积则变为原来的。根据R=得,电阻变为原来的25倍,所以原电阻R=10 Ω,故A正确,B、C、D错误。
4.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下的电阻
B.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大于5 Ω
C.随着电压的减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
D.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解析】选C。该元件虽是非线性元件,但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下的电阻,故A错误;当U=5 V时,由图知电流为I=1.0 A,则导体的电阻R==
Ω=5 Ω,故B错误;由图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图像上的点与原点连线
的斜率增大,此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则知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故C正确,D错误。
【补偿训练】
如图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是1 000 Ω
B.导体的电阻是2 000 Ω
C.导体的电阻是0.5 Ω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001 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 V
【解析】选B。导体的电阻为:R== Ω=2 000 Ω,故A、C错误,B正确。随着电压的增大,图像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减小,此斜率等于电阻,则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001 A时,导体的电阻值大于2000 Ω,所以导体两端的电压大于2 V,故D错误。故选B。
5.一横截面积为2 mm2的铜导线,在27摄氏度下,在两端加3.4 V电压,1小时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为7.2×103 C,请问:
(1)这段导线有多长?
(2)将导线对折后,电流又为多大?
(27摄氏度下铜的电阻率为1.7×10-8 Ω·m)
【解析】(1)1小时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为7.2×103 C,
所以导线中的电流为:I== A=2 A
导线的电阻值为:R== Ω=1.7 Ω
根据电阻定律有:R=ρ
所以:L== m=200 m
(2)将导线对折后导线的长度为100 m,横截面积变成4 mm2,
所以电阻值为:R′=ρ=1.7×10-8× Ω=0.425 Ω
根据欧姆定律,有:I′== A=8 A。
答案:(1)200 m (2)8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册第2节 电阻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综合训练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改装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 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节 电功与电热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某品牌扫地机器人,374×105 J,1 AB,4 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