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答案01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答案02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答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2,50)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999,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后,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解析1,读图可知,洪泽湖以东地区缺少相应的自然河道,也无对应的自然标志,B错误、C正确。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因此有划分指标依据,A错误;秦岭淮河线属于自然地理界线,具有过渡性质,两侧地理差异不明显,D错误。第2,长江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将江苏省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因此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第3,由于苏南和苏北以长江为界,以前的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苏南和苏北的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答案1.C 2.D 3.D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完成4~5题。

    4.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关联性 D.连续性

    5.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两区域的人口分布差异

    D.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

    解析4,由图可知,发达区域向落后区域输出资金、技术和产品等,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输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两个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反映了区域之间具有关联性。第5,一般情况下,地理环境越优越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两区域发展水平受地理环境差异影响。

    答案4.C 5.A

    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根据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自然区划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它们分别为北部多年冻土区;东部温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东南湿热区;西南潮暖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下图为中国大陆自然区的一级自然区划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七个一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指标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候

    C.行政区划

    D.地质

    7.图示一级自然区划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地区修建公路,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可能是 (  )

    A.地震 

    B.冻土

    C.泥石流 

    D.地壳塌陷

    解析6,据材料可知,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此自然区划分的主要指标不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区划,AC排除;据材料中一级自然区的名称可判断,应是根据各自然区的气候条件来划分的,B正确、D错误。第7,据图可知,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应与对应,A错误;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应与对应,B错误、C正确;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应与对应,D错误。第8,据图可知,对应,即北部多年冻土区,因此修建公路时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可能是冻土。

    答案6.B 7.C 8.B

    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6—7,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呈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据此完成9~11题。

    9.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10.右上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的主要作用是 (  )

    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

    11.地坑院可能位于(  )

    A.陕西省 B.黑龙江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福建省

    解析9,地坑院是人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建设的传统民居,说明当地土层深厚,A正确;这种民居的优点是冬暖夏凉,但当地环境并不是冬暖夏凉,B错误;虽然当地降水较少,但地坑院体现不出来,C错误;这种建筑也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歉程度,D错误。第10,虽然当地年降水量较少,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暴雨,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砖墙主要是为了防水。第11,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坑院不可能位于降水丰富的福建省和黑龙江省,也不可能位于气候干旱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可能位于黄土高原,A正确。

    答案9.A 10.B 11.A

    我国某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地出发,到达图中的地。(:包头 太原 西安 成都 甘孜藏族自治州 攀枝花 昆明 桂林 赣州)读图,完成12~14题。

    12.考察队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  )

    A.:草原森林之旅

    B.:南北景观之旅

    C.:农牧文化之旅

    D.:特色地貌之旅

    13.考察队沿途经过的下列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 (  )

    A.①⑥ B.①⑧ C.②④ D.④⑥

    14.小明在整理考察队给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时,不小心抄错了一处,这一项是(  )

    A.——节约用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B.——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C.——抓好粮食,()()结合

    D.——利用气候,发展彩色农业

    解析12,包头至太原这一考察线路,气候较为干旱,森林很少,主要以草原景观为主。第13,包头和攀枝花都是我国著名的钢城,属于资源型城市。第14,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答案12.A 13.A 14.C

    下图为北纬30°附近地区的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三个区域自然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B.三个区域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三个区域入海口处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个区域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6.关于三个区域人文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

    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城镇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

    D.都有丰富的水资源

    解析15,这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北半球的夏季;尼罗河沿岸区域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尼罗河沿岸区域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三条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形成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三角洲。第16,这三个区域的光热条件都能满足棉花的生长,因此这三个区域的农作物都有棉花;河流开发的核心是综合开发与利用;尼罗河沿岸区域城镇化水平并非处于世界前列;丰富的水资源不属于区域人文要素特征。

    答案15.C 16.B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下图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据此完成17~19题。

    17.“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自然原因是(  )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场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18.青藏高原多数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条件差 

    B.热量条件差

    C.干旱多风沙 

    D.地形起伏大

    19.我国南方地区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地区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物产差异

    B.饮食习惯不同

    C.气候差异

    D.食用盐的种类不同

    解析17,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袍的不对称与之有关。藏袍宽大,穿着自如,白天气温高,可脱袖露臂;早晚气温低,则可以将两个袖子都穿上。第18,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光照条件好;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多数地区热量条件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第19,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热条件好,冬季气温较高,肉类易变质,因此通过腌制可保存肉类,加之冬季温和,新鲜蔬菜供应较丰富,无须大量腌制保存;而北方地区冬季寒冷,肉类易保存,新鲜蔬菜供应不足,可通过腌制方式达到保存蔬菜的目的,所以北方地区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因而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

    答案17.B 18.B 19.C

    读甲、乙两区域简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区域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两区域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区域矿产资源贫乏,乙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21.甲、乙两区域人文要素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C.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D.城市高度密集,城镇化速度快

    解析20,根据图示两区域的海陆轮廓和重要的城市分布判断,甲区域表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甲区域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故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和能源不足,而乙区域附近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第21,甲区域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条件充足;两区域都位于河流下游,且沿海,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和能源不足;两区域的城市高度密集,但乙区域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

    答案20.D 21.B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22~23题。

    2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甲、乙两区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要素有(  )

    多山地 气候干旱 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解析22,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甲、乙两区域热量充足;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两区域劳动力价格均较低;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也较低。第23,两区域多山地,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①③④正确;海南岛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②⑤错误。

    答案22.A 23.C

    读我国某区域1976年与2016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该区域的区域要素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农业人口比重 

    B.农业产值比重

    C.农产品商品率 

    D.耕地面积

    25.下列区域要素中,与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关联性较低的是(  )

    A.地形 

    B.气候

    C.城镇化进程 

    D.生态修复

    解析24,据图可知,该区域1976—2016年城镇化进程较快,农业类型由单一种植业转变为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全面发展,因此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农业产值比重下降,耕地面积减少,但农产品商品率提高。第25,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2016年在荒山发展了畜牧业和林果业,这是从地形的角度因地制宜的结果,同时有利于生态修复。另外,城镇化进程也会使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与气候关系不大。

    答案24.C 25.B

    二、综合题(50)

    26.(12)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干湿状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级行政区是           (写全称)(1) 

    (2)该省级行政区的年降水量分布有何规律?图中C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3)ABC三个区域的自然带依次为                           ,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体现了区域的     (5) 

    (4)由于        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该省级行政区土地出现严重的荒漠化,这体现了区域的      。近年来,山东省与该省级行政区积极开展合作,实施西电东送,缓解山东省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体现了区域的       (4) 

    解析根据经纬度和轮廓特征可判断该省级行政区为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植被也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这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了区域的差异。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2)由东向西递减。C区域地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东部和南部高山阻挡了夏季风的深入。

    (3)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水分 差异

    (4)滥垦(过度开垦) 滥牧(过度放牧) 整体性

    关联性

    27.(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9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省运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材料二 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海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2)

    A.光照 水源

    B.热量 光照

    C.降水 热量

    D.热量 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自然要素的影响,两个省级行政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除了公路和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          ,新疆还有        (2) 

    (3)判断海南省的地势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2)

    (4)结合两个省级行政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5)

    解析

    答案(1)B

    (2)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3)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判断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由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地方流)

    (4)海南省:依靠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建设能源基地。

    28.(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我国流传深远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所处区域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恰当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及景观图。

    (1)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最多,简析原因。(2)

    (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据此简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原因。(2)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失。以东北地区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原因。(6)

    (4)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3)

    解析(1),可从自然因素(环境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和社会经济因素(少数民族众多,生产与生活方式多样)两方面分析。第(2),可从地形、地势、交通、用水等方面分析。第(3),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形成的原因主要从东北地区蔬菜不能越冬生长,新鲜蔬菜不易储存等方面分析。现在少见的原因可从种植技术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分析。第(4),从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1)云南纬度低,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复杂;多民族聚居,生产和生活方式多样。

    (2)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人们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3)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蔬菜不能越冬生长,且新鲜蔬菜不易储存,过去需要大量腌制蔬菜以备冬荒。现在大量腌制蔬菜的现象已很少见,是由于温室栽培技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普及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时鲜蔬菜可随时大量供应;人们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经济的发展);人们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4)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兴起;京杭运河因泥沙淤积,通航能力下降);工业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及新产地的竞争),导致经济优势减弱。

    29.(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地形特征。(4)

    (2)比较①②两地气候差异的成因。(4)

    (3)推断甲、乙两区域的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

    解析(1),从图中可看出,两区域均以平原、高原为主,甲区域的山脉在北部,而乙区域的山脉在西部。第(2),地位于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地位于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影响,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第(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自然条件、开发历史、交通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甲、乙两区域均以平原、高原为主,高原位于南部,平原主要位于北部及沿海地区。甲区域北部有高大山脉,乙区域西部有高大山脉。

    (2)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3)两区域人口分布不平衡。甲区域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恒河平原地区。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农业生产发达,有利于生存与发展,且发展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乙区域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亚马孙平原过于湿热,不利于生存与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宜人,开发历史较早,沿海交通便利。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就业比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