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906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906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906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9067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9067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9067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9067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9067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沧海,课文注释,一整体感知,秋季“秋风萧瑟”,四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教材 七年级 第一单元
●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 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如何欣赏古诗。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汉乐府诗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曹操的名篇。 汉朝的音乐机构,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建安文学的十大代表诗人: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碣 石 沧 海 澹 澹
竦 峙 萧 瑟 哉
临:到达,登上。沧海:大海。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观:看。
萧瑟:秋风吹动树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 若:好像。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至,达到极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直接写事,写登山所见。 “观”字统领全篇。
译文:向东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动静结合相互映衬,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特点。
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草木茂盛是静景,秋风洪波是动景,动静结合,给人眼前呈现出了一幅欣欣向荣和宏伟壮观的画面。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译文: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译文: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译文:幸运到极点,唱这首歌来表达意愿。
译文:向东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幸运到极点,唱这首歌来表达意愿。
1、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1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2.纵观全诗,哪个字统领全诗,是本诗的线索?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3.“观”字统领全篇,观的是什么?
4.曹操“观”到了什么?
(哪几句是他“观”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曹操“观沧海” 是在什么季节?根据什么判断?
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也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6.“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它们有什么不同?
水何澹澹:风平浪静时;洪波涌起:大风大浪时。
7.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海水荡漾——动景 山岛耸立——静景 草木丰茂——静景 洪波涌起——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总结:写实景中有动有静,这样动静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和宏伟。
哪些语句是动景?哪些语句是静景?
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8.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对胜利的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统一天下的抱负
1.找出诗中的意象,体会景物特点。
2.在诗人眼中,沧海有什么特点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乐府诗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完美版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讲解,抓住关键词,课堂练习,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邓稼先背景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国的两弹功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备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邓稼先简介,杨振宁,词语理解,跳读课文,内容赏析,重难点分析,归纳总结,邓稼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