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第七节《拿来主义》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90 次下载
- 第六单元第八节《读书:目的和前提》课件+教案 课件 78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一节《故都的秋》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9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二节《故都的秋》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8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三节《荷塘月色》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9 次下载
高中13.2 *上图书馆优秀ppt课件
展开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图书馆》教学设计
课题名 | 上图书馆 |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梳理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 3.品味重点词句,赏析细节描写。 4.体会作者对图书馆的礼赞,所体现出对知识的崇敬之情,从而思考阋读之于人生的意义。 |
教学重点 | 1.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 |
教学难点 | 2.体会作者对图书馆的礼赞,从而思考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授课所用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1.静下心来,沉浸到一本书中去,想象着一个地方,憧憬着一片幻海。“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曼妙感觉,曾带领着我们前往一个庄重、淡雅的地方——图书馆。可是因为疫情原因,多地图书馆关闭,我们还能到图书馆享受这美好时光吗?上海图书馆做了这样的回答。 2.播放上海图书馆推出的线上服务
二、写作背景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英国文学硏究专家之一。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王先生需要博览群书。本文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三、作者介绍 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四、整体感知 1.题目解读 “上图书馆”中“上”是动词,是“去”“到”的意思。“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由题目可知,文章主要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点明了主要内容。 2.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引用名言,引出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8):回忆上图书馆之乐:中学阶段上“公书林”,大学阶段上清华图书馆,留学期间上包德林图书馆。 第三部分(9-10):引用台词,赞美图书馆。
五、深入探究 1.文中主要记述了哪几个图书馆? 明确:“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明确:时间顺序。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这个过程就有时间的先后。 3.开篇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明确: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4.“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作者在“公书林”图书馆有哪些收获? 明确: (1)特点: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允许学生随便阅览;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2)作用:突出“公书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公书林”的喜爱及怀念,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的收获做铺垫。 (3)收获:①激发了作者阅读英文小说、探求外面世界的好奇心。②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知识。 5.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清华大学的图书馆? 明确:作者详细描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写到了它的外表、门厅、书库、阅览室、高台灯等,是说作者对这个图书馆印象极为深刻,它带给作者很大的影响,给了作者很大的教益,是“我的解透教材一大恩师”,而且它的作用是其他事物不能比的,它带着作者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给作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图书馆强烈的热爱之情。 6.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黯淡下来”,联系创作背景,思考“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明确: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7.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 8.第9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意? 明确: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9.请根据文本内容梳理一下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和读书的感受与思考。 明确:王佐良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在上中学时,去学校的图书馆“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使作者养成了一个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在清华大学时,王佐良去清华图书馆读书,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使作者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王佐良去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园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10.作者写自己上图书馆之乐,感情基调是愉悦的。可是,作者却选择自己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情景来写,思考其缘由并分析随笔写法的灵活性。 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随笔,作者主要选择自己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入文,真实展示了图书馆在自己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在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处境下苦读的心情有些压抑,但这段图书馆学习的经历却意义重大,结局很是圆满。正是在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才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这段文字,是付出得到回报后的喜悦,是拨开阴霾见日月的惊喜,是不再为家国忧虑的释怀,是在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的轻松与喜悦。相比较收获时的快乐,先前受那点苦又有什么呢?因此,从整体看这一段苦读生活,更能表现上图书馆的结局之乐。从写法方面来说,体现了随笔写法的灵活性。
六、巩固提升 1.写作特点 (1)围绕中心,紧扣话题。 作者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从中学阶段的“公书林”到大学阶段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再到留学期间的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以及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其中包含着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时代的忧虑。 (2)借助光来烘托氛围和描摹心情。 文章用光来烘托氛围与描摹心情,如清华图书馆台灯温情宁静的光,是作者心境的写照:觉得知识和情感的新世界“一片灿烂”。然而历史的巨变,让这一切都暗淡下来,“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作者的心情不言自明。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照明相当差”“一灯如豆”,暗弱的灯光照映着用链子锁住的古书,阴暗苦闷的画面,与作者当时一边心忧祖国战乱,一边忙于眼前繁重功课的压抑情绪互相映衬。随着考试顺利通过,北平又传来解放的喜讯,作者的心情重归明朗,从“一心苦读”到“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作者的心境也豁然开朗。 (3)富有韵味,充满文化气息。 文章在开篇就引用名人名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讲述自己的上图书馆之乐时,无论是对读书场景的描摹,还是对图书馆环境的刻画,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读来沁人心脾。 |
布置作业 | 1.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整合信息,给“公共图书馆”下定义,要求不超过60字。 公共图书馆是免费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大多是综合性的,读者成分也是多样的。它的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各种职业、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即所有的普通居民。它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和参考书籍等)。这类图书馆也会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 答案:公共图书馆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所有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书籍并为社区活动提供场所的公共文化机构。 |
板书设计 | (1)引出 (2)回忆 上图书馆之乐 (3)赞美 |
教学反思 | 能在闲暇时静下心来到图书馆的孩子越来越少,手机游戏代替了阅读,代替了图书馆,语文教学仅仅依赖课堂是件可悲的事。 |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PPT课件pptx、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教案docx、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阅读材料《书窗上的那轮明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背景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上图书馆,王佐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13.2 *上图书馆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3.2 *上图书馆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32《上图书馆》课件pptx、132《上图书馆》学案docx、132《上图书馆》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