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35道选择,每题2分,共70分)
1.某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大量的稻谷、稻叶、木屑、纺织工具(如骨针、纺轮、梭形器)及纺织品(如编织的苇席),还有大量干栏式建筑。据此推断,该遗址应位于下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2.西周文献中,禹的事迹十分简单,主要是治水与疆理土地,和稷同为“农稼之祖”。东周时期,禹成为平治洪水的远古圣王;同时以儒、墨为代表的诸子称颂禹“既是一位远古圣王,还是一位远古圣臣”。这说明( )
A.诸子学术建设促成禹的完美形象 B.典型人物塑造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C.重建大一统成为诸子的学术取向 D.经济模式的变化影响价值观建构
3.在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大量为告麦、告秋、祈年、求雨、多雨诸事而占卜。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 )
A.生产工具改进 B.重视引水灌溉 C.农业地位上升 D.出现个体劳作
4.出土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读下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西周时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②西周初年已经实行分封制
③同姓贵族是分封对象 ④周王掌握分封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生活化特征突出,风格活泼愉快;青铜时代,以饕餐纹为代表的青铜纹饰凶猛庄严,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古代手工业技术不断提高 B.纹饰的用途发生根本转变
C.民众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D.统治权威的加强成为需求
6.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称周边少数民族为蛮夷。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如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表明当时( )
A.各国严守西周的礼乐制度 B.华夷之间的差别完全消失
C.民族消解了政治纷争 D.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
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
A.出现了曲辕犁 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 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8.战国时期,各种盗案频发。《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盗律》为商鞅变法所颁六律之首,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这反映出当时秦国( )
A.法条律令的繁杂 B.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C.价值观念的混乱 D.百姓生活极端困苦
9.下图为诸子百家关系图。该图反映出( )
A.法家思想源于儒家思想 B.儒家思想居于核心地位
C.诸子百家思想日益趋同 D.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
10.《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现代”是指( )
A.严密的法律体系 B.精细化的基层管理
C.理性化官僚体系 D.大一统的儒家政治
11.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地方管理。以下材料反映的地方管理措施,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②“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③“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
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12.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规定宫中帷帐不许用丝织品,嫔妃衣裙不得曳地;营建宫室不得用金银铜装饰;匈奴犯边,守将固守城池、不得主动出击等。实施这些治国举措,主要是因为( )
A.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B.西汉综合国力尚弱
C.推崇勤俭节约的国策 D.统治者的率先垂范
13.以下材料为中国古代四位思想家的言论,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③凡文之不关于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4.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下列中医药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②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成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③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唐本草》
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成中药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魏晋期间,门阀政治形成以后,士族地主内部的高下序列,由于相互之间为各自利益的政治争斗不断,仍有升降,可以说门阀士族在相互斗争中发展,而竞争使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统治得以维持。据此可知,门阀政治( )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客观上维护了统治秩序
C.加剧了士庶之间的对立 D.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16.北魏孝文帝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
A.推动了门第观念的淡化 B.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D.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17.唐太宗说:“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为此,唐太宗的做法是( )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居安思危,戒奢从简
C.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D.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18.某历史老师在讲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时,在黑板上手绘了下面的示意图。其中唐朝中后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因为( )
A.藩镇设置产生弊端 B.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C.北方经济趋于停滞 D.科举制度不够完善
19.三国时期,曹魏吏部尚书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儒雅并进”吏治澄清。由此可知该制度在当时( )
A.按门第选拔人才,得到士族的拥护 B.不拘一格选人才,扩大统治的基础
C.重新评价人才,适应了乱世的环境 D.使学而优则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0.下表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
朝代 | 东晋 | 隋 | 唐 | 北宋 |
比例 | 4% | 17.2% | 24.5% | 46.1% |
表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A.世卿世禄制的影响 B.察举制的完善
C.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推行
21.表1为宋代文举状元家世统计表,这反映出宋代( )
类别 | 家庭背景 | 人数 | 比例 |
官宦士子 | 祖辈或父辈曾经担任过官职者 | 50 | 42.4% |
寒素士子 | 祖辈及父辈都不曾担任过官职者 | 17 | 14.4% |
家世不详 | 根据史料难以判明家庭背景者 | 51 | 43.2% |
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B.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C.世家大族把持选才 D.平民入仕欲望强烈
2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不断变化,唐朝_________的实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横线处应填(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两税法 D.募兵制
23.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政治制度的创新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文学艺术的繁荣 D.中外文化的交流
24.据表1判断( )
朝鲜 | 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 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 |
日本 | 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 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 |
越南 | 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 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 |
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 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
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 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
25.表2是宋代前期从太祖朝到仁宗朝用相人数及其平均任职年限统计。这反映了当时( )
时间 | 用相人数 | 平均任职年限 |
太祖朝 | 6 | 2.8 |
太宗朝 | 9 | 2.3 |
真宗朝 | 12 | 2.1 |
仁宗朝 | 23 | 1.95 |
A.相权逐渐削弱 B.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C.丞相干预朝政 D.选官制度日趋完善
26.916 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反映出辽朝的( )
A.民族歧视政策 B.兵农合一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因俗而治政策
27.据统计,金代六部尚书共227人,女真族97人、汉族108人、契丹族13人、渤海族9人。据此可知,金代政权( )
A.中央始终为三省六部制 B.北方汉族占据主导地位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D.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
28.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有助于( )
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 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 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29.图2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
30.《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表明北宋( )
A.商品经济繁荣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海外贸易发达 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31.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这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有( )
A.是科举制发展过程中的改革 B.激化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
C.被后世借鉴并不断发展完善 D.体现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
32.北宋丁骘《请禁登科进士论财娶妻疏》中言:“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衣冠之家随所厚薄,则遣媒妁往返,甚于乞丐,小不如意,弃而之他。”这说明( )
A.北宋官商勾结政治腐败 B.买卖婚姻得到官方认可
C.婚姻嫁娶推动经济发展 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
33.元杂剧作家通过戏剧中“修齐治平”实践历程来塑造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品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据此可推断元杂剧( )
A.旨在宣泄文人不满情绪 B.标志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C.蕴含儒家精神 D.塑造英雄形象
34.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宋代史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
②瓷器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④已出现火药箭、火炮、火球、火蒺藜等多种火药武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下表是关于西夏铸币的部分信息。从中可以看出( )
名称 | 年号 | 年代 | 文字和书体 |
人庆宝钱 | 人庆 | 1144—1148 | 西夏文 |
天盛元宝 | 天盛 | 1149—1169 | 汉文(楷书) |
乾祐元宝 | 乾祐 | 1170—1193 | 汉文(楷书、篆书、隶书) |
乾祐宝钱 | 乾祐 | 1170—1193 | 西夏文 |
①是契丹族历史发展的反映 ②保存了西夏的民族文化
③排斥宋朝钱币的流通使用 ④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
3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余尝见枢密都承旨张诚一说,昔年(公元1075年)使北虏,因问耶律、萧姓所起,彼人云:“昔天皇王问大臣云:‘自古帝王英武为谁邪?’其大臣对曰:‘莫如汉高祖’。又问:‘将相勋德孰为优?’对以萧何。天皇王遂姓耶律氏,译云刘也。其后(皇后)亦锡(通“赐”)姓萧氏。”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
材料三
金太宗不但“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而且“分遣使者诸路劝农”。金熙宗诏“罢来流水、混同江护逻地与民耕牧”,还将皇帝狩猎的“禁苑隙地分给百姓”。明昌四年(1193年),尚书省报告说:上京路诸县“每岁收税粟二十万五千余石,所支者六万六千余石,总其见数二百四十七万六千佘石。臣等以为此地收多支少,遇灾足以赈济”。
——据漆侠乔幼梅《中国经济通史·辽金经济卷》
材料四
元代蒙古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举例
语法形式 | 表现 | 举例(《元典章·刑部》) |
定中结构的复杂化 | “的”字结构的复杂化和定语的多层化 | 蛮子田地里看守五河县的张千户小名的受宣的官人。(卷四,倚势抹杀县尹) |
“着”的“方式化”用法 | 用“着”表示动作的持续 | 为那般,仿效着称冤的人多有。(卷一五,称冤赴台陈告) |
介词带“着” | “因”、“依”这两个介词后头可以加“着” | 因着胡家的气力里,做到参政的名分有。(卷三,胡参政杀弟) |
——据李崇兴《论元代蒙古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上述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5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贞观政要》是唐朝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专史,作者吴兢(670~749),生活在高宗、武后、玄宗年代。《贞观政要》共有十卷,分为四十篇,书中主要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等四十几位大臣之间就治国施政等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道德修养、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一幅贞观年间政治上的《清明上河图》。以下是《贞观政要》目录摘编:
第一篇 君道 | 第三篇 任贤 | 第四篇 求谏 |
第五篇 纳谏 | 第七篇 择官 | 第十八篇 俭约 |
第二十五篇 奢纵 | 第三十篇 务农 | 第三十一篇 刑法 |
第三十三篇 赏献 |
|
|
(1)判断《贞观政要》对研究唐代贞观年间历史的史料价值。(6分)
(2)如果你是生活在贞观年间的唐朝大臣,请向唐太宗李世民就“为君之道”提出至少三条合理建议。(9分)
宾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答案
一、选择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B | C | B | D | D | D | B | D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B | B | B | B | C | C | A | C | D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C | D | B | A | D | C | B | D | A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
|
|
|
|
答案 | B | D | C | C | D |
|
|
|
|
|
二、非选择题
36.【答案】(15分)
各少数民族政权拓展了王朝统治的疆域,为现代中国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吸收中原文明,树立“正统”形象,强化了华夏认同观念;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重农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语法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融。总之,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相互学习和吸收,加快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解析】
根据材料一的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各少数民族政权拓展了王朝统治的疆域,为现代中国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二、三、四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吸收中原文明,树立“正统”形象,强化了华夏认同观念;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重农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语法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融。总之,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相互学习和吸收,加快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 答案:15分
(1)《贞观政要》是唐朝贞观年间之后唐朝人吴兢留下的文献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对研究唐朝贞观之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6分)
(2)建议一:注重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心存百姓”、勤政爱民的有道明君。建议二:广泛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建议三:吸取隋朝灭亡的深刻教训,做到居安思危,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建议四:广兴科举,任人唯贤,不问门第、职位和从政时间的长短。所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每个要点3分,答出三点得9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但答案必须联系材料中的篇目)
其他答案:建议五:戒奢从简,清静无为。建议六: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建议七:刑法严明,赏罚分明,等等。
7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7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上, 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文件包含高一历史答案docx、黑龙江省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