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美版6.藏书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人美版6.藏书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第4课《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
书间精灵—藏书票
一、课标内容
本节课属于美术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该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造型表现活动;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二、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采用“欣赏-探究-实践”的教学方式。即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认识藏书票,并探讨藏书票的画面内容与藏书关系,发现藏书票的种类、题材;其次,通过学习漏版藏书票,掌握制作漏版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最后根据主题需要,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漏版藏书票。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中第4课《书间精灵-藏书票》。书籍伴随着我们成长,读书与藏书更彰显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文明程度和修养品质。
本课主要学习藏书票的种类、题材及制作方法。
学生通过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为什么采用版画的形式、藏书票的尺寸、题材以及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中国最早的藏书票等内容,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通过学生自己创作漏版藏书票,培养学生对藏书票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无论在知识的理解、积累还是实践动手能力上都已经成熟,所以本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讲并不是很难。但是农村学生的美术素养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知识的理解方面,不是一个难点,可是设计创作方面需要老师细心且耐心的指导。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用版画形式的原因、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基本知识,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漏版藏书票,培养学生创作藏书票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的方法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制作漏版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丰富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体验漏版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六、教学重点
学习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和藏书票的制作过程。
七、教学难点
制作漏版藏书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出一幅既美感又大小适宜的藏书票。
八、教学策略
讲述法、观察法、启发法、讨论法、示范法
九、课时安排
1课时
十、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水粉、素描纸、拷贝纸、卡纸、铅笔、橡皮、海绵、黑笔、刻刀、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
十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谜语导入
谜语导入(出示课件)。
老师出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
谜题:有厚也有薄,有字也有图,知识里面藏,越看越爱读。
谜底:书。
(展示)大家看老师手中的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在书的扉页有一张十分精美的卡片,它是一种有字、有图、有趣、有意的独特“标签”—藏书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藏在书中的精灵-藏书票。(板书:书间精灵-藏书票)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新课,从大家最熟悉的书籍引入到学生相对陌生的藏书票,循序渐进,即明确了教学目标,又介绍了藏书票的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藏书票。
(二)初步感知,领略魅力
1.藏书票的定义
在多媒体中展示藏书票的概念,让学生齐声朗读。
藏书票是指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粘贴的一幅小装饰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1)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藏书票;(2)它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方法。
藏书票最初的意图是为藏书而设计,贴于书本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供藏书者使用的一种小型版画作品,是一种既有实用性又可供欣赏的袖珍艺术品。
2.了解藏书票的历史
请同学们看教材中为我们展示的这枚有刺猬图案的藏书票,谁来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总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德国,木刻“刺猬藏书票”,画面中一只刺猬嘴里衔着一枝野花,脚踩落叶,票上方有一行德文,意思是“谨防刺猬随时一吻”。它表现了藏书者对书本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又是如何表达对书籍的喜爱呢?(学生回答)藏书印,展示藏书印的图片。
(找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藏书印)藏书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藏书者专门将其印于书本图册的扉页,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记。同时藏书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设计意图】藏书印是上节课的内容,在这里做一个简单地阐述,帮助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1)请同学们看这枚 “关祖章藏书” 藏书票,并分析这枚藏书票中的内容呢?(2)它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总结)中国最早使用藏书票的时间大约在1905年,是“关祖章藏书”。关祖章是中国使用藏书票的第一人,“关祖章藏书”票面是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借着烛光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幅卷轴,他的身前身后是放满书籍的书架、打开的书箱以及散放于地的书籍。整个票面设计古雅,颇具匠心,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3.藏书票的构成和尺寸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中为我们展示藏书票,相互讨论一下,藏书票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尺寸是多少?
(学生回答师总结)藏书票由图像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其中文字包含了票主名、拉丁文“EXLIBRIS”、作者签名。
拉丁文“EXLIBRIS”意为“我的藏书”;作者的签名通常在画面的下方,依次为版画技法、印数、作者名、创作时间。
藏书票的规格尺寸是有要求限制的,国际藏书票大会对藏书票规格要求为边长17厘米以下,常用的规格是8-12厘米。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由此可见藏书票是一种小而精美的艺术品。(板书:图案、拉丁文、票主名、作者签名、尺寸大小)
4.藏书票的题材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中为我们展示藏书票,相互讨论一下,藏书票有哪些题材呢?
(学生回答师总结)藏书票表现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植物、风景、抽象图案等。藏书票制作方法一般依据个人喜好,画面内容可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通过一定形象,表达思想内涵,给人以“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之感。
5.藏书票采用的版画形式
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在老师的家里面有许多书,但老师想给它们都贴上藏书票,该选择哪个画种呢?国画?油画?版画?
版画!因为版画有复制性,在制作藏书票时,可以重复使用。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种类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等。版画在制版材料上面也比较广泛,常见的有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纸版、石膏版、塑料板等。不同的材料效果不同,变化丰富。难道这么丰富的版画种类都可以用来做藏书票么?当然可以。请大家看这几幅藏书票,它们就采用了不同种类的版画制作方法。出示教材图片:现代李桦先生的木版藏书票(凸版)、现代苏察内克(捷克)的石版藏书票(平版)、现代刘硕海先生的丝网版藏书票(漏版)、现代杨忠义先生的铜版藏书票(凹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认识藏书票,并掌握藏书票的相关知识。
(三)引领示范,精彩展现
展示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一起欣赏。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漏版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漏版藏书票作画步骤:
1.准备好工具材料:油墨(水粉)、海绵块、刻纸刀、透明卡片(拷贝纸)、铅笔、橡皮等;
2.用透明卡纸设计画稿,图形要概括简洁;
3.按色彩不同刻制三块版(浅灰色、黑色、红色各刻一块版);
4.根据颜色依次印制,先印浅色,后印深色;
5.在画面下方依次签字,完成作品。
首先将制作步骤展示在多媒体上,接着又把制作过程逐步讲解示范,最后将底板贴在黑板上,把刻好的青山、白云、太阳三幅不同的模板交到三名学生手中,让他们到讲台上面来,依次拓印出青山、白云、太阳(注意白云大小、位置的合理搭配),让学生标注拉丁文、签名,完成示范画。
【设计意图】双重演示,既有多媒体,又有实物讲解,并让学生亲自到讲台上面来大胆尝试。这样教学更直观,学生理解也更为深刻。
(四)自由创作,大胆表现
1.布置作业
内容不限,款式为扇面形式的小品图案,进行漏版藏书票的设计。
2.注意事项:
(1)漏版藏书票,在制作过程中应以面、块为主,先拓印浅色再拓印深色;
(2)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藏书票的构图和布局;
(3)注意藏书票的结构;
(4)色彩明亮,和谐。
3.大胆创作
通过自由结合,交流讨论,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确定意图和主体,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大胆创作。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在教室里面巡回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刀剪部位不可以对准同学和自己,递送刀剪时,把手在前,尖刀部在后;爱护公物,不得用剪刀刻划桌凳墙壁。
(五)展示分享,共同进步
看到很多同学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请各组互相交流讨论一下,推选出你们组最优秀的作品,放在我们的展示区,我们来共同欣赏和学习。
1.自评:先让作者阐述自己这样设计的原因,在创作中,作者有什么好的心得体会,可以分享给大家。
一名学生分享说,拓印时,海绵应该从外向里拓印,这样制作会更加方便;另一名学生说,在拓印颜色时,需要最下面的颜色干了之后,再去拓印上面的颜色,以免弄脏画面;还有一名学生说,设计时,最好使用块状或者面状的图案,这样拓印时,会更加容易……许多学生们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非常值得肯定。
2.互评:学生自由发言,在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原因是什么,其中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作者改进。
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一幅爱心图案的藏书票。在这枚藏书票里面,有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型号的爱心,它们自由地散落在画面上面,整个画面色彩明快,简洁大方。
还有一枚绘有青山飞鸟的藏书票,很多学生也非常喜欢。
因为它造型独特细致,但同时也给出了改进意见:颜色搭配不是很和谐,明度和纯度上没有区分开来……同学们的意见,作者表示接纳并会积极改进。
3.师评:每一位同学都很棒,都在认真的设计、创作,展示着自己的才华。首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展示区里面的作品,很多人都喜欢这枚爱心藏书票,老师也很喜欢,首先它造型简单,容易制作,效果却非常好,简单明快,但是老师在这里也提出一点点小意见,我们看到拉丁文“EXLIBRIS”,它的位置有点偏边角,如果可以再往中心部位挪动一下,会更加优秀的……
老师针对学生的作品,从造型、颜色、技法、创意等方面做一个整体分析。优秀的作品,成功在哪里;失败之处我们如何借鉴。
最后我们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和“最佳色彩搭配奖”,每个奖项评出五名学生,得奖学生的作品上会盖上美术课独有的艺术章,并鼓励和肯定全班学生的努力和付出,使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评、欣赏别人作品、教师评价等方式感受藏书票的创作效果。
(六)总结拓展,回顾知识
找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今天我们认识了藏书票,学习了藏书票的价值、用途、结构,学会了漏版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同学们可以把制作好的藏书票贴在自己喜爱的书籍扉页上,看看效果如何。在课下大家也可以在班里面进行一次藏书票交换会,“以票会友”,换完后装在一个夹子里留作纪念。
书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优秀的书籍是一种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让我们一起泛舟书海,享受如苏轼般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豪迈人生。最后老师将于谦的《观书》送给大家,愿大家从书中找到梦想、从书中找到快乐、从书中找到力量。
观书
[ 明 ]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十二、板书设计
书间精灵—藏书票
图案 拉丁文EXLIBRIS
票主名 作者签名
尺寸大小 (8-12厘米)
十三、教学反思
《书间精灵-藏书票》是美术课中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以学生熟知的书籍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藏书票的深入学习。这节课我尝试了“组织教学,谜语导入”、“初步感知,领略魅力”、“引领示范,精彩展现”、“自由创作,大胆表现”、“展示分享,共同进步”、“总结拓展,回顾知识”共六个环节来呈现教学内容。
这次的课堂导入我选择谜语导入,从书籍到藏书票,从熟悉到陌生,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份亲切感以及这件艺术品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讲授新知时,教师将讲述、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藏书票,感受藏书票独特的美感。展示实践时,让学生上台实际操作组合画面,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漏版藏书票的重点。在学生作业的设置方面,表现形式不限,符合美术课堂遵循人文性、愉悦性和实践性。
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学生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所以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对学生作业进行三方评价,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法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缺点并找到发展方向。
当然,这次的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展示范画时,教师只拿在手里面让学生远距离观察,并没有发到学生手里细细观摩,不利于学生对藏书票的深入感知。而且教师展示范画的时间似乎也有些不太恰当,应该在讲授完藏书票的概念后,就该拿出藏书票范稿,发放到学生手里面,给学生更加真实直观的体验。学生在对接下来的知识,体会的会更加深刻,思考和讨论也才会更加有针对性。
最后的结尾,引入了一首明代诗人于谦的《观书》,全班一起朗诵,在这种和谐的、跃动的、明媚的环境下结束了整堂课。
美术学科的领域非常广泛,每一种都博大精深。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每一堂课抓住一个切合点让学生明白明了,并且有继续学习及探索的欲望,这才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目标。
《书间精灵-藏书票》一课,共设计六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目标清晰,重点突出,结构明确,板书精确干练,示范得体精要,课件、教具准备充分。授课时,教态自然,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亲切自如,体现美术教学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实践性。
在设计本课时,老师采用谜语导入新课,可以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先介绍了藏书票的概念,从概念中帮助学生明确藏书票的使用功能和价值;接着学习了藏书票的历史、结构、题材等相关知识,在学习中一部分知识时,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小组合作形式,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自己寻找答案,最后再由老师帮助其总结。在展示示范环节时,教师带领学生,大胆尝试,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指导实践环节,教师提醒学生爱护教室公共资源,在细节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评价展示环节,教师面面俱到,自评、互评、师评融洽结合,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进行知识的第三次学习,在知识的掌握方面也就更加深刻、独特。
老师的这一堂课,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书间精灵 藏书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发现藏书票,了解藏书票,藏书票的版式,读书爱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第4课 书间精灵 藏书票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书间精灵 藏书票教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