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一轮总复习27《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提高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一轮总复习27《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提高版)(含答案),共25页。
中考冲刺: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知识讲解(提高)
【中考展望】
1.对于实践操作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情趣与价值,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近年来实践操作性试题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多次出现.
2.估计在今年的中考题中,实践操作类题目依旧是出题热点,仍符合常规题型,与三角形的全等和四边形的性质综合考查.需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图形的设计与操作问题,主要分为如下一些类型:
1.已知设计好的图案,求设计方案(如:在什么基本图案的基础上,进行何种图形变换等).
2.利用基本图案设计符合要求的图案(如:设计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面积或形状符合特定要求的图形等).
3.图形分割与重组(如:通过对原图形进行分割、重组,使形状满足特定要求).
4.动手操作(通过折叠、裁剪等手段制作特定图案).
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需要运用各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外,还需要综合运用代数、几何知识对图形进行分析、计算、证明,以获得重要的数据,辅助图案设计.
另外,由于折叠操作相当于构造轴对称变换,因此折叠问题中,要充分利用轴对称变换的特性,以获得更多的图形信息.必要时,实际动手配合上理论分析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更为快捷有效.
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题,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查.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方法点拨】
实践操作问题:
解答实践操作题的关键是要学会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所给的实际问题,揭示其数学本质,并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数学问题.解答实践操作题的基本步骤为:从实例或实物出发,通过具体操作实验,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提出问题,检验猜想.在解答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操作、观察、思考、想象、推理、探索、发现、总结、归纳等实践活动过程,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去感知发生的现象,从而发现所得到的结论,进而解决问题.
动态几何问题:
1、动态几何常见类型
(1)点动问题(一个动点)
(2)线动问题(二个动点)
(3)面动问题(三个动点)
2、运动形式
平移、旋转、翻折、滚动
3、数学思想
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4、解题思路
(1)化动为静,动中求静
(2)建立联系,计算说明
(3)特殊探路,一般推证
【典型例题】
类型一、图形的剪拼问题
1.直角三角形通过剪切可以拼成一个与该直角三角形面积相等的矩形.方法如下(如图所示):
请你用上面图示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对下图中的三角形,设计一种方案,将它分成若干块,再拼成一个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的矩形;
(2)对下图中的四边形,设计一种方案,将它分成若干块,再拼成一个与原四边形面积相等的矩形.
【思路点拨】
对于三角形的分割重组,要想拼成一个矩形,则分割时必须构造出直角来,示例中通过作中位线的垂线段而分割出①③两个直角三角形.对于四边形的分割重组,可以先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再利用三角形的分割重组方法进行.
【答案与解析】
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总结升华】
按照三角形的剪拼方法,探索规律,将任意四边形先分割成三角形,再进行剪拼,使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索过程.
举一反三:
【变式】(2016•绥化)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如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再按如图③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则展开后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A .
当正方形纸片两次沿对角线对折成为一直角三角形时,在直角三角形中间的位置上剪三角形,则直角顶点处完好,即原正方形中间无损,且三角形关于对角线对称,三角形的AB边平行于正方形的边.再结合C点位置可得答案为C.
故选C.
类型二、实践操作
2.如图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点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P处,点C落在G处,PG交DC于H,折痕为EF,连接BP、BH.
(1)求证:∠APB=∠BPH;
(2)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PD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AP为x,四边形EFGP的面积为S,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试问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1)要证APB=BPH,由内错角APB=PBC,即证PBC=BPH,折叠后EBP=EPB=90°,再由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证.(2)△PHD的周长为PD+DH+PH.过B作BQ⊥PH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全等:△ABP≌△QBP和△BCH≌△BQH.证明AP=QP, CH=QH,可得其周长为定值.(3),关键是用x来表示BE、CF.过F作FM⊥AB,垂足为M,先由边角关系得△EFM≌△BPA,得=x.在Rt△APE中可由勾股定理表示出BE,再由,很容易用x表示出S,再配方求最值.
【答案与解析】
解:(1)∵PE=BE,
∴EBP=EPB.
又∵EPH=EBC=90°,
∴EPH-EPB=EBC-EBP.
即PBC=BPH.
又∵AD∥BC,
∴APB=PBC.
∴APB=BPH.
(2)△PHD的周长不变,为定值 8.
证明:过B作BQ⊥PH,垂足为Q.
由(1)知APB=BPH,
又∵A=BQP=90°,BP=BP,
∴△ABP≌△QBP.
∴AP=QP, AB=BQ.
又∵ AB=BC,
∴BC = BQ.
又∵C=BQH=90°,BH=BH,
∴△BCH≌△BQH.
∴CH=QH.
∴△PHD的周长为:PD+DH+PH=AP+PD+DH+HC=AD+CD=8.
(3)过F作FM⊥AB,垂足为M,则.
又EF为折痕,∴EF⊥BP.
∴,
∴.
又∵A=EMF=90°,
∴△EFM≌△BPA.
∴=x.
∴在Rt△APE中,.
解得,.
∴.
又四边形PEFG与四边形BEFC全等,
∴.
即:.
配方得,,
∴当x=2时,S有最小值6.
【总结升华】
本题将函数和几何知识较好的综合起来,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梯形的面积公式、折叠的性质、二次函数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是一道很好的压轴题,通过此题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要学会将题目中的已知量与待求量联系起来.此题的关键是证明几组三角形的全等,以及用x来表示S.
3.刘卫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用硬纸片做了两个直角三角形,见图①、②.图①中,∠B=90°,∠C=60°,∠A=30°,BC=6 cm;图②中,∠D=90°,∠E=45°,DE=4 cm.图③是刘卫同学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将△DEF的直角边DE与△ABC的斜边AC重合在一起,并将△DEF沿AC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D、E两点始终在AC边上(移动开始时点D与点A重合).
(1)在△DEF沿AC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刘卫同学发现:F、C两点间的距离逐渐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刘卫同学经过进一步地研究,编制了如下问题:
问题①:当△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的长为多少时,F、C的连线与AB平行?
问题②:当△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的长为多少时,以线段AD、FC、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问题③:在△DEF的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得∠FCD=15°?如果存在,求出AD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请你分别完成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过程.
【思路点拨】
本题以动三角形为背景,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勾股定理.
【答案与解析】
解:(1)变小.
(2)问题①:
∵∠B=90°,∠A=30°,BC=6,
∴AC=12.
∵∠FDE=90°,∠DEF=45°,DE=4,
∴DF=4.
连结FC,设FC∥AB,
∴∠FCD=∠A=30°
∴在Rt△FDC中,DC=.
∴AD=AC-DC=
即AD=cm时,FC∥AB.
问题②:
设AD=x,在Rt△FDC中,FC2=DC2+FD2=(12-x)2+16.
(i)当FC为斜边时,由AD2+BC2=FC2得,.
(ii)当AD为斜边时,由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iii)当BC为斜边时,由得,,
△=144-248<0,
∴方程无解.
另解:BC不能为斜边.
∵FC>CD.∴FC+AD>12.
∴FC、AD中至少有一条线段的长度大于6.
∴BC不能为斜边.
∴由(i)、(ii)、(iii)得,当cm时,以线段AD、FC、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问题③:
解法一:不存在这样的位置,使得∠FCD=15°.
理由如下:假设∠FCD=15°.
由∠FED=45°,得∠EFC=30°.
作∠EFC的平分线,交AC于点P,
则∠EFP=∠CFP=∠FCP=15°,
∴PF=PC.∠DFP=∠DFE+∠EFP=60°.
∴PD=,PC=PF=2FD=8.
∴PC+PD=8+.
∴不存在这样的位置,使得∠FCD=15°.
解法二:不存在这样的位置,使得∠FCD=15°.
假设∠FCD=15°,设AD=x.
由∠FED=45°,得∠EFC=30°.
作EH⊥FC,垂足为H.
∴HE=EF=,CE=AC-AD-DE=8-x,
且.
∵∠FDC=∠EHC=90°,∠DCF为公共角,
∴△CHE∽△CDF.∴.
又,∴.
整理后,得到方程.
∴(不符合题意,舍去),
(不符合题意,舍去).
∴不存在这样的位置,使得∠FCD=15°.
【总结升华】
本题的突破点是将图形静止于所要求的特殊位置,根据题中条件得出相应的结论.本题涉及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有一定的难度.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图形的设计与操作及运动变换型问题 例3 】
【变式】如图,直角梯形OBCD是某市将要筹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用地示意图,其中DC∥OB,OB=6,CD=BC=4,BC⊥OB于B,以O为坐标原点,O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开发区综合服务管理委员会(其占地面积不计)设在点P(4,2)处.为了方便驻区单位准备过点P修一条笔直的道路(路宽不计),并且是这条路所在的直线将直角梯形O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你认为直线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如图③,存在符合条件的直线,
过点D作DA⊥OB于点A,
则点P(4,2)为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
∴过点P的直线只要平分的面积即可.
易知,在OD边上必存在点H,使得直线PH将面积平分,
从而,直线PH平分梯形OBCD的面积.
即直线PH为所求直线
设直线PH的表达式为且过点
∵直线OD的表达式为
解之,得
∴点H的坐标为
∴PH与线段AD的交点F的坐标为
∴
解之,得
∴直线的表达式为
类型三、平移旋转型操作题
4.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EF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1.固定△ABC不动,将△DEF进行如下操作:
(1)如图所示,△DEF沿线段AB向右平移(即D点在线段AB内移动),连结DC、CF、FB,四边形CDBF的形状在不断地变化,但它的面积不变化,请求出其面积.
(2)如图所示,当D点移动到.AB的中点时,请你猜想四边形CD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图所示,△DEF的D点固定在AB的中点,然后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DEF,使DF落在AB边上,此时,点恰好与B点重合,连结AE,请你求出sinα的值.
【思路点拨】
平移时,CFAD,AD=BE,根据等底等高的特征,将求梯形面积转化为求,旋转时需知道∠ABE=90°,BE=CB,运用相似等知识解答.
【答案与解析】
【解析】(1)过C点作CG⊥AB于G,如图.
在Rt△AGC中,∵,
∴.
∵AB=2,
∴.
(2)菱形.
∵CD∥BF,FC∥BD,∴四边形CDBF是平行四边形
∵DF∥AC,∠ACB=90°,
∴CB⊥DF,
∴四边形CDBF是菱形.
(3)解法一:过D点作DH ⊥AE于H,如图,
则,
又,
.
∴在Rt△DHE中,.
解法二:∵△ADH∽△AEB,
∴,即,
∴,
∴.
【总结升华】
本题是平移和旋转类型的操作题,需知道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这两种变换都是全等变换.
类型四、动态数学问题
5.(2015•石峰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的坐标为(0,4),动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M是线段AC的中点.将线段AM以点A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B,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BE于点D,运动时间为t秒.
(1)当点B与点D重合时,求t的值;
(2)当t为何值时,S△BCD=?
【思路点拨】
(1)由于∠CAB=90°,易证得Rt△CAO∽Rt△ABE;当B、D重合时,BE的长已知(即OC长),根据AC、AB的比例关系,即可得到AO、BE的比例关系,由此求得t的值.
(2)求△BCD的面积时,可以CD为底、BD为高来解,那么表示出BD的长是关键;Rt△CAO∽Rt△ABE,且知道AC、AB的比例关系,即可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出BE的长,进一步得到BD的长,在表达BD长时,应分两种情况考虑:①B在线段DE上,②B在ED的延长线上.
【答案与解析】
解:(1)∵∠CAO+∠BAE=90°,∠ABE+∠BAE=90°,
∴∠CAO=∠ABE.
∴Rt△CAO∽Rt△ABE.
∴.
∴.
∴t=8.
(2)由Rt△CAO∽Rt△ABE可知:BE=t,AE=2.
当0<t<8时,S△BCD=CD•BD=(2+t)(4﹣)=.
∴t1=t2=3.
当t>8时,S△BCD=CD•BD=(2+t)(﹣4)=.
∴,(为负数,舍去).
当t=3或3+5时,.
【总结升华】
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该题是图形的动点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出相似三角形,得到关键线段的表达式,注意点在运动过程中未知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图形的设计与操作及运动变换型问题 例4 】
【变式】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0,AD=6,∠A=60°,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BC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P与C重合时停止运动,过点P作AB的垂线PQ交AD或DC于Q.设P运动时间为t秒,直线PQ扫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答案】
解:(1);
(2);
(3)
.
综上,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
中考冲刺: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巩固练习(提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2015春•抚州期末)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对折两次,并在如图位置上剪去一个圆形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2. (2016•邢台校级三模)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如图1进行两次对折,折成一个正方形,从右下角的顶点,沿斜虚线剪去一个角剪下的实际是四个小三角形,再把余下的部分展开,展开后的这个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
A.1080° B.360° C.180° D.900°
3. 如图,把矩形ABCD对折,折痕为MN(图甲),再把B点叠在折痕MN上的B′处.得到Rt△AB′E(图乙),再延长EB′交AD于F,所得到的△EAF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4. 如图,已知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ABC纸片,点E在AC边上,点F在AB边上,沿着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的位置,且ED⊥BC,则CE的长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5.如图(1)是一个等腰梯形,由6个这样的等腰梯形恰好可以拼出如图(2)所示的一个菱形.对于图(1)中的等腰梯形,请写出它的内角的度数或腰与底边长度之间关系的一个正确结论: .
6.如图,△ABC中,∠BAC=600,∠ABC=450,AB= ,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O
分别交AB,AC于E,F ,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7.(2015•太仓市模拟)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CD=6cm.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同时,动点P也从B点出发,沿折线B→A→D运动到点D停止,且PQ⊥BC.设运动时间为t(s),点P运动的路程为y(cm),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关于t的函数图象为折线段OE和EF(如图②).已知点M(4,5)在线段OE上,则图①中AB的长是 cm.
三、解答题
8.阅读下列材料:
小明遇到一个问题: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1)所示,将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
他的做法是:按图(2)所示的方法分割后,将三角形纸片①绕AB的中点D旋转至三角形纸片②处,依此方法继续操作,即可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DEFG.
请你参考小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
(1)现有5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矩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3)所示.请将其分割后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在图(3)中画出并指明拼接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即可);
(2)如图(4),在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分别连结AF、BG、CH、DE得到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MNPQ.请在图(4)中探究平行四边形MNPQ面积的大小(画图并直接写出结果).
9. 如图(a),把一张标准纸一次又一次对开,得到“2开”纸、“4开”纸、“8开”纸、“16开”纸…….已知标准纸的短边长为a.
(1)如图(b),把这张标准纸对开得到的“16开”张纸按如下步骤折叠:
第一步 将矩形的短边AB与长边AD对齐折叠,点B落在AD上的点B′处,铺平后得折痕AE;
第二步 将长边AD与折痕AE对齐折叠,点D正好与点E重合,铺平后得折痕AF;
则AD:AB的值是________,AD,AB的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2开”纸、“4开”纸、“8开”纸的长与宽之比是否都相等?若相等,直接写出这个比值;若不相等,请分别计算它们的比值;
(3)如图(c),由8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构成“L”型图案,它的4个顶点E,F,G,H分别在“16开”纸的边AB,BC,CD,DA上,求DG的长;
(4)已知梯形MNPQ中,MN∥PQ,∠M=90°,MN=MQ=2PQ,且四个顶点M,N,P,Q都在“4开”纸的边上,请直接写出两个符合条件且大小不同的直角梯形的面积.
10. 操作与探究
(1)图(a)是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将该三角形纸片按图中方法折叠,点A与点C重合,DE为折痕.试证明△CBE是等腰三角形;
(2)再将图(b)中的△CBE沿对称轴EF折叠(如图(b)).通过折叠,原三角形恰好折成两个重合的矩形,其中一个是内接矩形,另一个是拼合(指无缝重叠)所成的矩形,我们称这样的两个矩形为“组合矩形”.你能将图(c)中的△ABC折叠成一个组合矩形吗?如果能折成,请在图(c)中画出折痕;
(3)请你在图(d)的方格纸中画出一个斜三角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折成的组合矩形为正方形;②顶点都在格点(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4)有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如菱形,通过折叠也能折成组合矩形(其中的内接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原四边形的四边上).请你进一步探究,一个非特殊的四边形(指除平行四边形、梯形外的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一定能折成组合矩形?
11. 在图1至图5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2b<a时,如图1,在BA上选取点G,使BG=b,连接FG和CG,裁掉△FAG和△CGB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
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如图所示),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
实践探究:
(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至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联想拓展:
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
当b>a时,如图所示的图形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中画出剪拼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12. (2016•宿迁)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2,D是边AB上一动点(A、B两点除外),将△CAD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得到△CEF,其中点E是点A的对应点,点F是点D的对应点.
(1)如图1,当α=90°时,G是边AB上一点,且BG=AD,连接GF.求证:GF∥AC;
(2)如图2,当90°≤α≤180°时,AE与DF相交于点M.
①当点M与点C、D不重合时,连接CM,求∠CMD的度数;
②设D为边AB的中点,当α从90°变化到180°时,求点M运动的路径长.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由折叠可知,得到的四个圆形小洞一定不在一条直线上,故D不正确;四个圆形小洞不靠近原正方形的四个角,所以A不正确;选项C的位置也不符合原题意的要求,故只有B是按要求得到的.故选B.
2.【答案】A;
【解析】展开图的这个图形是八边形,故内角和为:(8﹣2)×180°=1080°.
3.【答案】B;
【解析】证明AE=AF,∠EAF=60°,得△EAF为等边三角形.
4.【答案】D.
二、填空题
5.【答案】答案不唯一. 可供参考的有:①它内角的度数为60°、60°、120°、120°;
②它的腰长等于上底长;③它的上底等于下底长的一半.
【解析】拼图注意研究重叠的边和有公共点的角,由图可以看出三个下底上的角拼成一个平角,
上底和腰相等.
6.【答案】;
【解析】由垂线段的性质可知,当AD为△ABC的边BC上的高时,直径AD最短,
此时线段EF=2EH=20E•sin∠EOH=20E•sin60°,当半径OE最短时,EF最短,连接OE,OF,
过O点作OH⊥EF,垂足为H,在Rt△ADB中,解直角三角形求直径AD,
由圆周角定理可知∠EOH=12
∠EOF=∠BAC=60°,在Rt△EOH中,解直角三角形求EH,由垂径定理可知EF=2EH.
如图,连接OE,OF,过O点作OH⊥EF,垂足为H,
∵在Rt△ADB中,∠ABC=45°,AB= ,
∴AD=BD=2,即此时圆的直径为2,
由圆周角定理可知∠EOH= ∠EOF=∠BAC=60°,
∴在Rt△EOH中,EH=OE•sin∠EOH=1×= ,
由垂径定理可知EF=2EH=,
故答案为: .
7.【答案】10;
【解析】解:设OE的解析式为y=kt,
∵点M(4,5),
∴k=,
如图,当Q运动到G点时,点P运动到A点,BQ=t,AB=,
∵AG⊥BC,
∴四边形ADCG是矩形,
∴AG=DC=6,
∴AB2=BG2+AG2,
∴()2=t2+62,
解得:t=8,
∴AB=×8=10(cm).
三、解答题
8.【答案与解析】
解:(1)拼接成的平行四边形是ABCD(如图所示).
(2)正确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平行四边形MNPQ的面积为.
9.【答案与解析】
解:(1),,.
(2)相等,比值为.
(3)设DG=x.
在矩形ABCD中,∠B=∠C=∠D=∠90°.
∵∠HGF=90°,
∴∠DHG=∠CGF=90°-∠DGH,
∴△HDG∽△GCF,
∴.
∴CF=2DG=2x.
同理∠BEF=∠CFG.
∵EF=FG.
∴△FBE∽△GCF,
∴BF=CG=.
∴.
解得,即.
(4),.
10.【答案与解析】
(1)由对称性可证∠ECB=∠B.
(2)如图所示,有3种折法.
(3)答案不唯一.只要有一条边与该边上的高相等即可.
(4)当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时,可以折成一个组合矩形.
11.【答案与解析】
解:实验探究
(1)
(2)剪拼方法如图(1)(2)(3).
联想拓展
能,剪拼方法如图(4)(图中BG=DH=b).
(注意;图(4)用其他剪拼方法能拼接成面积为的正方形均可)
12. 【答案与解析】
解:(1)如图1中,∵CA=CB,∠ACB=90°,
∴∠A=∠ABC=45°,
∵△CEF是由△CAD旋转逆时针α得到,α=90°,
∴CB与CE重合,
∴∠CBE=∠A=45°,
∴∠ABF=∠ABC+∠CBF=90°,
∵BG=AD=BF,
∴∠BGF=∠BFG=45°,
∴∠A=∠BGF=45°,
∴GF∥AC.
(2)①如图2中,∵CA=CE,CD=CF,
∴∠CAE=∠CEA,∠CDF=∠CFD,
∵∠ACD=∠ECF,
∴∠ACE=∠DCF,
∵2∠CAE+∠ACE=180°,2∠CDF+∠DCF=180°,
∴∠CAE=∠CDF,
∴A、D、M、C四点共圆,
∴∠CMF=∠CAD=45°,
∴∠CMD=180°﹣∠CMF=135°.
②如图3中,O是AC中点,连接OD、CM.
∵AD=DB,CA=CB,
∴CD⊥AB,
∴∠ADC=90°,
由①可知A、D、M、C四点共圆,
∴当α从90°变化到180°时,
点M在以AC为直径的⊙O上,运动路径是弧CD,
∵OA=OC,CD=DA,
∴DO⊥AC,
∴∠DOC=90°,
∴的长==.
∴当α从90°变化到180°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70中考冲刺: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基础),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8中考冲刺: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巩固练习(基础),共11页。
这是一份中考冲刺: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巩固练习(提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