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榆阳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襁褓(qiǎng) 漩涡(xuán) 农谚(yàn) 分崩离析(bēng)B.迂回(xū) 沙砾(lì) 缄默(jiān) 纷至沓来(tà)C.翌日(yì) 寒噤(jìng) 骨骼(gé) 接踵而至(zhǒng)D.穹顶(qióng) 敦实(dūn) 蠕动(rú) 强词夺理(qiá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驰骋 迁徙 枯燥 目眩神谜 B.枷锁 狡辨 褶皱 名副其实C.颠簸 懈怠 悬殊 振耳欲聋 D.缅怀 山麓 静穆 安营扎寨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2分)(1)近日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煤制清洁燃料产业化技术升级示范基地项目推进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充分了解认知煤制清洁燃料项目的战略意义,为项目落地榆林______(夯实 确立 奠定)了坚实基础。(2)针对拜登发布行政命令,将阿富汗被冻结资产的一半留在美国,用于补偿“9·11”事件受害者的做法,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______(令人发指 怒不可遏 悲不自胜)地说,美国“在人性和道德上已堕落到最低程度”。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诗经·兼葭》)(2)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4)__________,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8)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9)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10)满窑里围得不透风,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③肉体的强壮、滋长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④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⑤另一种人,______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______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⑥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1)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提取第④句画线句子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在第⑤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1分)6.名著阅读。(2分)柯察金额上的伤口已经长得很好了。换绷带的时候,他惊人的忍耐力使我们所有的医生都吃惊。一般人在这种时候常常不断地呻吟或是发脾气。可是他却默不作声,并且每次给他的伤口上碘酒的时候,他都不畏缩,只是把身体挺得像绷紧了的弦。他经常痛得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是从来不叫一声。我们已经全部知道:要是他呻吟了,那准是他昏迷了。他怎么会有这样顽强的精神呢?我真不明白。阅读上述语段,请你结合原著的相关情节,说说保尔·柯察金这次受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7分)7.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品质的关注。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八年级四班准备开展以“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1)请将本次活动的主题“良好睡眠,健康同行”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2)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睡眠令”,通过多种政策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长。同年7月出台“双减”政策,减轻中小学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下面是中国睡眠研究会于2022年3月17日发布的关于中小学生睡眠调查的数据,请写出你从中得到的结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中,同学们围绕“我的睡眠”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请你根据讨论内容和材料,为王文或张明指出睡眠方面的问题,并给他提一点建议。(2分)王文:我一般晚上才开始写作业、复习功课,经常到十二点才睡。张明:我每天晚上都要喝咖啡,做作业倒是清醒了,可十一二点都还很精神。材料:中国睡眠协会给大家提出了几点倡议:①睡眠优先。尽量将工作安排在白天,提高白天的学习工作效率,不牺牲夜晚睡眠时间;②规律作息,保证时长。确定好每天的休息时间,并严格执行,确保睡眠时间段稳定;③适量运动。通过适量、适时的运动提升睡眠质量。但睡前一小时不宜剧烈运动;④养成良好习惯。睡前三小时不喝含咖啡因、酒精的饮品,避免过于兴奋、消极情绪与用脑过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活动结束后,宣传组以“今天你睡好了吗”为主题制作了《睡眠宣传手册》,请你依据下面给出的“前言”,将“目录”补充完整。(2分)《睡眠宣传手册》前言及目录前言目录前言目录今天你睡好了吗?当你打开这本手册,你会对“世界睡眠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将明白睡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你可以对自己的睡眠进行科学的测评,然后知晓失眠的原因。如果你尝试用手册中提供的“秘诀”去调节自己的睡眠,你的生活会更加美好。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你的睡眠合格吗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保证良好睡眠的“秘诀”三、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1题。(12分)【材料一】科幻片《终结者2》里,出现过一个神通广大的机器人杀手,它能随心所欲地变成任何形状,甚至可以穿墙入室完成既定的杀人任务,被威力巨大的武器击中后也能自动愈合,简直无所不能。如果现实中人们也能造出这样的一个机器人,那么镓是科学家能找到的最适宜的材料。镓在自然界中隐藏很深,熔点仅有29.78℃,沸点却高达2403℃,因此它大多数情况下都以液态的形态在各类元素中四处“游荡”,很少以独立的形态存在。镓在铝土矿、闪锌矿等矿石中含量很少,化学家们用高温灼烧矿石时,它才会以化合物的形式挥发出来,还要经过多种提纯手段精炼才能得到纯粹的镓单质。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是制取各种镓化合物半导体的原料,硅、锗半导体的掺杂剂,核反应堆的热交换介质。镓用来制作光学玻璃、真空管、半导体的原料。装入石英温度计可测量高温。加入铝中可制得易热处理的合金。2014年9月,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科学家们使用镓和铟合成液态金属,这种合金对电流很敏感,当通过少量电流时,合金的表面张力会降低,球形金属会在桌面上“融化成”一滩水,撤销电流,合金又会慢慢聚成一个球。更改电压大小还可以调整金属表面张力和金属块黏度,从而变为不同结构。这样的话,只需要改变电流,制造一个可变形的机器人就不再是幻想了。【材料二】芯片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科技元件之一,我们每天玩的手机、用的电脑、看的电视、听的音响,里面都有芯片的存在,而芯片的出现离不开半导体。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随着温度、电场方向等因素的变化,半导体的导电性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特性,半导体才能实现可控导电和通信等功能。人们用以硅材料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取代了笨重的电子管,制成了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推动了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整个IT产业的飞跃。然而,尽管硅拥有很多优越的电子特性,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特性已经快被用到极限,所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能替代硅的半导体材料,以制造未来的电子设备。化合物半导体进入了科学家的视线。化合物半导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它具有半导体的性质。1928年,科学家用2000多度的高温和近万个大气压的苛刻条件将金属镓和氮气合成为一种新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氮化镓。与硅基半导体相比,氮化镓变成导体需要更大的能量:硅材料的电子连成导电带所需能量为1.1eV,氮化镓则需3.4eV。这意味着氮化镓具有更好的热性能和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相同的电力供应下,它能实现比硅基芯片更强大的功能。氮化镓芯片更能满足现今高热能、低能耗、高性能的电子产品的需求:氮化镓芯片制成的电子器件可在2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工作;氮化镓芯片应用于电子电力器件中,使得系统能耗降低30%以上;氮化镓芯片作为微波通信基站的核心材料,能使得基站传输覆盖面积比目前提升一倍以上。【材料三】对中国来说,氮化镓芯片更是突破国外芯片技术封锁的绝佳武器,因为与落后两三代的硅基芯片相比,氮化镓芯片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在氮化镓芯片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未来,氮化镓芯片将在半导体照明、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电网、高速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类电子等领域全面开花,液态金属镓将从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的生活。8.【材料一】第一段写《终结者2》中的片段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镓在自然界中隐藏很深,熔点仅有29.78℃,沸点却高达2403℃,因此它大多数情况下都以液态的形态在各类元素中四处“游荡”,很少以独立的形态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材料二】第四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想得到纯粹的镓单质极不容易,需用高温灼烧闪锌矿等矿石,然后还要经过多种提纯手段精炼。B.半导体是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它的出现离不开芯片。C.半导体的导电性会随温度、电场方向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此实现通信等功能。D.中国在氮化镓芯片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这使我国突破国外芯片技术封锁成为可能。(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万里长城-红柳梁衡①中国北方最明显的地理标志就是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逶迤连绵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上,将秦汉到明清的文化符号一一镌刻在苍茫的大地上。夕阳西下,一抹红霞为烽火台、戍楼勾勒出金色的轮廓。这时,你遥望天边的归雁,听北风掠过衰草黄沙,心头不由会泛起一种历史的苍凉。万里长城由东向西进入陕北府谷犁辕山境内后,轻轻地拐了一个弯。这气势浩大,如大河奔流般的长城,怎么说拐就拐了呢。现在能给出的解释,只是为了一座寺和一棵树——一棵红柳树。②那天,我沿着长城一线走到犁辕山头,一抬眼就被这棵红柳惊呆了。红柳是生长在沙漠或贫瘠土地上的一种灌木,极耐干旱、风沙、盐碱。为减少水分的流失,它的叶子极小,如不注意你都看不到它的叶片。这红柳自己活得艰苦却不忘舍身济世。它的枝叶煮水可治小儿麻疹,它的枝条鲜红艳丽,韧性极好,是农民编筐、编篱笆墙的好材料,但它最大的用途是防风固沙。红柳与沙棘、柠条、骆驼刺等,都是黄土地上矮小无名的植物,最耐得寂寞,许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是眼前的这棵红柳却长成了一株高大的乔木,挺立在一座古寺旁,深红的树干,遒劲的老枝,浑身鼓着拳头大的筋结,像是铁水或者岩浆冷却后的凝聚。我知道这是烈日、严霜、风沙、干旱九蒸九晒,千难万磨的结果。它高大的身躯摇曳着,覆盖着这座乡间的古寺,一幅古典的风景画。而奇怪的是,这庙门上还挂着一块牌子:长城保护站。③站长姓刘。我问保护站怎么会设在这里。他说:这是佛缘。说是保护站,其实是几个志愿者自发成立的团体。老刘当过兵,他总说军队是长城,退下来后就回到了长城脚下。看着这些残破的戍楼土墙,心里说不清是什么味道,就想保护长城。他每次走到这里,就在这棵红柳树下歇歇脚,四周少林无树,就只有这一点绿色。他稍一闭眼,就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可再一睁眼,只有残破的城墙和这株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一开始为了巡视方便,他就借住在寺里。后来身边慢慢聚集了五六个志愿者,就挂起了牌子。④保护站已成立五六年,慢慢地与寺庙成为一体。连僧带俗共十来个人,同一个院子,同一个伙房,同一本经济账。志愿者多为居士,所许的大愿便是护城修城;僧人都爱树,禅修的方式就是栽树护树。早晚寺庙里做功课时,志愿者也到佛堂里听一会儿诵经之声,静一静心;而功课之余,僧人们也会到寺下的坡上种地、浇树、巡察长城。不管是保护站还是寺上都没有专门经费。他们自食其力,自筹经费维持生活并做善事。几年来老刘他们在这儿打了一眼井,栽了三百亩的树,为站里盖了几间房。他还率领他的“僧俗大军”走遍沿长城的村子,收回了一万多块散落在民间的长城砖,在文物局指导下修复了一个长城古成楼。⑤正说着,人们回来了,几个僧人穿着青布僧袍,志愿者中有农妇、老人、学生,还有临时加入的游客,手里都拿着锄头、镰刀、修树剪子。大山深处,长城脚下,黄土高原上的一所小寺庙里聚集着这样一群奇怪的人,过着这样有趣的生活。⑥采访完我要下山,老刘送我到寺门口。晚风掠过大殿屋脊的琉璃瓦,吹出轻轻的哨音,夕阳又给长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轮廓。⑦这时夕阳已经给红柳树镀上一层厚重的古铜色,一树紫花更加鲜艳。12.文章开头对长城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的红柳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他稍一闭眼,就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可再一睁眼,只有残破的城墙和这株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品味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僧人、志愿者和游客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将其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综合全篇,探究本文以“万里长城一红柳”为题的用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为人求荐书韩愈某闻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以某在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厩者也,于是而不得知,假有见知者千万人,亦何足云!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荐闻。是以冒进其说以累于执事,亦不自量已。然执事其知某如何哉?昔人有鬻马不售于市者,知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某与其事颇相类,是故终始言之耳。某再拜。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某闻木在山( ) (2)遇之而不顾者( )(3)若某等比咸得以荐闻( ) (4)昔人有鬻马不售于市者(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遇之而不顾者 执策而临之B.是生于匠石之园 骈死于槽枥之间C.咸得以荐闻 策之不以其道D.某与其事颇相类 其真不知马也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于是而不得知,假有见知者千万人,亦何足云!(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结合课文《马说》和本文,说说在这两篇文章中伯乐对千里马的成长分别起了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1.阅读诗歌,根据诗歌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2分)场景狂风袭屋、茅草翻飞群童抱茅、倚杖叹息①___________广厦千万、不动如山情感痛惜、焦急②____________愁苦、忧思坚定、悲壮22.杜甫胸怀国家,心系苍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谈一谈本诗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2分)四、作文(50分)23.按要求作文。(50分)请以“希望,就这样生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榆阳区2021一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2分)A 2.(2分)D3.(2分)(1)奠定 (2)怒不可遏4.(6分)(1)宛在水中沚 (2)欲济无舟楫 (3)挥手自兹去(4)夜久语声绝 (5)晓驾炭车辗冰辙 (6)缥缈孤鸿影(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9)货恶其弃于地也(10)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5.(3分)(1)(1分)将“强壮”与“滋长”互换位置。(2)(1分)人是动物。(3)(1分)示例:即使……也……6.(2分)保尔·柯察金在一次激战中,为给英勇的师长报仇,他奋勇杀敌,在追击敌人时,被炮弹打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二、综合性学习(7分)7.(7分)(1)(1分)略。(2)(2分)示例:在“双减”政策下,大部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长增加了,其中少数学生睡眠时长增加2小时以上。(3)(2分)示例一:王文,你没有做到“睡眠优先”。你应该尽量在白天完成作业,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保证睡眠时间。示例二:张明,你的睡眠习惯不好。晚上最好不要喝咖啡,避免过于兴奋而影响睡眠。(4)(2分)示例:睡眠太重要了(睡眠与健康) 你为什么会失眠(探知失眠的原因)三、阅读(46分)(一)(12分)8.(3分)由科幻片《终结者2》中可随意变化形状、无所不能的机器人杀手引出现实中造这种机器人的适宜材料,点明说明对象——镓,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9.(3分)不能删掉。“仅”是“只”的意思,表强调,起修饰限制作用,强调了镓的熔点低:如果删掉,就变成了对镓的熔点的客观介绍,“仅”的使用体现了材料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0.(3分)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突出地说明了氮化镓芯片耐高温、能使系统有效降低能耗、使微波通信基站传输覆盖面积显著提升;进而说明氮化镓芯片更能满足现今高热能、低能耗、高性能的电子产品的需求。11.(3分)B(二)(18分)12.(4分)写出了长城的气势浩大、雄壮苍凉,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歌颂和赞美,为犁辕山上这株红柳提供了一个宏阔的背景;(2分)由面及点,由长城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红柳的描写(或为下文红柳的出场作铺垫)。(2分)13.(4分)①生长环境严酷,极耐干旱、风沙、盐碱;②历经千难万磨,坚韧顽强;③舍身济世,用途广泛;④不求闻达,耐得寂寞。(每点1分,意近即可)14.(3分)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城墙”与“红柳”人格化,且将“闭上眼”和“睁开眼”想到、看到的景象进行对比。表现了长城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残破,表达了老刘的无奈与失落。(答“想象”也可得分)15.(3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下面要点出发作答:①僧人:禅修后的满足,做善事的高兴,保护长城的开心,能感染带动其他人(游客)一起加入的喜悦:②志愿者:为护城修城愿望的逐渐落实的高兴,能感染带动其他人(游客)一起加入的喜悦;③游客:能参与劳作的喜悦,对僧人和志愿者甘于奉献的敬佩,向他们学习的愿望。16.(4分)①用“万里长城一红柳”构成组织全文内容的线索。文章从对事物外在形态的描写到对人物内在精神的揭示,都是围绕红柳展开的;②用“万里长城一红柳”具体显示文章中的典型环境。红柳生长在严酷的环境中,这里也正是志愿者们工作生活的地方;③用“万里长城一红柳”象征老刘等志愿者的形象。文中由物及人,以物喻人,红柳与人的形象在文中是合二为一的;④用“万里长城一红柳”形象化地揭示文章的主旨,文章赞扬了志愿者们顽强坚韧、默默奉献、甘于寂寞的精神,长城红柳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三)(12分)17.(4分)(1)听说。 (2)回头,回头看。 (3)全,都。 (4)市场,集市。18.(2分)B19.(4分)(1)(2分)像这样而得不到引荐,即使看见我的有千万人,又有什么用呢!(2)(2分)(他)知道伯乐善于识别马,于是就去求伯乐。20.(2分)《马说》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在发现千里马方面有重要作用;(1分)本文中,“伯乐一顾,价增三倍”则强调伯乐在实现千里马价值方面作用重大。(1分)(意近即可)(四)(4分)21.(2分)①布衾冷裂、雨脚如麻②愤懑、无奈22.(2分)示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露无遗。四、作文(50分)23.(50分)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9页。
这是一份2021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情景默写,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字词书写,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