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交变电流传感器实验12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学案
展开1.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见传感器元件的作用。
(2)探究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的特性。
2.实验原理
传感器将感受到的非电学量(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学量。
3.实验器材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热水、小灯泡、学生电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4.实验过程
(1)研究热敏电阻的特性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物。
②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量每次水的温度、热敏电阻的阻值。
③结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研究光敏电阻的特性
①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正确连接,多用电表置于“×100”挡。
②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
③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灯泡的亮度使之逐渐变亮,观察光敏电阻的变化情况。
④用黑纸遮光时,观察光敏电阻的变化情况。
⑤结论:光照增强光敏电阻阻值变小,光照减弱光敏电阻阻值变大。
5.注意事项
(1)在做热敏电阻实验时,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电压和电流值。
(2)光敏电阻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强度。
(3)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教材原型实验
1.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用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连成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
甲
(1)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________,________,断开开关。
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2)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如图乙所示的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式:R=________+________t(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乙
[解析] (1)因本实验是探究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所以实验需要测出热敏电阻的阻值及相应的温度,热敏电阻的阻值用R=eq \f(U,I)间接测量,故需要记录的数据是温度计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
(2)设热敏电阻R=R0+kt,k=eq \f(108-104,20-10)=0.400。由图线知,温度为10 ℃时,热敏电阻R=104 Ω,则R0=R-kt=(104-0.400×10)Ω=100 Ω,
所以R=100+0.400t(Ω)。
[答案] (1)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记录电压表的示数 (2)100 0.400
2.如图所示,一热敏电阻RT放在控温容器M内;为毫安表,量程为6 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S为开关。已知RT在95 ℃时的阻值为150 Ω,在20 ℃时的阻值约为550 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20~95 ℃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T的阻值。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
(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a.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
b.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T的温度为95 ℃。
c.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阻值,以保证仪器安全。
d.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并记录________。
e.将RT的温度降为T1(20 ℃
f.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T1=________。
g.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到20 ℃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e、f。
[解析] (1)电阻箱的最大阻值与热敏电阻的最大阻值相差不大,因此电阻箱应与热敏电阻串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2)本实验原理是电路对应不同状态时,通过调节电阻箱,使电路中的电流相等,外电路的总电阻相等。RT的温度为95 ℃和降为T1时对应的电路的电阻相等,有150 Ω+R0=RT1+R1,即RT1=R0-R1+150 Ω。
[答案] (1)见解析图 (2)D.电阻箱的读数R0 e.仍为I0 电阻箱的读数R1 f.R0-R1+150 Ω
3.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将光敏电阻Rx和定值电阻R0接在9 V的电源上,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光强”是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坎德拉(cd)]
(1)当光照强度为4坎德拉(cd)时光敏电阻Rx的大小为________Ω。
(2)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x阻值变小,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若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解析] (1)由表格数据可知,光敏电阻Rx与光强E的乘积均为18 Ω·cd不变,则当E=4 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x=eq \f(18 Ω·cd,4 cd)=4.5 Ω。
(2)由题意可知,光敏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串联连接,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Rx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eq \f(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x两端的电压减小,反之,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Rx阻值增大,R0两端的电压减小,Rx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玻璃并联在R0两端时不符合,玻璃并联在Rx两端时符合,故A项错误,C项正确;若玻璃与电源并联,光照变化时,玻璃两端的电压不变,故B、D项错误。
[答案] (1)4.5 (2)C
拓展创新实验
eq \([典例1]) (2020·全国卷Ⅲ·T23)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10 ℃升至60 ℃时阻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所用器材:电源E、开关S、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100 Ω)。
(1)在虚线框中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
(2)实验时,将热敏电阻置于温度控制室中,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计算出相应的热敏电阻阻值。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分别为5.5 V和3.0 mA,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实验中得到的该热敏电阻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a)所示。
(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 kΩ。由图(a)求得,此时室温为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a) 图(b)
(4)利用实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为10 V,内阻可忽略);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6.0 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50 ℃,则图中________(填“R1”或“R2”)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固定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因此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由于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则电流表应用外接法,电路图如答图所示。(2)由欧姆定律得R=eq \f(U,I)=eq \f(5.5,3.0×10-3) Ω=1.8×103 Ω(或1.8 kΩ)。(3)由题图(a)可直接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 kΩ时,室温为25.5 ℃。(4)由题意可知随温度的升高R2两端的输出电压应增大,又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R1的阻值应减小或R2的阻值应增大,而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R1应为热敏电阻;当环境温度为50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0.8 kΩ,则由串联电路的特点有eq \f(E,R1+R2)=eq \f(U2,R2),解得R2=1.2 kΩ。
[答案] (1)如图所示 (2)1.8 (3)25.5 (4)R1 1.2
创新点解读:1本实验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测量小阻值的热敏电阻的阻值。
2采用热敏电阻控制电路,使之成为一种温控报警器。
eq \([典例2])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 V,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 ℃时阻值为650.0 Ω。
(1)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__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__(选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解析] (1)电路图连接如图。
(2)报警器开始报警时,
对整个回路有U=Ic(R滑+R热),
代入数据可得R滑=1 150.0 Ω,
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2。
(3)①在调节过程中,电阻箱起到等效替代热敏电阻的作用,电阻箱的阻值应为报警器报警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即为650.0 Ω。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为限流接法,滑片应置于b端附近,若置于另一端a时,闭合开关,则电路中的电流I=eq \f(18,650.0) A≈27.7 mA,超过报警器最大电流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②开关应先向c端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为止。
[答案] (1)连线见解析图 (2)R2
(3)①650.0 b 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 ②c 报警器开始报警
创新点解读:在设置报警温度时,借助于电阻箱等效替代热敏电阻进行电阻设置,使之达到报警的温度。
eq \([典例3]) 材料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压力大小。若图甲为某压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压力特性曲线,其中RF、R0分别表示有、无压力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压力F,需先测量压敏电阻处于压力中的电阻值RF。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甲 乙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处于压力中的该压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压敏电阻及所给压力已给出,待测压力大小约为0.4×102~0.8×102 N,不考虑压力对电路其他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
A.压敏电阻,无压力时阻值R0=6 000 Ω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阻值约200 Ω
C.电流表A,量程2.5 mA,内阻约30 Ω
D.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很小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接线后,将压敏电阻置于待测压力下,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是1.33 m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
丙
(3)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结合图甲可知待测压力的大小F=________ N。(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根据题述对实验电路的要求,应该采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内接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根据电压表读数规则,电压表读数为2.00 V。
(3)由欧姆定律,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RF=eq \f(U,I)-RA≈1.5×103 Ω,eq \f(R0,RF)=4,由题图甲可知,对应的待测压力F=60 N。
[答案] (1)见解析图 (2)2.00 (3)1.5×103 60
创新点解读:1已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特性曲线。
2测出在力F作用下压敏电阻的阻值即可对照 eq \f(R0,RF)F特性曲线得出力F的大小。
1.(福建莆田一中2020届月考)热敏陶瓷是一类电阻率随温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新型材料,可用于测量温度。某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一种电阻阻值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式为:Rt=kt+b,其中k>0,b<0,t为摄氏温度)的热敏电阻,把一灵敏电流计改装为温度计。除热敏电阻和灵敏电流计外,还用到如下器材:A.直流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B.滑动变阻器;C.单刀双掷开关;D.标准温度计;E.导线及其他辅助材料。该同学设计电路如图所示,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按电路图连接好器材。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_(填“a”或“b”)端,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________(填“c”或“d”)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计满偏,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开关。
(3)容器中倒入适量开水,观察标准温度计,每当标准温度计示数下降5 ℃,就将开关S置于d端,并记录此时的温度t和对应的电流计的示数I,然后断开开关。请根据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和电路图,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表示)I=________。
(4)根据对应温度记录的电流计示数,重新刻制电流计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计。根据改装原理,此温度计表盘刻度线的特点是:低温刻度在________(填“左”或“右”)侧,刻度线分布是否均匀?________(填“是”或“否”)。
[解析] (2)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需要先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结合滑动变阻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可知,开始时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a端,以保证电流计的使用安全;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c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计满偏,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开关。
(3)当温度为t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kt+b,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eq \f(E,R+Rt)=eq \f(E,R+kt+b)。
(4)由上式可知,温度越高,电流表中的电流值越小,所以低温刻度在表盘的右侧;由于电流与温度不是线性关系,所以表盘的刻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答案] (2)a c (3)eq \f(E,R+kt+b) (4)右 否
2.(云南昆明一中2020届月考)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用光敏电阻控制,如图甲所示是某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的照度的变化曲线,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
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动势为3 V,内阻不计,当控制开关两端电压上升至2 V时控制开光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至1.0(lx)时控制开光接通照明系统,则R1=________kΩ。
甲
乙
[解析] 电阻R1和R0串联,eq \f(R0,R1)=eq \f(U0,U1)=eq \f(2,1),当照度为1.0(lx)时,电阻R0=20 kΩ,则R1=10 kΩ。
[答案] 10
3.实验室备有以下器材: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滑动变阻器R1(阻值变化范围0~20 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变化范围0~1 000 Ω)、电动势适当的电源、小灯泡(4 V 2 W)、开关、导线若干。
(1)要完整地描绘小灯泡的UI曲线,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出所用滑动变阻器的符号。
甲
(2)实验中描绘出的小灯泡UI曲线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果用上述器材测量所给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图中R0是阻值为9.0 Ω的保护电阻,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等效电源的UI图象,由图象可求出电源自身内阻约为________ Ω。
乙 丙
(4)若将上述小灯泡直接与电源和保护电阻组成串联电路,如图丙所示,此时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约为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压器要采用分压接法,由于灯泡的阻值较小,电流表应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2)由题图所示UI图线可知,随电压和电流的增大,灯泡实际功率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增大,由此可知,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电源UI图线如图2所示,由图示图线可知,电源内阻r=eq \b\lc\|\rc\|(\a\vs4\al\c1(\f(ΔU,ΔI)))-R0=eq \f(6,0.6) Ω-9 Ω=1 Ω。
图2
(4)由图2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2 V,电流为0.38 A,则小灯泡的电功率为P=UI=2.2×0.38 W≈0.84 W。
[答案] (1)见解析图 (2)增大 (3)见解析图 (4)0.84
光强E/cd
1
2
3
4
5
电阻值/Ω
18
9
6
3.6
实验目的创新
实验原理的创新
实验器材的创新
序号
1
2
3
4
5
6
U/V
4.00
3.40
2.80
2.00
1.50
0.80
I/A
0.20
0.26
0.33
0.40
0.46
0.52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交变电流传感器实验15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交变电流传感器实验15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实验14探究传感器元件特性及简单应用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实验14探究传感器元件特性及简单应用课时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交变电流传感器实验14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交变电流传感器实验14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