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课题
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板块一
导入:
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大家通过学习知道这首诗
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所写。了解了古诗的基本含义。
2.师:今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古诗,了解古诗所包含的哲理。
简要介绍作者,加深学生对庐山的认识。
板块二品读古诗,感悟体会
(一)激发兴趣。
1.上新课之前让我们来欣赏一幅图,你还记得二年级《画杨桃》这篇课文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这篇课文的内容?
2.《画杨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和我们今天的古诗又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庐山的世界。
(二)整体感读。
1.整体品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2.品读第1、2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岭”和“峰”有什么不同?
岭:连绵不断的山。
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3.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么位置看庐山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
远:重峦叠嶂 近:危崖险岩
瞰:深沟幽壑 仰望:遮天蔽日
5.为什么看到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出示:只缘身在此山中。
6.为什么诗人站在庐山之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7.思考: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两句诗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8.结构梳理
9.明白要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我们该怎样正确认识疫情在家居家休息呢?7月28日疫情居家以来,有的人读书、练字、孝顺父母;有的人只知道抱怨、睡觉、玩手机,对居家隔离非常不配合。作为在校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居家隔离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出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图片
10.看图片,结合今天的内容,总结古诗蕴含的哲理。
师:只有客观的、多角度的看待事物,才能了解事物,我们可不能当“井底之蛙”哦!
通过回忆课文《画杨桃》,让学生明白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
引导学生品读古诗,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美的情感熏陶。
让学生得到启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要客观、全面地观察、认识事物,不要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让学生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一线防疫人员的辛苦与伟大。我们舒服的居家休息是千万一线防疫人员辛苦换来的,要有感恩之心。
板块三 仿写练笔,拓展延伸。
根据古诗画一幅画。
找一找其他描写庐山的古诗抄写下来。
通过写一写、读一读、画一画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庐山美景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赞美庐山奇景
蕴藏深刻哲理
写景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21、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不同
明理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教学特色与反思
大宋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富含哲理的古诗,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要体会诗中所包含的道理是难点。
首先,我从回忆二年级《画杨桃》这篇课文入手,让学生明白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更好的走进《题西林壁》。
其次从朗读古诗开始,让学生明白要客观、全面地观察、认识事物,不要被局部现象所迷惑。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接着我从疫情居家休息入手,告知学生要正确对待居家休息,要好好利用时间,不浪费光阴,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一线防疫工作者和志愿者。
最后我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让学生自己得出道理,不能做井底之蛙。然后通过画一画,找一找其他描写庐山的古诗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读古诗,读懂诗意,深入感悟,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古诗,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古诗,走近古诗,理解诗题的含义,借助图片,理解前两句诗的含义,理解后两句诗句的含义,感悟古诗中的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