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4份)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评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图甲河流发育初期,探究一河流地貌,名师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一、河谷的演变 河流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
图乙 河流发育中后期
平直河道根据地转偏向力判断,弯曲河道根据凹岸与凸岸判断
旁栏边角 练一练阅读教材图2.27“河谷的演变”,思考并填空。1.请将河谷的演变过程排序:初期 a 图、中期 b 图、成熟期 c 图。 2.从河段来看, a 图出现在上游, b 图出现在中游, c 图出现在下游。
结论要语 辨一辨1.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在河谷发育中只有侵蚀作用,而无搬运和堆积作用。( × )解析 在河谷发育中,外力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但也伴随搬运和堆积作用。2.河谷发育初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 )3.河流下游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 )4.在河流上游也有河流的沉积作用。( √ )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流速降低或遇到阻挡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2.类型
①山前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由 冲积扇 不断扩大,彼此联合而成(如图A)。 ②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 中下游 地区,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如图B)。 ③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如图C)。
旁栏边角 练一练阅读教材图2.31“黄河与其他河流形成的山前冲积平原”,思考下列各题。1.比较山前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提示 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山前冲积平原位于河流的出山口。2.思考黄河山前冲积平原沉积物颗粒的分布特征。提示 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沉积厚度逐渐降低。
结论要语 辨一辨1.在河流入海口附近常形成三角洲地貌。( √ )2.河漫滩主要是在河流凸岸形成的堆积地貌。( √ )3.冲积扇发育于河流的出山口处。( √ )4.在平原上流动的河流只有沉积作用,所以泥沙大量堆积。( × )解析 在平原上流动的河流既有沉积作用也有侧蚀作用等,但由于地形平坦,流速较慢,沉积作用较强,因此泥沙大量堆积。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水运便利,能提供水源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 生产、生活用水 。 (2)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 运输 。 (3)提供丰富的 农副产品 。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连片地区(如华北平原):聚落规模较大。(2)耕地破碎地区(如江南水乡):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冲积平原上:聚落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 冲积平原 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旁栏边角 练一练阅读教材图2.35“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比较华北平原和江南水乡乡村聚落的特点,并分析原因。提示 华北平原聚落规模较大,原因是耕地连片;江南水乡乡村的规模较小,原因是河网密布,耕地破碎。
结论要语 辨一辨1.平原地区聚落一般比较密集,河流冲积平原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 √ )2.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 )3.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干旱的威胁。( × )解析 平原易受洪水的威胁,故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洪水的威胁。4.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规整的城市往往分布在平原地区。( √ )
[情境探究]视角1 河谷的演化过程荆江,中国长江自湖北省枝江市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段的别称。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在地理学上,特别弯曲的河段称之为曲流或蛇曲。下图是长江荆江段部分曲流影像图。
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曲流所处的主要河段。(区域认知)提示 河流的中下游。(2)分析曲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的变化。(综合思维)提示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增强。(3)分析曲流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提示 随着河流下切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河道开始变得弯曲,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视角2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桑落洲位于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程营村和归林村一带。唐代一诗人曾作诗赞美桑落洲。
庐山桑落洲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下图是长江中游某段江心洲的演化过程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诗中“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的哪一位置。(区域认知)提示 靠近河流凸岸,水流速度慢,流水堆积作用明显,利于江心洲的形成,适合建“新住处”,应是丁图中的②。(2)判断“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长江的南岸还是北岸,并说明理由。(综合思维)提示 南岸。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使长江南岸容易遭受流水的侵蚀作用。
[方法突破]一、河谷的形成
二、三种主要河流堆积地貌
[应用体验]【例1】 (2022·安徽铜陵期末)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河湾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较高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下图为迂回扇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 D )A.匀速坍塌B.加速坍塌C.减速坍塌D.间歇坍塌(2)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导致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 ②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 ③图中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4→3→2→1 ④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 第(1)题,因侧向运动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间歇坍塌,D正确。第(2)题,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①正确。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②正确。图中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1→2→3→4,③错误。河道变长,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④正确。 故选C。
针对训练(2021·河北邯郸期中)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 B )A.云贵高原B.东北平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2.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 )A.侧向侵蚀B.溯源侵蚀C.下切侵蚀D.流水沉积
解析 第1题,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四个选项中,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东北平原,B正确。第2题,在平原地区,河流侧向发展导致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前伸,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带。当河床弯曲越来越大时,便会发生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A正确。
(2022·辽宁沈阳期末)心滩坝是在河流中下游河段常见的地貌。下图为某河流心滩坝地貌演化模式图,图中a、b、c表示不同发育阶段。据了解,该地貌与河流底部的河床形态有关。读图,完成3~4题。
3.该河流地貌a阶段主要形成于( B )A.河床凸起处,流速加快,外力侵蚀B.河床凸起处,流速减慢,外力堆积C.河床凹陷处,流速加快,外力侵蚀D.河床凹陷处,流速减慢,外力堆积4.在由a阶段到c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河流地貌( C )A.数量明显减少B.位置不发生改变C.出现新的水道D.不发生侵蚀作用解析 第3题,图中a阶段,是河流心滩坝形成阶段,据材料信息可知,心滩坝为河流堆积地貌,该地貌与河床形态有关,河床凸起阻挡水流,使水流速度减慢,形成堆积地貌,B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在心滩坝中出现了新的水道,C正确。
探究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情境探究]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两图是我国长江流域部分聚落分布示意图(图1)和某山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图2)。
结合材料探究:(1)聚落多“在水一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区域认知)提示 “在水一方”即临近河流。聚落多临近河流分布主要是因为河流的供水及水运功能。(2)山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河流出山口的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提示 河流出山口靠近取水点,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因流水堆积作用,土壤相对肥沃。
[方法突破]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应用体验]【例2】 (2021·江西九江期中)读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史前某原始村落平面复原示意图
图2 史前某村落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 )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2)古代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B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针对训练(2021·山东济宁期中)我国某区域(下图)大中型乡村聚落多分布在距离河流500~800米且海拔低于1 500米的范围内,部分散户乡村聚落分布在距河100米左右的范围。当地政府正在动员并资助散户村民往大型聚落搬迁。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乡村聚落多分布在海拔低于1 500米范围内,主要考虑( D )A.交通方便B.矿产丰富C.热量充足D.耕地保障2.政府动员并资助散户村民往大型聚落搬迁主要是因为( A )A.散户聚落的基础设施落后B.散户聚落增加了管理难度C.大型聚落有扩大规模的需求D.大型聚落水源供应充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河流堆积,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河流出山口处,河流入海口处,农副产品,自然灾害,读图完成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评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河流堆积,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河流出山口处,河流入海口处,农副产品,自然灾害,读图完成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