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正式开讲,1时间,2生活方式,寄居洞穴,3组织方式,4代表人种,补充三皇五帝时代,伏羲氏教民结网,②烧制陶器,③削木为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目标:1、了解原始社会的具体特征。2、掌握夏商两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具体表现。3、掌握西周的四大制度
一、原始社会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距今250万—距今1万年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距今1万年—距今5000年
原始农业(种植粟、稻)、使用陶器、饲养家畜养殖缫丝、佩戴玉器、注重祭祀、修建村落
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社会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出现了部落和部落联盟)
(4)代表文化前中期 :仰韶文化(黄河中下游,以彩陶为特色)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晚期: 龙山文化(源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以黑陶为特色) 良渚文化(源于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辽河上游·万邦时代)
燧人氏(钻木取火)
神农氏(干的事老多了)
①遍尝百草
⑥播种五谷
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1、夏朝(实质上仍为部落联盟)
(1)时间:BC2070年——BC1600年
(2)建立者:禹(禹传位其子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大禹原本是想遵循禅让制把王位禅让给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ga/ya(中国司法始祖)。但皋陶先禹而死,禹又推举了伯益(发明凿井技术)。但禹在世时大力经营和培植本家族势力,其嫡子启根基很深、实力很强。在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伯益的攻击,杀掉了伯益,夺取了领袖的职位,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4)遗址:二里头遗址(今河南偃师)
(5)概况(重点) ①禅让制→世袭制、传贤→传子、公天下→家天下
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
根源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②中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后,并在中央设有专职官员。③中国进入青铜时代④没有留下文字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后被商汤击败并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数年后死于南巢。 妹喜亡夏 妺喜是有施氏之女。夏桀在位时,发动大军攻打有施氏,有施兵败求和,献出他们的美女妺喜。夏桀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爱。妺喜有三个癖好:一是笑看人们在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二是笑听撕裂丝绸的声音;三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商汤灭亡夏朝后,妺喜与夏桀同奔南巢而死。 一说夏桀攻打岷山氏,得到二女,妺喜于是受到夏桀冷落,因与商朝大臣伊尹相结而灭夏。
2、商朝(实质为方国联盟)
(1)时间:BC1600年——BC1046年
(2)建立者:成汤(后世尊称商汤,通过鸣条之战击败夏桀)
(3)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5)概况(重点) ①文化(祭祀) 甲骨文
书写材料:龟甲与兽骨用途:祭祀占卜影响:已知中国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
王懿荣,生性耿直。光绪六年进士。1899年,他在医馆抓药时,买到一种叫龙骨的药材,对其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断为商代。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600多年的殷商时代,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八国联军攻入京城,皇帝外逃,王懿荣遂投井殉节,谥号“文敏”。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传子、兄终弟即(以血缘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设立伊、相、卿士等职位(辅佐君主,掌管政务)
封侯、伯(义务:纳贡、征伐;权利:独尊一方)内外服制度
内服:商王直 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臣服于商王的周边附属方国和部落
总结: 商朝初步建立起一整套政治管理制度,对西周 的分封制、宗法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冶铜业发达,分布广,规模大;青铜器时代达到鼎盛,成为权力象征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三星堆)
B、出现了专门负责蚕桑生产的官员;绢帛开始成为贵族的主要衣料; 祭祀蚕神(嫘祖)
C、商业初步发展,出现了市肆和货币(海贝)
姜子牙年轻的时候曾在市肆当过卖肉的屠夫
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帝辛,在位30年。相传他在位时期宠信妲己,荒淫无度(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比干挖心),招致灭国之祸。
2003年在央视播放的动画片《哪吒传奇》中的纣王与妲己
盛世需要美人来点缀乱世需要美人来顶罪
3、西周(实质为家国一体的封建王国)
(1)时间:BC1046年——BC771年
(3)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2)建立者:周武王姬发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纣王一度囚禁了姬昌。周族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纣王才放了姬昌。姬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姬昌自感年事已高遂立次子姬发为太子(长子已经先于姬昌去世)。姬发即位后史称周武王,他趁商朝主力征战在外之际,率军东征,并大会诸侯于盟津,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很快武王的联军就在朝歌城郊外牧野与纣王的军队摆开了决战之势,商朝军队大败。纣王眼看大势已去,就登上花费巨资为自己建造的鹿台自焚身亡。
(5)概况①政治分封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A、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B、对象:王族子弟(晋、鲁、燕)功臣(齐)前朝贵族(宋)
C、内容:土地和人民D、义务:朝见述职、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服从周天子命令)E、权利:设置官员、组建军队、征派赋税、爵位世袭、再分封 (周天子→诸侯{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
G、影响:前期有利于维护统治,开发边疆; 后期诸侯势力增强,周王室衰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秦统一六国后彻底瓦解)
姬姓居多、拱卫周室、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宗法制A、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B、目的:巩固统治,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C、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大宗与小宗(大宗命令小宗,小宗服从大宗) 崇拜祖先D、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对后世影响深远(亲亲尊尊、男尊女卑、忠孝观念)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 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
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权力分配的原则;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以宗法制为核心)
礼乐制度
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比如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天子称驾崩 诸侯称薨 卿大夫称不禄 平民、奴隶称去世
舞蹈:天子为八佾之舞 诸侯为六 卿大夫为四 士为二 鼎:天子为九鼎 诸侯为七鼎 卿大夫为五鼎 士为三鼎
特点:集体劳作、公私并存时间:商、西周(高潮)、春秋性质:土地国有制
B、妇女的纺织生产称为“妇功” 青铜器种类繁多(但青铜农具极少)
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 、妇容、妇功
C、工商食官 货币种类增多(骨贝、铜贝、海贝)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和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71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趁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三、补充知识1、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2、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经济时期3、夏、商、西周又被称作青铜时代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三皇五帝时代(新石器时代中后期)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中国进入青铜时代
政治: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为纽带经济:青铜鼎盛时代文化:甲骨文(祭祀)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
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1位王,多为兄终弟即;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24题)“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3.(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文明的要素,文字的出现,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出现,国家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何为文明,何为国家,如何证实,实物史料,文献史料,阅读第一子目,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黄帝轩辕黄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