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课堂教学PPT课件+教案
- 1.3《数据采集与编码》(上)课件PPT+教案 课件 45 次下载
- 1.3《数据采集与编码》(中)课件PPT+教案 课件 47 次下载
- 1.4《数据管理与安全》课件PPT+教案 课件 39 次下载
- 1.5《数据与大数据》课件PPT+教案 课件 50 次下载
- 2.1《算法的概念及描述》课件PPT+教案 课件 50 次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3 数据采集与编码完整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3 数据采集与编码完整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3《数据采集与编码》下课件PPTpptx、13《数据采集与编码》下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浙教版《数据采集与编码》(下)教学设计课题名《1.3数据采集与编码(下)》教学目标1.知道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基本过程2.理解编码的概念与具体应用,能计算声音、图像和视频的存储容量教学重点认识数据编码的意义,根据规则描述多媒体的编码过程教学难点计算wav格式音频文件和bmp格式图像文件的存储容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我们已经掌握字符和汉字编码的基本过程,那么同学们知道多媒体数据是如何进行编码的呢?常见的多媒体数据有声音、图像、视频等等,我们从电脑上下载音乐、图片、视频,通常情况下其占内存大小又有什么分别呢?二、新课讲解声音编码以微信语音为例,发送语音到另一方,另一方收听,在此过程中既有模数转换也有数模转换。在声音数字化的过程中,也离不开采样量化编码三大步骤,因此声音容量的计算,也离不开这几个步骤中的影响因素,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此外决定因素还有声道数和时长。一般情况下,采样频率越高,量化位数越高,声音保真度越高,音质越好,存储容量也越大;声道数越多,时长越长,包含的信息量越大,存储容量也越大。计算单位为位(bit),一般转换为常用单位MB。图像编码在了解声音编码的基础之上,先简单播放一个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试着描述一下图像数字化的过程。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讲授。图像分为位图和矢量图两种,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图像,矢量图常用于设计精细的线框型的美术作品,其他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摄像头等设备获取的照片图像等多半是位图,放大会失真,由一个个像素构成,像素是描述图像的最小单位。位图的存储容量由像素总数和颜色位深度决定,不同颜色的位图图像的位深度不同,同学们要学会区分辨别不同的设问和单位。视频编码视频编码的原理很简单,视频可以理解为多张图像在一定的时间内组合而成,那么在图像编码的基础知识,乘上相应的图像帧数,或者帧频乘上时间即可。常见的帧频中国电视制式(PAL):每秒显示25帧(25张图片),即25fps;欧美电视制式(NTSC):每秒显示30帧(30张图片),即30fps。三、小试牛刀和课堂小结学会了三种多媒体编码的原理和存储空间的计算方式,让我们一起尝试着计算看看!数据采集与编码的内容比较多,同学们要从一开始的原理进行理解,将每个知识点进行上下承接,才能理解到位。布置作业 作业本对应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数据采集与编码》的最后一课时,在了解数字化的原理之后,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应用,采样与量化两个过程中对数据存储空间的影响因素,学生要将其一一对应,并可以根据题意转化单位,在计算存储空间时,记住公式是前提,在此前提下单位换算也是一个难点。根据教学反馈,很多学生表示会列计算表达式但是算不对,所以教师在讲解题目时也要适当地说明一些约分和计算的技巧,在后续的学习中,本节课算是重要的基础题,需要每个同学落实到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3 数据采集与编码评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顾数字化,数的进制,01B,B574H,进制转换,即3CH60D,巩固练习1,巩固练习2,8421法,巩固练习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3 数据采集与编码背景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顾进制转换,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除2取余倒序输出,除16取余倒序输出,位转1位,位转4位,34编码,人能读懂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1.3 数据采集与编码完整版ppt课件,共20页。